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就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如何采取多元和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可充分感受到背越式跳高运动的乐趣,促进训练效果的提高进行探究。提出背越式跳高训练可从夯实助跑训练、强化起跳训练、重视过杆训练、关注落地训练几个方面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揭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内在规律,引导和启发挖掘过杆技术的潜力。并通过对基层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过杆技术训练前后的对比研究,探讨提高跳高过杆技术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助跑是跳高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研究助跑技术,一定要把助跑和起跳以及过杆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从跳高全过程这个整体中来看助跑的作用和意义.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时出现的错误动作,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训练和自己的实践,发现了助跑技术中的常见错误.探索性的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纠正方法。并证明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背越式跳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结合训练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对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和过杆三个环节的相关理念和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意见。 相似文献
5.
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改进的有效途径及相关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其环节技术及技术细节的改进完善, 对提高起跳效果进而提高运动成绩作用显而易见和不容忽视。笔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教学实验, 分析与探讨, 提出了一些改进完善弧线助跑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之一,弧线助跑技术的好坏、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的关键因素是助跑速度和弧形助跑路线。 相似文献
7.
8.
背越式跳高助跑"曲率"与起跳技术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问世和不断改进及技术环节上的创新,在田径运动技术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弧线助跑和起跳是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后程2~3步助跑与起跳的有机衔接对强化起跳效果更为重要。研究助跑“曲率”与起跳衔接的关系,总结技术训练实践的经验并进行理论分析,以求达到更高的技术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的技术要点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了助跑和起跳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核心环节,阐述了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的技术要点,设计了该环节技术训练的具体内容,指出了技术训练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苏斌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5):73-75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中完成的,起跳垂直速度是摆动腿支撑和起跳腿支撑下的“双动力”起跳中获得。弧线助跑起跳最大的优越性是经济实效地降低和升高身体重心,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跳高运动员尹学利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台摄像机JVC9800对山东省20届田径运动会男子甲组跳高冠军尹学利跳最好成绩2.11米时的起跳技术进行现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反馈录像解析系统进行分析,并与国外优秀跳高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尹学利的最后一步步长和内倾角过大,起跳脚着地和离地瞬间内倾角过大(离地时为外倾),垂直加速距离短,腾起瞬间起跳腿的三关节没有充分蹬伸,膀起初速度的垂直分量小,水平分量较大。 相似文献
13.
试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跳高项目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对跳高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赛 前训练阶段,赛中期间及赛后调整阶段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阐述,以供跳高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理统计法、实脸法,对我杖田径队5名男队跳高避动员进行研究,并针对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训练环节提出了相应训练方珐与手段。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的快速助跑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元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
快速助跑是背越式跳高技术进步与发展的产物,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对快速助跑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加点控制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教学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运动生物力学和教育学等角度出发,采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经对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部分学生进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实地测量获得有关数据,应用到“加点控制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教学实验”中。研究结果:该方法能使助跑曲线更趋合理,产生更佳的起跳效果,能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提高弧线助跑的实效性。经实践与理论分析,选取助跑曲线π/4、S(|AB|/|OA|)处为控制点,不仅符合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而且也符合个体的生理特征,又便于实地操作。从实践中的各项指标看,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18.
背越式跳高快速弧线助跑起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揭示背越式跳高的优越性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其实质是弧线助跑起跳为背越式跳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的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的累积创造了有利条件。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两步”起跳 相似文献
19.
吴斌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2):27-28,40
教学实验对比:目标导向教学组教学设计规范、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合理配置,从而便于导教、导学,以利于学习的发生。实验结果显示:目标导向教学组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成果表现、动机评价、学习方法等均优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