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滨故人》是庐隐主观抒情的杰作。灵海波涛的起伏,主观抒情的浪漫——这就是庐隐的小说艺术。庐隐以她那鲜明的创作个性,众多的文学作品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经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被茅盾誉为“‘五四’的‘产儿’”、“觉醒了的一个女性”的庐隐1923年发表其成名作《海滨故人》,在当时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瞩目和青年人的强烈共鸣,庐隐由此蜚声文坛。然而,即使这篇堪称庐隐扛鼎之作的《海滨故人》,在今天的读者看来,也很难找到它当年被推崇的全部意义,很难取得一种深层的情感认同。至于《曼丽》、《玫瑰的刺》、《女人的心》等,已显示了庐隐创作思维的停滞,让人看出题材的狭窄,更是激活不了人们的阅读兴味。庐隐“无疑已经为多数中青年作家、爱好文学的青年读者所不知了”,时光给她的作品蒙上了历史尘埃。本文拟就其中的原因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被茅盾誉为“‘五四’的‘产儿’”、“觉醒了的一个女性”的庐隐1923年发表其成名作《海滨故人》,在当时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瞩目和青年人的强烈共鸣,庐隐由此蜚声文坛.然而,即使这篇堪称庐隐扛鼎之作的《海滨故人》,在今天的读者看来,也很难找到它当年被推崇的全部意义,很难取得一种深层的情感认同.至于《曼丽》、《玫瑰的刺》、《女人的心》等,已显示了庐隐创作思维的停滞,让人看出题材的狭窄,更是激活不了人们的阅读兴味.庐隐“无疑已经为多数中青年作家、爱好文学的青年读者所不知了”,时光给她的作品蒙上了历史尘埃.本文拟就其中的原因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庐隐,原名黄英,1898年生于福建闽侯县城,她是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海滨故人》写于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四年,是庐隐的第一部小说集。 《海滨故人》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作者从多方面对社会人生问题进行了反映和探索。在这部小说集里,她真实而强烈地呼喊出青年、尤其是青年女性在那令人窒息的社会里难以排遣的苦闷与悲哀,热切地希望了解人生的意义,激烈地表达青年们拼力冲破几千年传统思想束缚,要求自我发展、个性自由的民主主义倾向。在庐隐的笔下,农民的女儿被地主  相似文献   

5.
庐隐在《海滨故人》、《象牙戒指》等小说中流露出强烈的感伤情调和求索意趣。她常常借助于对爱情、对人生意义、对人的价值等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痛苦展示,鲜明昭示对感伤情调的偏爱和文本上的自觉追求。那感伤的情调,有着哀切的美感,而日记、书信体的形式选择、以及对古典诗词景物、意境的化用,也使其小说的感伤情调更浓重。  相似文献   

6.
庐隐是我国开辟现代小说道路的先驱之一,“五四”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本文以庐隐初期小说创作为依据,联系其生活经历和“五四”社会思潮,分析她从问题小说、心理问题小说到自叙传性质小说的创作过程,从而把握庐隐初期小说创作的主题及心态,并同“五四”其她女作家进行比较,显示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与冰心齐名,也以“问题小说”踏上中国新文学文坛的女作家庐隐,没有象冰心那样亨受盛誉,被遗忘在‘海滨故人’的小屋里几十年。腥风血雨,酷热苦寒,似与小屋的主人关系不大。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然而,历史决不埋没在观代文学上作过贡献的人。八十年代以来,阳光灿烂,黄花重放,分外艳丽。不同版本的《庐隐选集》一本又一本问世,评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火焰》是庐隐创作道路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标志之作,但由于时代动荡剧变和庐隐的骤然离世,《火焰》在后世鲜被人专门论及。实际上,小说以“一·二八”淞沪战争纪实为素材,以自叙传体的写作手法在同时期、同题材的作品中独树一帜,只是由于作者的民族主义立场与世界主义观念相矛盾,才使小说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庐隐之所以在小说中建构的民族主义立场较为生硬,是因为她在经历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意识到,民族解放是女性解放的前提,尽管她的民族主义立场与世界主义的价值观念相冲突,但还是毅然以民族主义观念为指导进行创作,曲线实现自己一以贯之的女性解放理想。  相似文献   

9.
庐隐是“五四”时代的产儿。她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学初期的坛上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特别是自叙传小说,更是显示了庐隐小说创作的成熟。这些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婚恋遭遇揭示了女性“争做真正的人”的可贵与艰难,展示女性觉醒后无路可走的迷惘和悲哀,探索觉醒的女性出路、人生意义和生命哲理。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有一位与冰心同时出现于中国文坛并享有齐名之誉的女作家庐隐。那时候,“凡是略微看过新文学书籍的人,没有不知道庐隐女士的”(周乐山(《悼庐隐女士》)。在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她留下了篇幅众多的小说、散文,真实展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下一部分时代青年的精神世界,表达了知识女性要求个性解放、追求光明境界的心声。茅盾先  相似文献   

