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作为一名教师,大家都清楚地知道:人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如人们所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到完全雷同的一对叶片;人海茫茫,教师找不到个性完全相同的学生,自然也就寻不见对任何学生都适用的教育方法.很多教育失误都是由对学生的偏见引发的,我们所理解的"偏见"就是用旧框框、不客观的眼光来判断人、物或形势.显而易见,教学偏见就是指与教学相关的偏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需求的满足状况,而对学生采取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作为富蕴探究色彩的数学教学,将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数学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才能与时俱进地得到发展,尽快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一、师生课堂提问的意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几十年来 ,其基本模式一直是以“教师讲析为主”。近几年来 ,有些教师开始意识到 ,这种教学模式 ,不可能“灌”出学生的语文能力 ,故而试图增加一些诸如阅读、讨论等训练内容。可惜的是有些教师仅仅满足于此 ,组织阅读讨论时 ,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 ,达不到圆满的教学目的。一方面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受到师生教学理念的限制 ,还有来自教育体制及学校条件的影响 ,有些教师是苦于找不到一种既可以实用于普遍、又行之有效的导学手段 ,影响了语文教学由“教师讲析为主”向“以训练为主”转化的过程 ,尤其…  相似文献   

4.
研究备课是教学永恒的主题。只要有教学 ,备课就不会终止。备课效率的高低与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优劣。俗话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学记》上说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我想教的困惑 ,更多地要从备课中找原因 ,改进备课是改进教学的重要环节。1 要注重长期备课与短期备课相结合长期备课是指教师有计划地围绕教材进行知识积累和加强自身教学素质的修养 (包括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 ;而短期备课则是指熟悉和分析本课教材 ,熟悉学生 ,书写教案 ,准备教具等等。教师一堂课的成功 ,绝不只是昨天或前天的准备 …  相似文献   

5.
强调“创造”教学思想及教学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明确倡导“创造教育教学”并付诸实践者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80年代初创造教学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影响较大的创造教学实验有:上海市和田路小学、北京市香厂路小学等学校进行的“课外活动”式创造教学实验;北京161中学刘文明,天津市上海道小学赵植檀,山东省“双序结合整体教改实验”创造活动课题组张景焕等人进行的“创造课”教学实验;陕西师大张熊飞主持的“诱思探究教学”实验;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中心小学马芯兰的“四性教学法”实验;广州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组织的“综合构建数学教学新体系”实验;天津市教科院科张武升等人主持的“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  相似文献   

6.
研究你自己     
经常听到有教师说,“想写点文章,但一直找不到题目”。有意思!既然“找不到题目”,怎么可能“想写点文章”呢?估计仍然是指标化的写作,为写而写。这样的写作,当然非常困难,也享受不到写作的愉悦。如果真找不到“下手”的地方,那不妨从研究自己开始。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浅显易懂的内容,学生觉得没学头,教师觉得没讲头,于是教与学都漫不经心,一带而过;深奥难懂的内容,学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又冥思苦想找不到办法,教学效果也往往欠佳。然而,一些有  相似文献   

8.
方舟 《今日教育》2022,(Z1):127-129
<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慢慢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学海茫茫,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实施各项班级和课堂管理措施之前,每一个老师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热爱我们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因材施教,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考虑。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创造真善美活人的艺术雕塑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任何一项教学环节都忽视不得。这里我要谈的是:巧用作业批语拉近师生情感。在以往的作业批改中,教师只简单地划上“√”或“×”;有的批示一个“阅”字,表示已经看过;或采用等级制的方法,给答题正确、书写认真的作业批上“优“”良”等批语,这样的批语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起不到师生之间心灵对话的作用,更无法借此拉近师生情感。  相似文献   

10.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人们常说的“高原现象”。处在“高原期”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找不到前进的动力,无法跨上另一级台阶。如何有效突破“高原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参加教科研。  相似文献   

11.
在忙忙碌碌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是不断地找出成绩、总结经验,却没有寻找“遗憾”,进行反思的过程。找不到自己已有的“遗憾”,看不到差距,也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当然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孔夫子“吾日三省吾身”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虽然不是思想家、教育家,也应该静下心来找一找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遗憾”,从已有的“遗憾”中总结得失,吸取经验教训,使自己今后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高原现象”。处于“高原期”的教师,表现为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找不到前进的动力。一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半途而废。“高原现象”已成了许多教师专业发展上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3.
黄文健 《教学随笔》2007,(6):30-30,21
当前作文教学依然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教师苦于难以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找不到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学生抱怨作文是老师制造的“紧箍咒”,一写作文就喊头痛。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处于学生怕写,教师怕批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抓住“生成”需要智慧,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抓住“生成”,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把“教学意外”转变成“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有意识的“生成”,要求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通过“预设”促进“生成”。“预设”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思考、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过滤”、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积淀过程。教师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只有智慧地教学,才能在生成学生智慧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待问”。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质疑提问,培养学生“善问”的习惯。因为“疑”是思之始,是学之端。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问” 该如何做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建活动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致的,都不可忽视,过分强调哪一方的作用都是片面的,都达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只有辩证地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二者最佳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果教师在学校里感到“很苦”、“很累”,体验不到充实感和幸福感,感受不到作为教师的职业尊严,那这所学校肯定是没有前途和竞争力的。只有当教师感到其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付出,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才有可能主动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因此,笔者认为,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应体现“人性化”。我们学校在“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关注教师,发展教师”的思想指导下,坚持做了六方面工作,以真正实现人性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这在新课改走入“深水区”的今天,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要真正将“知”付诸“行”,并非易事。教师常苦于找不到学生“主动”学、“主动”建构的支点而使他们的数学学习陷于“被动”的泥潭,从而影响其思维、情感的充分发展。现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中“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磨课经历为例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一、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同时,更多地引导学生独立地去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使学习成为一种自主愉快,探索创造的过程。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教导学生,不到他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之时,不去启发他,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种“双主模式”所营造的民主氛围,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