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江苏省太仓市经贸小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幸福教育的探索,提出了“做幸福教师,育幸福学生,办幸福学校”的美好愿景。人生幸福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的目标,人对其他人生目标的追求,都可以化作某种幸福感,而间接地转化为对幸福的追求。因此,我们学校努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幸福方向,初步确立人生的幸福目标,明确努力奋斗、充满思想智慧与人生幸福美满的关系,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办学方向,是我们倡导的幸福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人不同类型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满意生活。幸福的获得既需要外部条件,也需要内部条件。当前学生幸福缺失,学校教育没能完全为学生构建幸福人生打好基础。本文认为,民主教育能为学生重建幸福的教育生活,并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人不同类型的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满意生活,能力和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当前学校教育没能为学生构建幸福的教育生活,没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好基础.民主教育能为学生重建幸福的教育生活,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用教育智慧实现人生的幸福.在当前创建幸福中国、幸福教育、幸福学校的时代背景下,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从实施“幸福教育”的核心,即“让学生接受到幸福的教育”和“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两个方面来探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展智慧型幸福校园创建的新策略,构建幸福校园育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幸福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是学生学习与学校发展的基础.而今天我们学校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来追求.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其二,不仅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还要拥有一个幸福人生.所谓幸福童年,指快乐的校园生活;所谓幸福人生,是为孩子今后人生走向构成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这种体验过程与追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需要他们具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君红 《天津教育》2014,(17):35-36
幸福学校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对理想教育的不懈追求,是教育对人的发展理解的深化与把握。如何构建教育的美好未来,鼓励学校和教师发扬个性,立足于学校和个人优势打造品牌学校和优秀教师,成就幸福的学校、幸福的教师、幸福的学生,最终实现幸福的教育和幸福的人生,这是我和全体“闽小人”长期以来的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奏响幸福主旋律——先让学校幸福起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奠基幸福人生.今年两会召开,“幸福中国”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让人民更幸福”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本文重点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先让学校幸福起来的观点,系统论述了:为啥要创建幸福学校,理想的幸福学校是啥样,如何创建幸福的学校,从而为办幸福学校和发展幸福学校联盟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罗堂武 《教育》2012,(4):52-52
“幸福教育成就学生幸福人生”,这是广东省惠东明珠双语学校的教育使命。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但是能够做好却不平常。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学生幸福”运转。  相似文献   

9.
论生命视角下的幸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中国德育》2008,(1):17-20
幸福是人生美好的主题,是人之追求的终极目的。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人之幸福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为幸福的实现奠定生命基础。教育应把幸福作为对人生命关怀的终极着眼点。幸福教育要始终立于人的生命基础之上,使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石是教育的终极价值诉求。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幸福既来自主观体验又来自客观实在,既包含快乐又蕴含意义,既是享受的又是发展的,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享受与发展、个人与社会维度上的和谐与统一。幸福的教育也在于让受教育个体在主观感受与客观实践中知觉幸福,在快乐体验与意义实现中悟出幸福,在愉悦享受与人生发展中提升幸福,在个人付出与社会奉献中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11.
罗堂武 《教育》2012,(10):52
"幸福教育成就学生幸福人生",这是广东省惠东明珠双语学校的教育使命。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但是能够做好却不平常。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学生幸福"运转。  相似文献   

12.
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必须不仅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幸福服务,还要为他们当下的人生幸福服务。教育应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教育要关心学生的需要,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天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一种个人体验,是一种能力,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虽然人人对幸福理解不同但都追求幸福,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对其目的虽表述不一,但其为人服务的工具性决定了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必须不仅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幸福服务.还要为他们当下的人生幸福服务.教育应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教育要关心学生的需要,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天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与人生幸福的关系——教育目的论视角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幸福不是教育的目的,因为教育的目的是生产人的素质,生产人的素质是教育活动所刻意追求的;人生幸福也不应是教育的目的,因为以人生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会弱化教育的目的性动力,会使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秩序,甚至会使教育活动无法进行,会潜在地排斥社会的要求,导致价值强加的后果。但教育目的的实现与人生幸福又是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这体现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是幸福这一人生目的的核心性目标,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人生幸福的条件,人生幸福是"检验教育是否获得平衡和调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生幸福不是教育的目的,因为教育的目的是生产人的素质。生产人的素质是教育活动所刻意追求的;人生幸福也不应是教育的目的,因为以人生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会弱化教育的目的性动力,会使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秩序,甚至会使教育活动无法进行,会潜在地排斥社会的要求。导致价值强加的后果。但教育目的的实现与人生幸福又是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这体现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是幸福这一人生目的的核心性目标。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人生幸福的条件。人生幸福是“检验教育是否获得平衡和调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炳华 《江苏教育》2015,(11):19-20,22
现代学校的核心价值与追求,指向的是每一位师生的幸福人生。师生通过教育生活的点滴进步与成功获得幸福体验,享受成长的愉悦和快乐。校长是学校核心价值的缔造者,他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著的智慧管理,构建学校文化,引领师生勇于追求教育幸福。教师是学校核心价值的引领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的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教育的终极追求。职业教育关涉人的幸福在于职业教育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生命体验的完整性和精神的平等性。幸福教育审视下的职业教育,应是树立学生正确幸福观、培养学生善于感知幸福、提升学生幸福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教育的根本旨趣和最高追求。高职教育应克服功利性、工具性的弊端,实施幸福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让教育过程成为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学生体验教育的幸福的过程,提高师生幸福感,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20.
幸福教育:一种人性教育的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生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还原为幸福问题。而今天学校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来追求。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其二,不仅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童年,还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人生。所谓幸福童年,指充满成长气息的校园生活;所谓幸福人生,是为孩子今后人生走向构建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