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向思维对比诱导——“钢铁轮船为何浮着”教学谈平乡县老吾庄小学王建勋小学自然第三册《水的压力和浮力》课后第2题“钢铁在水里要下沉的。可为什么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着呢?”这既是对本课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的巩固和引申,又是学好十五课《大气的压力和浮力》及...  相似文献   

2.
现行北师大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物体的浮沉条件>探究性实验中,为了说明密度比水大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以及钢制的潜水艇能在水中随意的下潜和上浮,书中用一只铝制的废牙膏袋来做实验,因为铝的密度为2.7×103kg/m3,与钢铁类似,都比水的密度大,由于铝制牙膏袋比较柔软,可以随意变形,因而可以模拟钢铁来做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3.
1教材中原实验简介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物体的浮沉条件》探究性实验中,为了说明密度比水大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以及钢制的潜水艇能在水中随意的下潜和上浮,书中用一只铝制的废牙膏袋来做实验,因为铝的密度为2.7×kg/m^3,与钢铁类似,都比水的密度大,  相似文献   

4.
1 教材中原实验简介 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物体的浮沉条件>探究性实验中,为了说明密度比水大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以及钢制的潜水艇能在水中随意的下潜和上浮,书中用一只铝制的废牙膏袋来做实验,因为铝的密度为2.7×kg/m3,与钢铁类似,都比水的密度大,由于铝制牙膏袋可塑性强,可以随意变形,因而可以模拟钢铁来做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5.
现行北师大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探究性实验中,为了说明密度比水呔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以及钢制的潜水艇能在水中随意地下潜和上浮,书中用一只铝制的废牙膏袋来做实验,因为铝的密度为2.7×10^3kg/m^3,与钢铁类似,都比水的密度大,  相似文献   

6.
对于科学课来说,一节上的成功与否与很多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就通过一节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来谈一谈在上实验课时,是如何准备实验材料的。了解科学课的教师可能都知道,《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虽然  相似文献   

7.
现行北师大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探究性实验中,为了说明密度比水大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以及钢制的潜水艇能在水中随意地下潜和上浮,书中用一只铝制的废牙膏袋来做实验,因为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与钢铁类似,都比水的密度大,由于铝制牙膏袋比较柔软,可以随意变形,因而可以模拟钢铁来做这个实验,因为牙膏皮是日常用品,学生便于就地取材,随手拈来,得心应手,体现了"瓶瓶罐罐"做物理实验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 《浮与沉》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单元第九课,本课在学生已有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安排了“判断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可以改变,并让学生亲自感受浮力。  相似文献   

9.
李强 《中小学电教》2009,(12):48-50
一、教材内容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下)中《固体和液体》单元的第五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去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了解上浮材料的特点,想办法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本课围绕问题“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展开,能很好地激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通过使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使沉在水底的小瓶浮起来和使生鸡蛋浮起来三个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借助漂浮物、改变形状、改变重量、在水中加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动手做”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一、观察、记录物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师: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知道桌上泡沫盒子中都装了些什么?把盒子打开,大家观察盒子里面有什么物体。 生:盒子里面有钉子、铅笔、钥匙。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运用所学知识改变物体的浮和沉;(2)了解浮力的应用,知道轮船、潜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教《沉与浮》一课,由于备课时按主观想法设计教学、发生了令人难堪的情形。 设计教案时,看到教材上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物体,要求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弄清楚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我一边不太在意地准备着实验器材,一边想:木块、兵乓球、铅笔、石块、橡皮还有铁钉,这些东西谁不知道它们在水中是沉是浮呢?做实验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从生活中知道,密度比液体小的物体总是上浮到液面上.钢铁的密度比水大得多,用其制成的空心铁球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不少同学纳闷.其实判断物体的浮沉有两种办法.当物体浸没液体中时,①根据重力与浮力进行比较,如G<  相似文献   

14.
题目将一个实心物体先后投入到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后,所受的浮力分别为6N和5N.则物体的密度是多少?(p酒精=0.8×103kg/m3,g取10N/kg) 分析根据p=m/V,要求物体的密度,应先求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如果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根据二力平衡:F浮=G,从浮力的大小可知道重力,根据m=G/g,便可求出物体的质量m;如果物体在液体中被浸没,V排=V物,物体的体积可转化为求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 gV排,V排=F浮/P液g,若知道浮力的大小便可求出物体体积V.故关键是判别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状态.我们可以用假设筛选法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教学九年义务教材小学自然第二册的《浮与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自己探讨求真,我是这样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变浮为沉的方法”的 一、观察思考 学生了解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形后,我把带盖塑料瓶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 师:塑料瓶是沉是浮? 生:浮。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浮在水面上的带盖塑料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课本第六章关于物体浮沉条件是由下面现象引出的:“既然物体在液体中都受到浮力,那么为什么木块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在水里却下沉呢?钢板在水里会下沉,而用钢板制成的轮船和舰艇却能浮在水面上呢?”由此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受力情况,从而得出浮沉条件。可浮沉条件的前提条件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前面所说的轮船和舰艇,却并不满足此条件,教材上的实例与结论不相符合;后面的实验:  相似文献   

17.
借助物体在水中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并利用小试管、烧杯、铅粒、品红溶液、球形干燥管、50 mL注射器等材料,可制作两个物体浮与沉实验装置。两个实验装置分别用于物体浮与沉实验、重力与浮力关系模拟演示实验,可直观展示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课是《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沉和浮”单元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中,让学生对物体沉浮的秘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物体能在水中浮是因为物体比同体积的水轻,物体在水中沉是因为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建立,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学生概括出“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后。) 师:象石块、铁块这样的物体在水中会浮吗?(手举石块和铁块。) 生:不会浮的。石块和铁块在水中会下沉。 [老师把石块和铁块放到水槽里。]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沉与浮>第3课. 教材分析: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学生学习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一课.本课的主旨是要学生认识到改变水的密度也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教材的编排思路是:把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放在两杯"水"中看看是沉还是浮.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发现马铃薯在一个杯中全浮,在另一个杯中全沉,从而引起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