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传统语文教育以功利为主,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致使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丧失,人文精神匮乏。而以为人本,注重人文精神是新时代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主张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几个方面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亦以此阐明以人为本的新型语文教育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就应当夯实基础,让学生掌握好语言工具,强调对人的教育,以老师的情感熏陶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人格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开展人格教育,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高素质劳动者,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探索研究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已成为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一、发挥中职语文人格教育功能的意义语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主干课程之一,在中职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发挥好中职语文的功能,不仅可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学科目标,为学生确立学习专业基础课、技能课的…  相似文献   

5.
三点式阅读     
语文教育的过程便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质,无疑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二是精神。因此,语文教育要为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语言“底子”和精神“底子”。  相似文献   

6.
郭洪芝  单寿波 《时代教育》2006,(12):128-12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等等,把“语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教学中首要的地位。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学的熏陶是思维中潜移默化为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教育课程的新方向。教师想要培养儿童的语文素养,需要重视儿童文学带给语文教育的有利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儿童文学,使得文学之美不断唤醒学生的情感,日渐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浸润学生的心灵,不断使学生脑海中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模式,不断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方式朝积极有益的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杨和平 《文教资料》2014,(29):169-171
新课标的关注点是“语文素养”,着力点在于“全面提高”,在这一背景下,作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就如何完成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主要任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计娟 《教育艺术》2005,(6):16-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的指导方针,同时也要求教师要从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来设计教学。那么,如何把新理念转化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这是语文单元教学中的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和目标的确立,赋予徘徊在语文教育边缘的内容以合法的地位,更符合语文教育的实际。语文素养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比语文能力更广泛,也超越了人们对“语文素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有:改进语文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朗读背诵,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勤写多练,组织言语实践活动和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等。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标准》下同)。同时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本途径是语文学习实践 ;而传统语文教育过于强调传授和灌输 ,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 ,他们在学习实践中的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只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而现代教育则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当代学生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便是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便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核心素养下的含义进行探究,找寻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为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是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积极作用。核心素养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要求。但是目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现状依旧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因此,需要结合新课标环境及其最新要求,在教学中采取必要策略促进高中语文核心素...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优化,对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融入审美教育,符合语文教育改革的需求,还能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美育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教育内容,将美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小学语文教育同审美教育的关系,并提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小学生审美素养与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把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更广泛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修养。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我认为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势在必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魏孑L鹏 《课外阅读》2011,(10):300-3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应充满着一种人情味的精神关怀。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针对这一要求,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传统高中语文教育过于注重学生语文知识夯实与语文能力训练,忽视了学生学习情感、思维品质等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能够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的同时,凸显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本文将从语文情感教育的相关教学体系出发,对如何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