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断一:观察发现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话一点不假。这次钱老师到桂林来,亲眼目睹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我看比文学家描写的还要美!你们看,钱老师一到桂林,就迫不及待地在象鼻山照了几张相。(师出示照片)师:(在大屏幕上播放六幅桂林山水的图片,一边播放,一边富有感情地描述)你们看,桂林的山加上桂林的水,再加上水中那静静的倒影,简直就是大自然创作的一幅幅精美的图画。(生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被师富有感情的描述所吸引,个个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师:桂林的美景激发了钱老师的创作欲望,老师也创作了三幅画。你们看老师画得怎么样?生…  相似文献   

2.
正桂林竟然不是世界遗产中学时,我就对桂林很是向往了。语文老师这样描绘桂林:"那里的山小巧玲珑,拔地而起;不像北方的山,高大魁伟,连绵起伏。"说桂林的山时,他的手从下向上划动,突然像交响乐的指挥遇到了休止符一样,停在了空中,接着他的手好像波浪一样画出一道连绵的曲线。紧接着他给我们读了诗人贺敬之的诗《桂林山水歌》。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美妙的诗句: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  相似文献   

3.
师:伴着一首《我想去桂林》,我们领略了桂林的山山水水,大家对桂林的印象怎样呢?生:桂林山水很美。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关于桂林山水的诗文呢?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师:很好,这是写桂林山水最著名的一句。还有吗?生: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师:不错,这是韩愈笔下的桂林。  相似文献   

4.
某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一边朗读课文,一边与学生品味桂林美景。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让学生想象:"桂林的山,还有什么形状的?你们能用‘有的像……有的像……’来说吗?"问题一出,一个孩子就站起来说:"桂林的山有的像倒三角。"山峰像倒三角,虽然不是很  相似文献   

5.
庐山之旅     
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庐山吧!它是我家乡江西的一颗璀灿明珠,人人都以它为傲.作为一名庐山的小老乡,我自然愿意免费做导游,带领大家领略庐山的美景. 到了庐山脚下,便能想起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一定要体验一下他的诗句是否名符其实.别说,还真有点儿意思,若不是这庐山太过"粗壮",说不定大家早就绕到山后头去看个够了呢!  相似文献   

6.
《桂林山水》(人教版四下)第3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有的老师认为"还是把‘这一带’改为‘这样’好",笔者认为这句话妙就妙在"这一带"。先说"这一带"。笔者认为,"一带"是名词,不只"表示眼前所及"的小范围,且能表示大的范围。"桂林这一带",应包括桂林市所辖  相似文献   

7.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桂林山水》桂林处处皆为胜景,漓江山水堪称其中的典范。听闻"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的佳话,我们选择了从阳朔到桂林的路线,逆流畅游漓江。船驶出不久,远远地见到一座峰顶悬挂着一  相似文献   

8.
桂林山水很美 ,《桂林山水》也写得很美。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 ,对桂林山水留下一个深刻美好的整体印象 ,产生“我想去桂林”的渴望 ,让学生能够“在旅游中学习” ?笔者认为板书是个关键。这篇课文的板书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设计。一、板书整体构图再现桂林山水的特点桂林山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山与水天衣无缝的完美结合 ,山与水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也就是“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 ,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就像阳朔碧莲峰下的一首著名的石刻 :“桂林山水甲天下 ,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映山浮水 ,无水无山不入神。”这…  相似文献   

9.
错位的求证     
朱华贤 《湖南教育》2005,(19):27-27
一位教师在执教《桂林山水甲天下》时说“:上一节课,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朗读课文,然后说说桂林山水是不是真的甲天下。”稍后,一学生站起来说“: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所以,可以说,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老师肯定道“:对,桂林的水静、清、绿,可以说桂林水真的甲天下。谁再来说说,桂林的山是不是真的甲天下?…  相似文献   

10.
【教材剖析】《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具有以下两大特点:1.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语言美。本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写,语言简洁明了。同时,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一幅如画的桂林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琅琅上口,令人心驰神往。2.前后呼应、整齐划一的结构美。这篇课文是按总起———分述———综合的顺序写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先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接着写漓江的水之美,然后写桂林的山之美,最后总结观赏印象。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采取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的美…  相似文献   

11.
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一年四季好景如画,如画美景又酿出了绝妙好诗。而诗又为四季美景平添无限韵味和情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这是韩愈写初春小雨的诗。春的气息渐渐浓起来了,春色中最撩人的莫过是带着雨雾的"烟柳"了。  相似文献   

12.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创设情境,用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变抽象的图为形象的画面,变生硬的文字为生动的讲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多幅画面的展现,让学生对桂林的山水留下美好的印象。学生们被桂林山水如此的美景深深吸引,纷纷赞叹:真美呀!简单的几幅图片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欲望强  相似文献   

13.
献给祖国的颂歌——贺敬之《桂林山水歌》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是一首命意深远,艺术精湛的山水诗。桂林,素以“山水甲天下”著称于世.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墨客骚人为那里的画山秀水挥洒丹青,题咏赋诗.不用说,这是被人写过千万次的古老题材.而诗人贺敬之却在这个古老题材上另辟蹊径,独造新境,以饱醮时代豪情的笔触,谱写一曲热烈奔放的祖国颂.诵读全诗,我们深深感到诗人是用一颗赤子之心,贴紧伟大祖国这美丽的一隅;他的歌声真诚、热烈、壮阔,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激发读者热爱祖国,献身时代的崇高情感.  相似文献   

14.
一篇文章,如不用分段的形式显示结构层次,便会条理不清,让人读起来感到很费力。那么,在习作中,该怎样合理地安排自然段呢?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几种最常用的段式。一、总分段式这种段式按总括和分述的关系构成。例如《桂林山水》第一自然段就是总写:“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后面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与“桂林的水”,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总写:“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让你感觉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这篇课文就是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段落的。当然,这样的分段方式也可以是“总—…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优秀的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是出色的导入.成功的导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师生的交流更加顺畅,那么如何才能让"导入"真正起到教学推进剂的作用呢? 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教学《桂林山水》时,针对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我的课堂导入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让学生谈"谁的村庄最美",学生们很积极,都说自己的村庄是最美的.第二步:"同学们听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吗?这号称是天下第一的桂林究竟有多美呢,同学们想知道吗?"经过这两步的引入,学生对桂林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这琅琅的书声伴随着学生的求知欲回荡在教室.  相似文献   

16.
游漓江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这是当代诗人贺敬之《桂林山水歌》中的开场白。在这首诗诞生40年后,我终于去了桂林,领略了漓江的美丽风光!  相似文献   

17.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些语句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桂林山水》一文中,我们对它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18.
漓江美如画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了验证这句话,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我们全家特地坐上了去桂林的火车,准备饱览漓江的秀美与奇特。"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漓江春水绿悠悠,细雨昊天结伴了游"……上了火车,我满脑子都是诗人笔下描写漓江的诗句。  相似文献   

19.
桂林山的奇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让桂林的山平地拔起,桂林山的"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  相似文献   

20.
马文 《小学生》2012,(9):7-7
【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全文以"总——分一总"的结构顺序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全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自然段写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第3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文章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