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将重点关注政治社会在洛克对自然法的解释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国家或政治社会的出现改变了自然法的运作方式。对这个目的而言,我主要关心的问题以及本文大部分篇幅所论述的是干涉(interven—tion)在洛克的论证中所处的位置。本文的论证将批判性地考察,干涉作为“第三方”惩罚违反自然法行为之权利的一种应用,它所发挥的作用和适用的范围。但是在转向那个问题之前,我将在本文的第一部分重述对政治社会之起源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的代表作《政府论》中阐述关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一些主要观念,并且通过与以往自由主义学派(主要是霍布斯和斯宾诺莎)观点对比来揭示洛克政治哲学思想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若干作家处理"古人"和"后人"关系的一般现象,分析出古代文学史中存在着"继往开来"的文学意识,其实质是传统儒家思想对这些作家的一种"无疑"和"不惑"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是小说传统形式的继承者与革新家。就中短篇小说结构艺术这一点,他匠心独运地从线索、时空、思维逻辑(意识)的切入角度,创造出本文所称的“福克纳式小说结构”。  相似文献   

5.
元典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思想,但是在当前情况下,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足够的元典意识和元典素养,大部分学生缺乏理解元典的基础和阅读元典的激情,因此实际推行起来,可能会有困难。但是,元典教学的价值并不能因此被否认,而少数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最近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引经据典,以及张璐的漂亮翻译更是给了我们信心与期待。  相似文献   

6.
西方当代理论界有一种极流行的观念:作家在文学活动中已不起作用,死亡了。罗兰·巴特的“作者死亡论”是这种观念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和解构巴特的《作者之死》中的主要观点集中反驳了这种“作者死亡论”。提出:只要文学存在,作家就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的《国家篇》把正义视为个人生活和国家活动的根本原则。许多西方学者认为,道德和政治是有原则区别的,《国家篇》的主题应是“正当”而不是“正义”,因为“正义”具有更多的政治意义,“正当”则主要是伦理意义。西方学者非常重视对“正当”的研究,而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却几乎是空白。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连一些起码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规范都不遵守的道德现状,我们的理论研究必须有所贡献,这种贡献就是从最基本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规范研究起,而“正当”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个范畴。当前伦理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对全体公民进行关于“正当”的教育,也正是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8.
邢昱 《政治课教学》2014,(12):42-45
当今的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史学作品的教学跟非文学作品的教学没什么区别,教学文学作品没了文学味儿;二是文学作品的教学只是教一篇篇独立的课文,语文课没有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9.
合唱具有参与度高、操作性强、感染力大的特点,在“为工农兵服务”的众多文艺形式中具备独特的优越性。建国初期的北京群众合唱活动牵扯到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1958年至1966年间的《北京晚报》中关于北京群众合唱活动的相关文本的分析,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谁在唱?唱什么?怎么唱?为什么唱?群众合唱活动兼具表演性与参与性,因而既呈现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政治符号,表征当时的宏观政治语境,同时又具备极强的群众动员功能,有效地将数量庞大的社会成员集合在一起,达成特定的意识形态宣传目的,甚至发动与辅助群众运动的开展。但政治性并不能遮蔽群众文化运动的其他特征,本文试图从建国初期的政治意识形态影响、现代化建设和受众本身的参与行为,来全面考察该时期北京居民的群众合唱活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王仲先生把系统论拒于哲学规律或世界根本规律之外的观点提出质疑。论述了任何事物既表现为“多样性的统一”,又表现为“对立面的统一”,对立统一规律与普遍联系规律都是世界的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著名诗人李瑛精心构制的政治抒情长诗<我的中国>出版一年来,佳评如潮,但评者往往都忽略了其艺术上的创新.本文从宏大而严谨的艺术结构、活跃而丰厚的意象化诗歌语言、个体化的抒情方式三个方面论述其艺术构成要素,以及它对后世政治抒情长诗可能产生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有学者指出,德里达晚年翻译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何谓“确当的”翻译》一文便是佐证。然而,德里达并没有将所谓“‘确当的’翻译”视为翻译的标准或本质。围绕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When mercy seasons justiee”(当慈悲调剂着公道)等的翻译,德里达旨在以隐喻的方式阐述翻译中对原文的“忠实”是个陷阱,提出一切可译又不可译的悖论以及翻译即改写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由迈克尔.莱福德于2004年指导拍摄的电影《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同名喜剧的最新电影版本。影片通过添加一些特定场景和删减原著中的台词,将夏洛克塑造成了一个完全无辜的受害者形象。这一处理过分强调夏洛克行为的正当性,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他作为一个复杂的犹太人形象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在《18 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以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为基础 ,以对人的本质和对象性关系的理解为突破口 ,阐述了实践的本质是以人自身为目的的对象性活动的重要思想。这种观点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反映论认为客观环境不依赖于人的感官、知觉而独立存在,人的感觉与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指出,在荀子那里,人的感知和思维能力均是自然的产物,其运作和发展的规律也因循自然,人以外物为共同的基础,经由感觉器官感知呈现、思维器官辨别证明,得以反映外物,因此荀子的认识论是以反映论为基础的。结合《荀子》文本来看,以反映论定位、了解荀子的认识论,虽然能够较为详细的说明荀子之心的认知特性,但似乎还不足以完整概括荀子论知的内容与方法,亦相对忽视了荀子那里认知所欲使性恶之人化性起伪、进于礼义的理论目的。  相似文献   

16.
《政治课教学》2012,(10):49-4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在总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7.
史籍中的"西蕃"除用于指称吐蕃外,更常用于指称西域的突厥语族群和印欧语族群.<元和郡县志·陇右道下·西州>"贞元七年没于西蕃"中的"西蕃"正指的是回鹘.<辞海>"西蕃"词条亦有漏释和误释.  相似文献   

18.
做好"三进"工作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修订版)>教材修订与该门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认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进行这一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是增强教材系统性与针对性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该门课程教学思想性与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