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门这边(86)     
玉向立:象棋让我的生命充满活力(2) 四、从下棋到教棋——角色的转换 父亲在多年象棋培训活动中,思想得到了升华.他认为许多象棋高手的成功不完全是因为天资聪颖,而是象棋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才成为超出了常人的“智者”.于是,父亲在家里创办了儿童智力开发班.他的不懈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多位学生成为象棋大师,成为全国和省市冠军.他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得到了县领导的重视,《邯郸晚报》、《河北日报》均做过报道,其它省市的新闻单位也闻讯而来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2.
象棋这个东西也许就是一种缘分.是的,一种缘分.——题记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象棋的时候,才五岁.那时候,父亲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不让我出去乱闯祸,于是就在2元超市买了一副象棋.五岁的我第一次见到象棋,就被这个智力游戏给迷住了.我记得当时学习象棋走法其实用了三天就学会了,而那个蹩马腿的走法就花了我两天.  相似文献   

3.
许银川在《父亲,送我上路》一文中写道:父亲自小酷爱象棋,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从懂事开始就学会了下象棋。由于父亲的倾囊而授,我的棋艺突飞猛进。记得夺了冠军回来后,直把父亲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任凭泪水顺着他那饱经风霜的脸庞往下流。  相似文献   

4.
李春光 《武当》2009,(7):39-41
我叫李春光,男,1956年8月出生,祖籍河北省保定地区雄县北沙口乡中龙堂村。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北公安警校,现任邯郸新华印刷厂武装部部长,兼保卫科科长及安全生产总督察。父亲李茂是一名老八路,1958年从石家庄省军区调到邯郸军分区工作。母亲是一名邮电工人。我1961年从老家来到邯郸,1968年全国军队大调防,我随父母一起调往山西省,先到临汾,后到运城,最后到太原。  相似文献   

5.
春天的四月,京津一带充满了一片生机。透过车窗向外一望,到处是绿色的世界,我的心早已飞往南开——久已慕名的象棋中心。还在大学念书期间,我就时刻向往象棋中心。这次去邯郸采访全国象棋大赛,顺路到天津,走访了南开大学象棋中心。参观了中心的一些设施,采访了中心主任、象棋大师黄少龙讲师。真是受益非浅。使人感到象棋这一古老的艺术之花,现在又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集邮九问     
耿守忠 《集邮博览》2010,(10):10-12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我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集邮,当时我父亲在河北邯郸陶瓷厂工作,长期驻外,经常给家里写信,信封上贴有好看的邮票。我把这些邮票收集起来,由此便爱上了集邮。这时我就读在邯郸市第二中学,我的同学屠幼生,他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给他收集了不少邮票。我们经常互相观赏和交换邮票,更增加了集邮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一)今年51岁的我,约7岁时在家中看哥哥跟同村姓李的小名叫"玉苍"的人学象棋时,旁观看会的。父亲是木匠,当卖家具时把放在里面没拿出来的象棋"带"走后,因家贫,到我18岁搬家至沧州市郊,没再买象棋。我只在上初一时,在学校跟同学下过一次!象棋是"杂牌军":棋子有大有小,好"几辈儿"拼凑的。我15岁上初二时,哥哥中专毕业分配到距沧州市12华里的沧县捷地镇的化肥厂工作。  相似文献   

8.
杨爽 《体育博览》2008,(1):73-73
她并非科班出身,却被称为从农家大院里走出来的女子象棋大师。赵冠芳能冠盖群芳,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今年23岁的赵冠芳.出身于河北邯郸,10岁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迷上了车马炮这些棋子.开始学棋。由于她家在农村,少年时代的赵冠芳只能作为业余棋手,在河北邢台跟随一些业余高手习棋和下棋。那时,赵冠芳从未参加过全国少年赛.直到1999年.15岁的赵冠芳才有机会参加在云南宜良举行的全国农民运动会。当她夺得女子象棋冠军时.才被云南队教练陈信安慧眼识中.破格召入云南队.从此赵冠芳开始走上了充满阳光的专业棋手道路。  相似文献   

9.
父亲     
象棋这玩意儿,我在上小学前就接触到了。一天晚上,母亲让我去叫父亲回家,当我来到父亲单位(严格讲只能算作坊,做饼的),看到父亲正和一位老叔在面板前下象棋,旁边还围着  相似文献   

10.
最早带我进入象棋王国的是我的父亲宋宝石,他在市锅炉厂工作,虽然只是个业余棋手,但对象棋的迷恋却是如痴如醉。他常常抱着襁褓中的我与人酣战,以致于我的尿顺着他的腿流到棋盘上,才慌忙起身。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五六岁时就能与大人平下了。1980年市业余体校棋队招生,当时我只有九岁,便毫不费力地击败了所有报名的伙伴,被崔庆祥教练相中。白天,崔教练与我对弈,晚上,父亲带着我背棋谱,研究棋局,做笔记。在本溪体校学棋的这段时间里,李君和陈绍明老师也给予我莫大的帮助。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1984年,我终于走向了…  相似文献   

