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2014,(24):70-71
广东省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校长郭云海:教育的最高境界即提升生命,而教育者的最高境界是当学生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学生的学习最后发生在学习者自己的头脑中,教育建筑在人的潜能发挥的基础之上因此,教育行为的本质应该是推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保护和依托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界学者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生本"并非是狭隘意义上的"要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强调了教育的本体是发展学生的天性、潜能及生命,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上全面依靠学生,追求"以尊重学生和生命"、"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而建构起来的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的作文教学机制。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借学生自身的能力,本体的力量,内在的潜能,发展学习天性,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自主学习,忘我学习,使之达到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生本教育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1]。本人认为这里学生的含义中也应当包括智力障碍的学生,因为他们同样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是一种更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的获得为归宿的教育;同样的他们也具备潜能和天性,也需要发展和实现价值。在智障生的职业教育课堂中引入生本教育理论并进行尝试,实践证明:可以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生本教育强调借学生自身的能力,本体的力量,内在的潜能,发展学习天性,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自主学习,忘我学习,以达到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果,生本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人的自然的学习天性,发挥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做回自己,让每一个自我都得以彰显,让课堂充满"我"的声音。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揭示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发掘每一个个体内在生命的美好的情思,从而给学生带来意味深远的快乐和幸福的生活方式。而所有的这些,我们只需要还原一  相似文献   

6.
董君武 《上海教育》2011,(22):56-57
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让学生带着笑容走进校园,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对学校充满向往,让学生的内心充满愉悦的体验,学生的生命充满智慧和人性,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追求。  相似文献   

7.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研究”,是近年来教育科学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基本思想主要有:(1)人具有发展的无限的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而不是压抑人的潜能。(2)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使人在学  相似文献   

8.
生本教育主张学习的主体是儿童生命自身,承认儿童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坚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出学习是生命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活动。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生本教育认为阅读是儿童生命体和知识生命体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悟感展开与感悟生成的过程,而正是通过感悟,儿童生发了原智、原德和原美,儿童的生命得以自我成长与提升。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教育是一种大智慧。积极践行"呵护"的理念,让孩子自己解决纠纷,用智慧化解孩子内心的疙瘩。用"呵护"诠释教育的真谛,让教育润物无声、历久弥香;让教育呈现朴实、本真的学习生态,实现"教育回归幼儿"。  相似文献   

10.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转型时期的先进理念,其基本思想主要有:(1)人的潜能无限,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2)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自身成长。(3)人有发展的需要,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一个人成长的主要内在动力。(4)尊重、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这些思想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认为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的精神生命是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提出了教育要全面依靠学生等观点,并在真正意义上解决教育的本体和教育实现的主体问题。这一理念在与我国教育实际密切结合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指出: “我们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陛;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决.……  相似文献   

12.
成功教育的思想与方法源于前苏联和美国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与实践,它最初是针对薄弱学校学习困难的学生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改革.成功教育被定义为: "旨在使学习困难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它追求学生潜能的发现和发展,追求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激励、自我提升,是结合实际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其最高境界是让学生通过努力并获得自己将来可借以争取成功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3.
1有效生本教学之前提:用生本理念指导课堂教学首先,生本教育强调借学生自身的能力、本体的力量、内在的潜能,发展学习天性,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自主学习、忘我学习,以达到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果。教学不再依靠教师的教,而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确定内容和进度;二是给出对学生的恰当的而不过分的指导;三是要贯彻"只要有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人文学科的视觉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光特别是艺术生命之光把世界和人自身照亮中承担真切的意义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黄永龙 《辽宁教育》2013,(17):26-27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人文学科的视觉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6.
成功教育的思想与方法源于前苏联和美国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与实践,它最初是针对薄弱学校学习困难的学生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改革。成功教育被定义为:“旨在使学习困难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它追求学生潜能的发现和发展,追求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激励、自我提升,是结合实际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其最高境界是让学生通过努力并获得自己将来可借以争取成功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理论家叶澜教授说过:"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必须真正把学生当作人,当作一个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也就是说:语文学习不仅是一种语言的学习与训练,而且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的开发,是社会交往能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说明了"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学习教学就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运用探索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优化,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  相似文献   

20.
开放教育首先是针对封闭性精英教育而言,是为减轻大众就读高等学校压力和适应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毕业生需求的变革,实际上是对于学生入学条件的开放,尚只属于开放教育的初级阶段;开放教育进一步是针对"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性传统教学而设计,主张由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这是对于具有相当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开放,因而实质上也是对传统学校的教学资源的开放,但它必然是一种有限度的开放,是开放教育的自然发展阶段;开放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开放,是要给基础不平等的人以平等的教育机会,因为即便以"大众化"的标准来衡量,在应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当中,学习基础和物质基础都是不平等的,且其不平等的差距往往随着人群的扩大,而成几何级数的增长,所以,如何给这样的各类人以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便是开放教育必须要进入的、永无止境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