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时代,教育传播的语境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活跃了教育传播的生态,影响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各要素,引发了教育传播过程及其模式的重构。该文运用教育传播学、系统论、技术哲学等理论,分析了信息时代教育传播语境的变化,总结了由此引起的教育传播过程要素的变化,即:教育者从"把关人"变成"引导者"、受教育者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多元化、教育信息实现数字化、教育媒体传播由单向变成双向或多向;据此,文章针对面对面教学、远程教育、Web2.0非线性双向互动的教育传播过程模式进行重构,分别提出了其传播过程模式。文章最后分析了信息时代下教育传播过程模式的新发展,并指出了传播技术的变迁促使教育传播过程的重构,其传播过程更重视个体的发展,体现了人与技术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不断进行扩招,教务管理过程中急需对"海量"教育管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播和反馈,文章试从教育传播学角度研究教务管理信息化,通过教育传播学理论、教务管理业务流程的介绍,分析教务管理传播主体、传播媒体和通道、反馈、有效交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教育传播学对教务管理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有效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生产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教育传播技术、媒介环境、媒体功能、传播效果等都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更好地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效果,本文以贝罗传播模式理论、德弗勒传播模式理论和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等为指导,分析信息化环境中的教育信息来源与教育传播要素,论述信息化环境中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信息化环境中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宇 《中国电化教育》2022,(7):I0004-I0004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将人类社会推向信息时代。网络、新媒体、电子出版物等传播模式的呈现是对传统传播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时代环境变迁下产生巨大变化。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是巨大的,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模式既没有经验可循,又无捷径可走,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成为需要时代破解的重要课题。孙永鲁老师着眼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的时代背景之变迁,从不同学科领域进行解析、研究,注重对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各因素之间关系的梳理,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路径传播及受众接受效果,填补了新媒体时代思政传播学传播规律与传播原则的空白,将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的理论成果和前瞻性创新理念收于孙永鲁所著的《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创新研究》(新华出版社)一书中。  相似文献   

5.
南国农先生不仅为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构建教育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以及确立其在教育技术学中的理论基础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老师就提出传播理论是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明确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并对教育传播理论和传播要素的整体性做了进一步的阐释;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南先生又进一步论述了教育传播学的体系问题,形成了教育传播的本体论、过程论、信息论、符号论、媒体论、主体论、环境论、效果论和方法论等“九论”框架;在信息时代,南先生积极鼓励教育技术工作者对教育传播学进行研究,并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未来充满期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传播研究的内涵产生了重大变革。与传统教育传播研究相比,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研究在传播系统、要素、媒介、模式、效果优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在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上也有所发展。本文以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为背景,分析教育传播研究的各种最新成果,归纳总结出新时期教育传播在传播要素、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优化以及理论与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育投资问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呈不平衡态势。打破学科界限 ,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 ,以系统论为指导 ,结合教育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探寻信息时代“知识沟”理论发展的新动向 ,构建“知识沟—数字鸿沟—贫富差距—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演变链系统模型 ,揭示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的严重危害性 ,进而寻求缩小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差异的理论依据 ,希冀引起地方政府对发展教育信息化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金瑞 《考试周刊》2011,(74):198+94-198,94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定的信息传播工作.是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的传播,其表达形式、运用手段与传播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今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是要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师意识和教师思想,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也就是说,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不仅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质提高高等教育信息化是高教改革的一项基本措施,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国家信息化进程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从根本上改造着高等教育的育人观念、教学体系、教育设…  相似文献   

10.
李彦 《新疆教育》2012,(23):177-177
在全球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信息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把“利用电脑和网络实现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课题。学校是人类知识诞生与传播的主要场所。在网络大行其道的信息时代,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远程化的进程中,校园网络成为了教育三化基础平台,校园信息、化应用是将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教学设备联成网络,配备必要的软件系统,开成集教学管理、网上信息发布、网上教学与信息交流、无纸办公为一体的校园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多种信息通过纸质的、声音的、音像结合的、网络的媒介传播,使得瞬息万变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立体的信息网络,编织着各种信息的渠道,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当然也会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冲击,面对着信息环境下媒介传播方式的诸多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一、信息时代呼唤语文教学改革1.信息传播的特性促进语文教学改革。下面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传播形式的改变对于语文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传播学批判学派及其学术思想进行解读,旨在借鉴不同流派的长处,从教育传播技术、教育传播研究方法以及教育传播效果等方面揭示了批判学派学术思想对教育传播的启示与指导意义,以促进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信息传播具有无限、迅速、匿名、开放等特点,传播学中“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在网络传播中发生了变化。本文借鉴传播学中有关“信息把关人”的理论,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所遇到的挑战和角色的转化,探讨教师如何做好信息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影响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从毕业生教育、高校人才培养、课程目标等方面,改善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远程开放教育招生信息的传播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招生信息的有效传播和管理是远程开放教育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本文依据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对远程开放教育招生信息传播的类型、途径及传播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远程开放教育招生信息必须选择适应社会需求和变化特点的传播途径,适时、有效地进行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6.
加强信息教育 提高教师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信息化的巨大冲击,信息时代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换。加强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教育的迫切性日益突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其能较好地进行信息时代的角色转换,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必要性1.是应对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由此引发了社会观念、运作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同时也使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学校传统思想教育载体变得相对滞后,而且由  相似文献   

18.
美国传播学鼻祖宣伟伯(Wilbur Schramm,施拉姆本人用的中文名)1982年应邀来华讲学,他的"教育传播理论"不是在美国,而是首先在中国公开发表,之后又通过余也鲁教授多方面支持与帮助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教育传播理论"。近年,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教育传播理论还在可持续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9.
教育传播涵义及教育传播学研究范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教育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出发,通过对传播类型的划分以及对教育传播的传播学学术渊源的探讨,深入分析了教育传播的涵义以及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2.0的传播具有个性化、社会化、共享性、平等性、开放性、去中心等特点,改变了知识传播过程和信息传递方式.本文从传播模式、传者和受者的角色地位、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分析基于Web 2.0的教育传播的特点;从重视教育传播方式的突破与创新、发挥教育者主导与受教育者主体作用、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构建多元的传播通道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并以“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进行基于Web2.0的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