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10年9月的苏浙鲁初中名校课堂文化论坛暨教学观摩活动中,笔者观摩了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的一节数学课.上课伊始,执教教师就让学生提出预习时的疑惑,并快速地将学生的问题列在黑板上,接着师生讨论解决.其间,教师辅以相关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强化.整节课的气氛是轻快的,在看似聊天交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解决了疑惑,掌握了该节课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回忆这一节课,印象最深刻的是:教学流程不是由教师设计,整节课都是由学生“带着走”的.学生问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学生有疑惑的地方,教师领一领、带一带;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另外,“应试教育”的思想也严重影响农村中学教学;笔者从事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十来年,时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了不少研究,认为要想打破这个局面,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些学校中职学生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不容乐观,表现在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世界观以及他们的作息和生活习惯。有些学生早晨不山操;白天上课看小说、睡觉、玩游戏:晚自习时聊天,甚至有很多同学晚上到网吧上网。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向,每天不知道在做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每天虚度光阴,浪费时间、生命和金钱,而实际上学生对这种学习生活状态也并不感到愉怏。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我认为满足了学生发展需要的课就算是好课。传统观念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传授知识,传授那些经过加工整理、简约化了的经验;教师是主角,学生只要被动地接受就行了;衡量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指标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近些年,不管是评价课堂教学,还是教师上课,都过于重视知识的教学和教师的讲授。试问: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我们教材中的知识对学生来讲“终身有用”的究竟占多大比例?很小。但是,由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不愿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英语学习中,兴趣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就会导致教师讲课,无人听讲;上课提问,无人回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还会使原本复杂的英语知识更难学,学生不知所谓,而厌学,不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印莉莉 《文教资料》2009,(28):121-122
本文对幼儿钢琴教学中,教师怎样建立师生感情,消除幼儿初上钢琴课的紧张情绪;在学生初学阶段用什么方式上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课堂上,学生提出课本中没有提出的问题,却没有受到必要的关注;学生自学就会的课本内容,你却在课堂上津津乐道;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因你不知道而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兴趣、情感等需求,也会因你不了解而未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毋容置疑,回答大多是肯定的,因为现实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地普遍存在着上述教学盲区。尽管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自主学习,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合作已成为教与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追求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角色将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合作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对教学而言,对话意味着参与,即学生、数学教材、教师之间进行一次一次真情地交流。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我经常感到,每次上课,教师在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明显地表达了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来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在课堂现场实施的时候,我们发现,教师仍不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这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紧张和压力。例如,在学生分小组活动时,各个小组的学习进程出现了差异,小组的讨论非常热烈,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时教师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呀,我驾驭不了啦,会不会说我的课堂太乱了。”而不是说:“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教师关注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每次上课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还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或根本不参与。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0.
王德琴 《贵州教育》2012,(18):45-45
众所周知,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学校的规矩什么也不懂。这得由任课教师、班主任循序渐进地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然而,很多教师由于没有经验或为了赶教学进度,却忽视了养成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他们拿着课本、教案,走上讲台便上课。有的是因为自己不是班主任认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事不关己;有的年轻班主任,认为养成教育是在班会课上进行的,忽略了课堂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的班主任则为了“提高”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质量”,将班会课上成了学科课;部分数学教师把养成教育误认为只有语文课堂才能进行,便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将养成教育视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地位所作的定位,是一个非常正确的理念;但教师们对这一理念却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人,那么学习的事就应该让学生作主,于是一上课就让学生讨论或自学,教师不讲课或很少讲课;也有人认为,学生虽是主人却年龄小,还得靠老师教,于是课堂里还是教师包打天下;针对这种现状.人们不禁要问:语文教学应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主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授课的传统模式是按照学校教学院系统一布置进行的,教师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谁上课,学生必须听哪位教师上课,师生均无多大的自主权,尤其是对学生而言,无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权利。这种指令性计划安排教师上课的方式的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院系安排教师上课是顾及平衡的原则和能力本领原则,最终形成上与不上,上多上少,上好上坏一样的结果,挫伤了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的积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如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在某个问题上反复出现错误;对新情景问题,因读不懂题目而感到无从下手;对开放性问题,因思维定势而一筹莫展;对化学知识感到非常零乱,记不住,从而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丧失信心等等。越是深入接触学生的教师,越是心细的教师发现的问题就越多。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珀金斯教授将智力表示为:智力二智商 策略 内容知识。而同一班级的学生在智商和基础知识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显然,策略是影响智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职业学校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手捧书本,心不在焉.上课打瞌睡,做着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要么沉默不语,教室一片安静,要么与同学聊天,课堂闹哄哄;而教师呢,有的顾自讲课,有的上课花不少时间在训斥学生.因此,构建和谐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中职学校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情感教学虽然提了很多年,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旦有什么问题,教师更多的是从方法、态度上找原因,往往忽视了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师生情感.试想,如果学生与你有感情,他就会天天盼望你上课,积极主动饶有兴趣地去学习你的课,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师生情感是情感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情感教学呢?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课堂座变能力,指在课堂教学过程这一特定的情境中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机智,它是适应、驾驭、调控等诸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带有一定的即时性和情境性,它表现了使教与学的关系保持融洽和谐的智慧。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应包括:临上课前,对学生学习情绪的积极调动;导入学习时,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角色的有效诱导;指导阅读中,为学生指点迷津的实用技巧;参与学习讨论时,使师生坦诚相见的有力措施;作出结论时,让学生心悦诚服的驾驭策略;面对师生认识的分歧,“化干戈为玉帛”的必要智谋等各方面。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 (一)过于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 目前,我们评价语文课堂教学重心是语文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估。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出现如下现象:有的教师上课风趣幽默,口若悬河,结果学生在一片笑声之后却感觉什么也没学到。有的教师讲课井井有条,将知识分析得很透彻,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遇到稍微变化的问题却又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讲课设置许多问题,师生、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对教学技巧的过分重视,已经导致了教师过分追求表现教学技巧而忽视学生学习效果,从而使一些课成为“作秀”课,好看而不实用。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手捧书本,心不在焉。上课打瞌睡,做着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要么沉默不语,教室一片安静,要么与同学聊天,课堂闹哄哄;而教师呢,有的顾自讲课,有的上课花不少时间在训斥学生。因此,构建和谐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中职学校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何东蓉 《广西教育》2007,(5B):38-38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大多围绕着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上课时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去背诵、练习、识记,以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使得很多学生是为了应付毕业会考和升学而被动学习。在追求考试高分和高升学率的情况下,把原本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历史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且又不能不学的负担,学生厌学、怕学就在所难免了。出现以上情况,究其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是没有能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使他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和成就感。主要表现:一是教师上课照本宣科,二是脱离学生实际,三是教师一言堂。要改变上述现状,就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的教学中来,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被动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探究性教学误区:探究性教学是每一节课都应使用的方法;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探究性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应该尽量地让学生自由探究;只要将学生分成小组,学习过程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应该教什么;只要学生动手操作,教学过程就是探索性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