11.
庐隐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女作家。早在二十年代,富有才情的庐隐与冰心一起,同为“五四”拓荒时期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的皎皎者。庐隐短暂而曲折坎坷的一生,旷达英爽萧洒而又多愁善感的秉性,特别是她始终保持着的那种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使得庐隐成为那一时期在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本文试就庐隐小说中所弥漫着的浓厚感伤情调,进行一些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庐隐早期的小说创作反映了“五四”时代初期的审美特征,体现了好小说创作的审美个性特点,也为她后期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范式。本文认为庐 隐早期小说的创作展示了“五四”初期青年知识分子在情智冲突下的悲郁心态;开创了以情绪为中心选择色调、协调音韵、组织情节的审美形式;同时体现了虚无主义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13.
庐隐小说的浪漫情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茅盾批评观点的影响,历来评论者总是特别关注庐隐小说"问题小说"的性质,而常常忽略她那份浓浓的浪漫情怀.想象浪漫是庐隐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也是从她心灵深处流出的清泉.庐隐小说的浪漫情怀表现了"五四"启蒙文学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初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4期上《庐隐集外遗文掇拾》一文,我极为欣慰,以为《月下》、《她的来信》、《忙里偷闲的创作生活》、《致陆锡祯信》、《爱情的丧歌》等那5篇佚文,再补入钱虹编的《庐隐选集》、《庐隐集外集》,便有了庐隐“完备的结集”。不料,最近拿我和庐隐大女儿郭薇萱合写的《庐隐生平著作简编》与  相似文献   

15.
"五四"女作家庐隐以"不仅仅作个女人,还要作人"发出了对旧世界的呐喊,因此,很多人在探讨庐隐的创作时,往往只注意到了她的战斗性,却忽略了其创作的基调--悲哀.纵现庐隐的小说,感伤情调贯穿始终.本文仅从悲哀的情绪、清冷的意境、清幽的语言三个角度对庐隐小说的审美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庐隐是五四时期浪漫抒情小说的领军式作家.她的自叙传浪漫抒情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她的浪漫抒情和社会问题小说的创作风格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女作家.萧红的散文化小说、张洁小说中女性在婚姻中的迷茫与无助、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社会化的迷茫、林白小说中对于生命的扣问、方方对人的生命的关照等这些风格都带有庐隐五四时代的影子.如果说庐隐是五四时代浪漫抒情小说的产儿,那么这些后续的女作家则是带着庐隐式风格的社会产儿.  相似文献   

17.
庐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致力于女性写作的作家,她的作品绝大多数与女性有关,对女性悲愁、哀怨命运的咏叹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庐隐是在“五四”时期登上文坛的,五四运动爆发时她刚好20岁,她从1921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她的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到1934年因难产去世,短短的十三四年间,她一直以一位“五四”时代女性的切身经历和体会,书写女性的生存窘境、灵魂的痛苦与挣扎。她的笔端流淌着五四女儿们一串串凄切哀婉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悲哀的女儿国。庐隐是五四女性悲歌的咏叹者。她把从悲哀中求索到的人生的本质以及各种悲…  相似文献   

18.
庐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致力于女性写作的作家,她的作品绝大多数与女性有关,对女性悲愁、哀怨命运的咏叹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庐隐是在“五四”时期登上文坛的,五四运动爆发时她刚好20岁,她从1921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她的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到1934年因难产去世,短短的十三四年间,她一直以一位“五四”时代女性的切身经历和体会,书写女性的生存窘境、灵魂的痛苦与挣扎。她的笔端流淌着五四女儿们一串串凄切哀婉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悲哀的女儿国。庐隐是五四女性悲歌的咏叹者。  相似文献   

19.
在《寄燕北故人》一文中,庐隐说,"因为这悲哀造成的世界,本以悲哀为原则。不过有的是可医治的悲哀,有的是不可医治的悲哀。我们的悲哀,是不可医治的根本的烦冤。除非毁灭,是不能使我们与悲哀相脱离。"庐隐是五四时期具有浓厚感伤主义色彩的一位女作家,正如苏雪林所言,她的作品"总是充满了悲哀、苦闷、愤世、嫉邪,视世间事无一当意,世间人无一惬心。"综观庐隐的人生及其创作,悲哀之情与感伤主义都充盈于其中。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反传统的创作手段,往往是从一开始被采用起就定下了它的基调,也往往是从一开始起就预言了它的生命力的坚强或脆弱。伍尔芙的首篇意识流小说《墙上斑点》就是她从传统文学走向现代文学创作的一篇宣言,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具有特殊意义。作为从传统文学创作到实验小说创作的过渡作品,《墙上斑点》仍然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情节”:一个冬日午后,女主人公凝视着“墙”上一个不知为何物的“斑点”思绪潮涌,浮想联翩。她想知道那“斑点”究竟是什么,却又无法满意于自己的种种猜测。于是,透过“斑点”她又一次面对着周围的世界,正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