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今年2月底,英国爱丁堡卢斯林研究所宣布,他们培育出了世界上首只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绵羊“多利”;接着,美国人又“抛出”其用类似方法培育的两只恒河猴。此后一个多月时间内,国际媒体掀起了一股克隆报道“热”。我国绝大多数报纸也作了报道,不少报纸还作了连续报道,克隆一时成为科学界、普通老百姓乃至政界的热门话题。克隆是一项生物工程领域的高新技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该技术几乎家喻户晓,这不得不归功于媒体的“热”度报道。因而,本次克隆报道大体上是成功的,但就某些报纸的具体报道而言,存在明显不足:有的在报道方…  相似文献   

2.
英国爱丁堡卢斯林研究所培育出了世界上首只无性繁殖绵羊“多利”,被称为“克隆”。这一消息被新闻媒体竟相报道,并引起了各种争论和人们的好奇甚至恐惶,“克隆”也几乎成了“复制”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本来对此无话可说,可是由“克隆”而引发的另一现象却让人不能议论一二。这种现象是什么呢?就是新闻流行语现象。“克隆”本是一个科技用语,可是因为它太时髦了,竟被某些“新闻异常敏感”的人借用了。手头有两份很有  相似文献   

3.
从“克隆”报道看引导艺术陈祖甲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克隆成功绵羊一事,是今年国际科技界的一件重大新闻。今年三四月间,国内的多种新闻媒体报道了克隆绵羊“多利”,可谓少见的火爆。生物技术是当前国际科技界关注的一个高科技领域。克隆(...  相似文献   

4.
对一些事件的报道,我们需要在报道思路、报道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而不是只注重短期的效果。端午节的晚上,我和很多人一样难以入眠,在网上关注一起暴力抗议事件。当天的主要事发地点,是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镇政府门口——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时间和地点只是一个新的标签而已,它是近期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又一起暴力抗议事件。而且这类事件都有升级的危险。 根据网络流传的照片和较为确信的消息,事件的大致经过如下:6月1日上午,外来打工者熊某夫妇和儿子到古巷镇一家陶瓷厂讨要拖欠工资,与老板苏某发生争执,苏某指使人对熊家大打出手,熊父被打伤头颅,其子则被砍伤手脚。  相似文献   

5.
一本畅销书面世,多本封面相似的“克隆”图书就会紧跟步伐出版上市,对于读者来说稍不注意就会买错书,抄袭的书不仅封面相似,而且内容粗糙,给读者带来了不少困惑,在业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新民网对此报道:有业内人士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一本畅销书面世,多本封面相似的“克隆”图书就会紧跟步伐出版上市,对于读者来说稍不注意就会买错书,抄袭的书不仅封面相似,而且内容粗糙,给读者带来了不少困惑,在业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新民网对此报道:有业内人士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把正面报道与反面报道(即那些揭露性、揭示性的报道)相对应,认为,正面的就是表扬的,反面的就是批评的。其实,对正面报道不应理解得这样窄,正面报道主要是指一种基调,一种报道的精神指向。  相似文献   

8.
庄电一 《中国记者》2023,(10):97-100
<正>在新闻界,像我这样对考古报道一往情深的人可能不多,像我这样写了这么多考古报道的人可能也不多,而将考古报道贯穿职业生涯始终、且延续到了退休之后的,也许更少。这几句话,可能会让人反感,因为有王婆卖瓜之嫌,但我相信:如果有耐心读完这篇文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相似文献   

9.
这次我是第二次为《新闻记者》写稿,我拖了很久,因为从伊拉克回来之后我到了北京,每天都在为了“非典”新闻和专题片忙着,所以这篇稿子拖了又拖。我想,对于我在这场战争里面的报道内容以及我在这场战争里面经历的东西,很多人已经从别的媒体中看到了很多。我想,既然是为一本专业的杂志写东西,不如写一些我觉得和记者有点关系的东西。这次去巴格达,首先我没有想到的是会引发关于是不是应该去巴格达的问题。对于一名记者来说,到第一现场进行报道是自己的职责,也是一个传媒机构的职责。有的人说,一个传媒机构不应该为了自己能够有独家新闻而不顾…  相似文献   

10.
初看这题目,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我是盲人呢。其实我不是,眼睛目前还好用。每周在专栏里的小文,我都非常想通过题目来吸引读者的眼睛,所以挖心掏肺地胡思乱想,写出后又忐忑不安地觉得是不是有些“哗众取宠”。我就是这样一个对很多事物充满不确定性,而且诚惶诚恐的人。就拿要出书这件事说,我就很惶恐。出书一直对我来说,是件神圣又遥远的事。  相似文献   

11.
得知自己拍摄的新闻作品《战士与小鸟》获奖的消息,我激动地哭了,这哭中包含着不仅仅是获奖后的极度喜悦,更多地包含了对自己这几年痴心摄影报道的肯定。回想拍摄这幅照片的前后经过,我感触很多。  相似文献   