11.
我祖籍广东番 禺,1938年生于广 州,那年正是日本侵 华,广州沦陷。家里 姊弟五人,我排行老 三,全家就靠父母做 一点陶瓷、小百货之 类的小生意维持生 活。七八岁时受广州 市象棋环境的影响, 父亲教我们兄弟三 个下象棋,可能因为 我对象棋有特别的 感情,我的棋要比哥 哥弟弟好一点。大约 在我十一二岁的时 候,全国解放,广州 城里设立了许多文 化站,我就常到文化站看大人们下棋,这一段时间我的棋力长进很快。因姐姐在岭南文化宫(后改为文化公园)工作,我常去玩,记得1951年在文化宫举行的岭南物资交流大会期间举办象棋擂…  相似文献   

12.
父亲34岁那年,我出生在塞北草原的一个小镇里,由于我是家中惟一的男孩儿,所以自打记事的时候,就是父亲肩上膝头的宠儿。父亲惟一的爱好就是下象棋,他经常领着我们姐弟几人做象棋游戏,将帅最大,兵卒最小,一人分得数枚棋子,可成车马炮清一色、一条龙,也可成对或者单出,最后谁的棋子多,谁就是赢家。那时我总爱偷偷地在棋子的背后做上各种标记,以便在抓牌的时候能挑到大牌,父亲好像从未发现。渐渐地我熟悉了32枚棋子,也学会了下象棋。童年的时候,我除了下象棋,没有别的玩具,与父亲下棋,总是我输的时候多,偶尔父亲也会假意不觉,让我打个闷宫。现…  相似文献   

13.
游侠     
游侠是我相交二十多年的棋友,因为他为了下棋在我们乡四处游走,居无定所,所以当年我送他的这个外号,得到了棋友的一致认可.久而久之,他的大名刘彦锁已经很少有人叫. 游侠今年有四十七八岁,身高一米七,体重八十五公斤,头发黑亮,红光满面,看上去与江苏象棋特级大师"笑面佛"徐天红有几分神似.论棋力,他在我们乡是前十名水平,可算是乡级大师吧! 据说,游侠小时候非常聪明,上学成绩也非常好,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前三名.上初三时,游侠迷上了象棋,为了找人切磋棋艺经常旷课,为此,他父亲打坏了三根枣木棍.可这并没有使他对象棋的兴趣减少一分,反而使他彻底不上学、不回家,开始四处游艺,父亲没有了办法,只好听之任之.  相似文献   

14.
【称雄邯郸】据说,古时邯郸人走起路来特别好看,使得外地人纷纷效仿,因此有“邯郸学步”之说。如今的邯郸人,象棋下得好,棋风颇盛,人才辈出,这对生长在邯郸的李来群来说,学棋可就方便得多了。他是怎样爱上象棋的呢?邻居于大爷最清楚。于大爷退休后没事干,下象棋成了他的精神寄托,那时来群10岁,每天放学回家,总会看见于大爷在兴致勃勃地与人下棋。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遗憾     
父亲酷爱象棋,每天除了在卧室里品茶、吸烟、看电视外,就是去找那些和他一样退休在家的老同事下棋了。父亲从来不和我下棋,也许是性情耿直的我经常惹他生气的缘故吧。他也从来不和我哥哥下棋,这就有点让我匪  相似文献   

16.
人生如棋     
父亲喜欢下象棋。记得那是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放暑假回家,父亲教我下棋。 我们俩摆好棋,父亲让我先走三步,可不到三分钟,我的兵将便损失大半,只剩下一车两兵,我不肯罢休,却又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父  相似文献   

17.
家有棋人     
出于对象棋的喜爱,一直想写一篇下棋的文章,因为琐事,迟迟没有动笔。今年春节后得闲,父亲邀战,触动了我拾笔的心绪。  相似文献   

18.
“武灵胜概说丛台,长啸临风载酒来”,全国象棋锦标赛(团体)参赛各队,一到邯郸即能看到市内悬挂的——“丛台酒杯”1990年全国象棋锦标赛(团体)6月6日到21日在我市举行及欢迎  相似文献   

19.
我本不会下棋,小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副象棋,大大的子儿,圆鼓鼓的肚子,一副厚实憨厚沉稳的样子,心生几分喜爱。父亲只会叫我把字朝下底朝上整齐地码好,翻开来碰,好像论大小。如此下棋,不如说是游戏。父亲不会下,我也就未曾学会,这好像是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第十八袋烟:棋校来,康大哥,坐,经常读你的文章,但我觉得你不把这个棋校写进去,这文章就多少有点缺憾了。我是棋校学生曾帅鸣的父亲,我叫曾光,现在锦州电力学校任团委书记。我也会玩象棋,但玩得不好,因为我以前对象棋根本不感兴趣。我认为和钢琴、书法、美术等才艺项目相比,象棋就是引车卖水之流在街头打发时间的玩艺,难登大雅之堂。虽然我儿子喜欢下棋,可我从不支持他,硬逼他去学弹琴、画画,尽管他现在琴弹得没有调,画画得没有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