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作家出版社将梁衡的散文及散文理论文章合为一集出版,作者将此书定名为《只求新去处》。他在“自序”中写道:“我既把文章当艺术,就时时向往着一种新高度。就时时苦寻着通向这个高度的路。”当我拜读了梁衡新出版的散文集《人杰鬼雄》《东方出版社i999年1月出版》,欣喜地感到,作者在沿着写人类发展史上一些杰出人物这条新路前进了一段之后,他的散文创作步入了一片新的天地,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人杰鬼雄》所写人物中有伟人,有凡人,有古人,有今人,有中国人,有外国人。其中以写伟人的较为精彩;特别是《特利尔的幽灵》…  相似文献   

2.
田中达也一惊,回头一看,一个身着和服的老爷爷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他的身后。“老爷爷是……”“我是幽灵啊,成为幽灵还不到15年。因为我被收在了画框里,平时伙伴们就管我叫画框幽灵。不过我常常钻出来。今天,到车站对面的一个伙伴处去办事。出去时,因为手纸用光了,就顺手带了几张《幽灵新闻》,不想途中却被风给吹跑了。”其中一张,就被田中达也捡到了。老爷爷接着说:“幽灵们常常到这幢房子里来。幽灵可多了,像住在学校杂物室里的杂物室幽灵,在公园破电车里安家的车幽灵,住在郊外林子里的林子幽灵,还有以澡堂烟囱或酒窖为家的烟囱幽灵和酒窖…  相似文献   

3.
本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卡尔·马克思的葬仪》。一、马克思生平简介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鼓午者和组织者——卡尔·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的特利尔城,他的父亲是律师,犹太人。马克思17岁在特利尔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法律,课余时间喜欢研究历史和哲学.在柏林时倾向革命,加入过“黑格尔左派”(布鲁  相似文献   

4.
当城市正在一幢又一幢地推倒老房子、旧木楼的时候,如果你看过这本《一号街的幽灵猫》以后,会使你的内心深处悄然打开一个极秘密的想象空间———那就是关于幽灵!关于幽灵的聚集地!以及关于幽灵们还能到哪里去躲藏居住的神秘问题!你对“幽灵”是否还存在吃不准?没关系!书里的小孩,东立花市的田中达也竟然在一座“鬼屋”过了一夜!从前,当他想象幽灵的时候,觉得很恐怖。但是,当他与幽灵接触的时候,他完全感到他们是很可怜、很温柔、很有趣的生物!他们不喜欢被采访,不喜欢被拍照,担心城市的拆迁工作会让他们无家可归……正在全家都认为达也的经…  相似文献   

5.
在欧洲东部和俄罗斯,最为奇特的神秘现象之一就是“幽灵”火车之谜,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关于“幽灵”火车的报道,怪诞的“鬼火车”事件曾在俄罗斯的一些报纸媒体上多次报道,莫斯科大学的科学家也曾对“幽灵”火车现象进行过调查研究。但是由于铁路部门一般不愿将这类无法解释的现象公布于众,还有一些与幽灵火车有关的事件不为人知。与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里头骨遗失有关的火车失踪事件就是其中之一,果戈里曾被许多人称作“俄罗斯的狄更斯”。他于1852年去世。1931年,果戈里被迁葬到了莫斯科的达尼洛夫公墓,后来那里成了一座少年犯监狱,当他的遗…  相似文献   

6.
请以让人文之花处处盛放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思路清晰;②说理深刻;③不少于800字。少年强则国强!110年前,康梁变法的总设计师之一梁启超面对瘦骨嶙峋、病体恹恹的老大帝国,发出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吼。90年前,当特利尔的幽灵远涉重洋,登陆  相似文献   

7.
追踪SARS病毒     
2002年底,一个“幽灵”无声地在我国广东境内游荡。2003年初,当它以狰狞的面目开始“北上”时,震惊了的华夏大地出现了一片惊恐和不安,人们将这种未知的疾病称为“非典”。一时司,人人谈“非”色变。然而,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家们从一开始就显得异常镇静,他们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与周边国家、地区和全球多个科学研究实验室通力合作,密切地关注着这场疫情的发展,并紧紧地追踪掀起这场“轩然大波”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8.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也一直是中日学者研究的对象。对于他的自杀原因的探究也成为芥川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认为,其自杀要因便是“恍惚的不安”,而来自文学创作上的不安正是构成“恍惚不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曾风趣地称自己是“世界的公民,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工作”①. 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中学毕业后在波恩大学法律系学了一年,就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后移居波恩,打算在波恩大学担任讲师,不成,即为莱茵资产阶级的反政府报纸《莱茵报》撰稿,不久迁居科伦,担任该报主编.1843年初,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莱茵报》,股东们准备放弃报纸的明确的反政府立场,以换取政府取消查封令.为此,马克思退出报纸编辑部,并于同年十月底偕同新婚夫人燕妮迁居巴黎,利用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民主、自由政策,出版《德法年鉴》.  相似文献   