12.
做了5年的HR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中国人(包括自己在内)的坏毛病有颇多感慨和无奈。之所以放大说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是因为我相信我下面说的很多特性在国人身上是普遍存在的。我是一个中国人,并不想贬低自己的民族,但我认为我们民族经过这一百年来的动荡,特别是十年革,  相似文献   

13.
媒体脸谱     
看客 《青年记者》2004,(4):36-36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青年报》1992年的两会报道曾有不少闪光之处,如《两会:高层公关行动》、《尺子?尺子?尺子!》、《拿来?拿来?拿来!》等,之后,就很少有能让人记得住的作品了。今年的两会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的会议,如会期缩短等,还有,今年两会清新的会风,也为媒体的报道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那么,媒体今年的两会报道有哪些亮点呢?  相似文献   

14.
崔霞 《新闻知识》2006,(10):74-75
转眼间,从事政务报道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从学校一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开始做政务报道,对于一个学生完成向媒体人转型的重要工作阶段而言,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有时候,我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政务报道长期以来以“稳”为主,限制多、灵活度小,在很多人心目中,政务报道差不多就等于会议消息、领导讲话,最易写成四平八稳的“大路章”,这种对于政务报道的传统思维“框框”,往往使从事政务报道的记也产生“懒惰”心理,认为不过是听会而已,是否认真听写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何必让自己那么辛苦呢?而这种惰性对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处于“定型期”的记是很危险的。一位有着多年政务报道丰富经验的老记曾经这样“谆谆教导”我,做政务报道记一定要用心,不用心,混日子也很容易,但是记的各种“功能”就会慢慢退化;用心,政务报道是一个锻炼记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很好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彼得·詹宁斯与美国电视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新 《国际新闻界》2005,(5):31-35,58
美国广播公司王牌新闻主播彼得·詹宁斯(Peter Jenn ings)2005年8月7日走完了67岁的人生旅程。在连日的纪念性报道中,上至总统下到普通百姓纷纷表达了对这位把一生都奉献给新闻事业的新闻人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赞扬。布什总统说:“彼得·詹宁斯拥有漫长而成绩卓著的新闻生涯。他报道了很多重要事件,这些事件有助于解释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世界。很多美国人依赖彼得·詹宁斯提供的新闻。他成为很多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会被怀念。”①一名叫伊娃·巴雷特的网友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为一位主播伤心痛哭,但这正表明彼得是多么的特别。他赢得了…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是科技界的天然盟友"(国务委员宋健语)。然而,综观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现状,新闻界作为盟友,对科技界的了解不够,理解不够,支持不够,引导几乎没有。新闻界对科技界的了解不够,主要体现在新闻工作者普遍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以致在报道中出现很多错误或有们差的报道。如科学家陈章良讲,不少媒介都报道了他们研究恐龙蛋的成果。本来只搞出了"DNA"①片段,却被很多报道说成搞出了"恐龙蛋的遗传物质"。有些报道极力夸张,给人"北大在制造恐龙"的印象。伪科学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如近来的"水变油"火爆一时,传媒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  相似文献   

17.
《新闻战线》编辑部: 我是一名身居基层乡镇的新闻报道爱好者,从事业余通讯报道工作20多年了,一直很想寻找一份有指导性和学习参考价值的新闻业务刊物。去年,我在报刊征订广告中看到人民日报主办的《新闻战线》,从介绍的内容中得知,此刊的品位较高,就自费订了一份。现在,我已收到几期了。每一期都使我爱不释手,我有选择地一篇一篇文章学习。学习后,我深感找到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好老师”。 我最喜爱的是《前沿关注》专栏,这个栏目中的重点文章,很多都是各报的总编辑执笔写的,有观点,有事例,生动活泼,读后使人深受启发。 我…  相似文献   

18.
农民张正祥竟然入选了国家形象片!我不知道这事儿是谁"拍板决定"的,这简直是对"国家形象"的最大侮辱!如若不信,请看我从媒体的公开报道中截取的一些片段: 执拗的张正祥无怨无悔,发誓要与破坏滇池的人斗个你死我活.很多人认为他是"环保疯子",孤独而穷困潦倒的日子他坚持了30年.  相似文献   

19.
病人     
我有一点心理问题.想得到你的帮助。一个朋友到办公室找我聊天,我突然对他说了这句话。他看了我一眼说,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工作压力太大的人心理是比较容易出问题。不用担心,很多人都这样。我说,那就好,那就好.心理疾病太时髦了,不是那么谁想得就能得上的。  相似文献   

20.
录音报道《进入南极圈的中国女性》,报道的是金庆民第二次到南极考察的事。关于这个内容,当时报刊、电视台、电台报道得已经很多了,何以江苏电台的这个报道,在1989年度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的评比中一举而摘取了一等奖的桂冠呢?我不知道评委们是怎样评价的,但我,听了以后深受感动之余,思考再三,认为它确实有独特的过人之处。首先是,记者独具慧眼,抓住了南极考察实况录音这个最为重要的一环。听过金庆民报告的人,采访过金庆民到南极考察事迹的人,恐怕都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