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流光溢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全面实施《品德与社会》新课程,与时俱进,讲究方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走进生活,注重儿童的情感体验和发展需求,努力打造《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新天地,从而奏响《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通过这项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品德,让他们能够主动观察生活,明确意识,拥有自行批判、明辨是非和感知善恶的能力。从明确教学目标、精选资源、提升效率、情景营造等方面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小学中,品德与生活教学已成了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近几年,社会生活中各种丑陋现象不断出现,严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使得青少年行为出现偏差,心理问题增多。因此,农村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十分必要。一、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童年是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生命阶段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同自己的小伙伴及成人的交往中,会认识和了解与自己生活经验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养成相应的道  相似文献   

4.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主要有:第一,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就必须学会尊重培养对象,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必须回归儿童生活。首先,品德教育要从生活中来,淡化教育痕迹;其次,品德教育必须到生活中去,重视生活实践。第三,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主要有:第一,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就必须学会尊重培养对象,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必须回归儿童生活。首先,品德教育要从生活中来,淡化教育痕迹;其次,品德教育必须到生活中去,重视生活实践。第三,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浙江教学研究》2007,(5):F0002-F0002
建德市梅城中心小学座落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严州古城,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水。学校历史悠久,建于1907年,原宝贤书院更名为建德县高等小学堂。1914年更改为县立模范高等小学校。1917年新成立省第九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53年更名为梅城镇第一小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背景下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的是完整的人,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素质高尚的人,因此,品德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加大对品德教育的力度,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是: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从静态建构向动态建构转变;从有利于教向有利于学转变;从重理轻情向知情交融转变;从侧重甄别向侧重发展转变。[1]这是我国的品德课程研制的基  相似文献   

9.
走向人文化的教育——新世纪我国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条件下,我国的教育要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做到走进生活———建基教育的基础;关注生命———坚持教育的本真;提升精神———实现教育的追求;重塑信仰———恪守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知道德,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品德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基本理念。构建生活的课堂就是教师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对品德课堂教学的一种探索。生活的课堂,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还学生以儿童”,实现由知识中心向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它看成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做到转变观念,重视德育;使德育工作无处不在;让学生身体力行,亲身体会;家校配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传统德育已暴露出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应源于社会生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应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道德教育只有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生命力。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for attending to preservice teachers’ beliefs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moral work of teaching within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examines what it would look like to do so. The case for attending to candidate beliefs is grounded in a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to teacher education and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role of beliefs in teacher learning and change.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how attending to preservice teacher beliefs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for the task of preparing candidates for the moral work of teaching, and presen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can guide that task and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designed to support it.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经实行了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初中的思想品德也相应的进行了全面的新教材启用模式,从总体上来说,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新课程的理念以及方向是一致的,并且正被不断地推进。可是因为没有十分到位的对新课程理念进行理解以及领会,同时,有一些教师还缺乏必要的经验以及能力,所以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低效化以及形式化等一些不良现象,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所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所以,促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所提升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以及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使我们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就成了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并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培养跨世纪人才对体育的要求,结合高校体育的现状,提出审美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7.
江冰 《三明学院学报》2001,18(1):123-126
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传统教育体制和人才的培养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高校德育应以更新德育观念,完善德育内容、机制和方法来适应挑战.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领悟到,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绝不能够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大道理,而应该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寻找德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握时机,使数学课堂教学中时刻闪现着德育的熠熠火花,照亮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但学到数学知识,而且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如何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也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难题。本文在简要阐述德育、高校德育的基础上,依照当今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分析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迅速推展,教学回归生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教学论研究者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与反思教学回归生活的话语,探究教学回归生活与学生发展的论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