10.
刚刚接到这个班,常常会碰到学生丢失各类钱物的事情。作为班主任的我,内心多了几分不安与急躁,不安的是,班中怎么会有这么多小偷小摸行为,是否是我的班主任工作有误;急躁的是,恨不得马上把“作案”学生抓住,“当庭审讯”让他低头认罪,从此永保我班太平。通过几位班干部几天的“侦破”,经过我的推理与分析,我班的沈亮(化名)原来就是那个“小偷”,经过我的严厉审问、  相似文献   

11.
王悦 《成长》2005,(7):54-55
在美国有种作家,越是成功,就越无出头之日,他们就是“Gost Writer”。不知是谁最先用这个名字的,但用来形容这种职业再合适不过。“Gost”是“幽灵”的意思。“Writer”是作家、写手的意思,不瞒您说,我在下班之后,夜深人静之时也偶尔出来当个“小幽灵”,混些零花钱。我不是写幽灵事事,我就是“幽灵”。  相似文献   

12.
德里达的“幽灵说”与其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联。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都忽视了这部分内容。德里达通过描述幽灵的生产及其运作,通过“幽灵说”的逻辑,揭示出意识形态具有“幽灵性”和“宗教性”两大不可化约的特征,由此指出意识形态是不可界定和解构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如同一般信仰一样具有自主性和自动性;意识形态同时还包含着意识形态批判的内容,即意识形态在建构的同时蕴涵着批判、解构自身的维度。德里达的幽灵说及其意识形态理论实际上发动了一场以幽灵的“游荡学”对抗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打赌     
随着班干部的“上诉”越来越多.我开始留意小津这个名字,最令人头疼的是他经常找借口不留下搞清洁。这天,又是小津和同桌轮值了。放学铃一响,我准备把他逮个正着.投想到.他反倒找上门来了:“老师,我家有急事。”小津满脸焦急不安的样子,“我爷爷病了.我要照顾他。”  相似文献   

14.
波恩和嘉琳是对孪生兄弟。在一次火灾事故中,消防员从废墟里找出了兄弟俩,他们是火灾中惟一生存下来的两个人。兄弟俩被送往当地的一家医院,虽然两人死里逃生,但大火已把他俩烧得面目全非。“多么帅的两个小伙子!”医生为兄弟俩惋惜。波恩整天对着医生唉声叹气:自己成了这个样子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还怎么养活自己?波恩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再没有了活下去的念头,总是自暴自弃地说:“与其赖活还不如死了算了。”嘉琳努力地劝波恩:“这次大火只有我们得救了,我们的生命显得尤为珍贵,我们的生活最有意义。”兄弟俩出院后,波恩还是忍受不住别人的…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以它独有的清冷、幽静的景色描写,深沉含蓄的情感表白,引起读者的深深思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章定下的情感基调,一个“颇”字道出了心中无尽烦闷,满腔的惶惑不安。不安使他想起了“旧日走过的荷塘”,并推测“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这是他  相似文献   

16.
神话故事或恐怖电影中经常有“幽灵”出现。这些所谓的“幽灵”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有很多人声称目击了“幽灵”呢?  相似文献   

17.
能够超越虫虫好奇的的确不多,就算是“怪爷爷的黄金屋”都去过,这些就只能算是小小小儿科了。虫虫慢慢倘徉在科技馆里,忽然开始想念那个幽灵一样不断出现的“怪屋”和“怪爷爷”,他们现在在哪里,在做什幺呢?我摔坏了怪爷爷的礼物,他一定会责怪我的吧!  相似文献   

18.
作为指导工人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首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革命无产者的立场,借用反动政府和反动统治阶级谩骂共产主义的罪名的用语。用语“幽灵”充分反映了当时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人与旧欧洲延续下来的“神圣同盟”——各国反动势力展开不懈斗争的严峻复杂形势。《共产党宣言》引言中“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这些充满诗意的奇妙的修辞语句,文笔犀利,思想深邃,风格独特,激情似火,使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极大鼓舞,是对反动政府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极大讽刺和有力打击。同时,马克思的幽灵理论对现代人类文明进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10年前,本刊曾刊发过关于“幽灵船”和“幽灵列车”之谜的文章,引起了读者的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国外媒体上出现了一些关于所谓“幽灵飞机”的报道。这些个“幽灵飞机”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20.
中等师范学校《文选和写作》课本第二册课文《上天都》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则不好意思妨碍他们的采茶工作,二则设想四个人抬我一个人上山,我心情的不安一定比步行的疲劳苦痛得多。初看,这句话似乎没有什么毛病,但一分析就会发现,“不安”和“苦痛”可以用来说明“我”,也可以用来说明“心情”,如“我不安”、“我苦痛”,或“心情不安”、“心情苦痛”,但它们不能互相说明。从上下文看,作者的意思是,步行会身体疲劳,坐轿会心情不安,心情不安和身体疲劳都使人苦痛,但相比之下,心情的不安更使人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