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西方在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不同,在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上也是各有千秋。对比东西方教育的差异,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本国的教育,更充分地了解本国教育的特点。同时,对比东西方教育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认识教育规律,从而明确本国教育的缺点与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育儿方式存在巨大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育儿方式的比较,探讨了这些差异存在的根源,即中西方在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家庭观念上的不同。通过比较和探讨不同育儿方式的优劣,我们能融贯中西,从中取长补短,培养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3.
表演者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把音符或文字符号等转化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作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由于中、西方音乐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同和差异,所以在二度创作中也会有所不同,文章将通过两个方面予以论述:记谱法和传承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音乐在二度创作中产生很大的差异;中、西方音乐的审美习惯和思维模式不同也导致了它们在二度创作中的不同。认识到中、西方音乐在二次创作中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和运用已知的音乐知识,为促进我国音乐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戴春花 《考试周刊》2008,(52):131-133
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哲学角度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根源,然后论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1问题提出的背景在数学教育国际比较中,进行东西方的比较是热点之一,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东西方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然而由于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在借鉴程度上大打折扣.如果我们把目光收回,环顾一下我们的周边国家和一些地区,即通常所说的东亚地区,由于同处于一个儒家文化圈,相比而言,更有借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吴凡十 《考试周刊》2013,(75):13-14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本文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结构的差异、烹饪的差异等方面入手,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明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消除界限,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7.
漫画之页     
尚建国 《英语辅导》2000,(10):25-25
问路及应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重要交际项目之一。由于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我们学习用英语问路掌握一些固定的常用句型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还要遵循西方人的一些风俗习惯,否则就会事与愿违。下面笔者就谈谈怎样问路与应答以及其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所谓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们长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方交流越来越密切,人们也更感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面对着与全世界的沟通我们需要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做深入的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并非空洞的词汇,它的形成与中西方文化形成时期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而且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互动。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进行中西交流,合理处理中西交流中的各种问题,也有利于更好更顺利地发展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睿 《文教资料》2010,(24):86-88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各有特色,其差异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曲线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直线的。形成这些差异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经济制度为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这些差异及产生原因对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扩充和发展国家文化的影响力的重要选择,但是,出自西方政坛学者的这一概念与我们的"国家文化"之间是否存在需要辨别的差异,我们今天急于完善国家文化的努力是否存在若干需要反思甚至警惕的内容,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迫切目标究竟是什么,这都需要我们更冷静地思考。今天,我们更需要关注"软实力"讨论中被忽略的一系列"硬道理"。  相似文献   

11.
和谐美是中西方美术创作中共同追求的艺术境界。但是,中西方对和谐的理解和追求存在种种差异。在中国,艺术家强调内涵神韵的和谐,西方艺术家则更偏重形式的和谐,尤其是符合几何定理的形式和谐。中国人侧重于内心、意识层面上的美的追求;西方更注重客观的数理之美,如比例的匀称、色彩的搭配。  相似文献   

12.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由于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在内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直接采用西方文化中“dragon”一词来表达我们中国文化中的“龙”会在西方人中产生误解。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首先比较了这两个概念的在内涵上的差异.然后分析了很多学者和网友提出的用“loong”这一词来表达中国文化中的“龙”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最后指出该词要真正成为“龙”的英文对等词不仅需要学者和网友的呼吁.更需要我们的相关政府机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孙乐 《华章》2010,(28)
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但它们的许多基本观点同样可以在中国古代哲学、传统译论、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理论中找到.因此,重要的是找出中西方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的本质差异.在关注西方理论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我们自己传统文化中同样宝贵的东西.此外,中西方语言、文字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则是我们学习、引进上述西方理论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丽晓 《英语广场》2017,(4):141-141
比较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可以丰富我们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西方的教育就如"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从多角度、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问题。对比中外教师的英语课堂,笔者发现中外教师在课堂中都能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但也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比如中国的课堂教育存在形式主义,忽略学生的独立性等倾向;西方的课堂则存在着过分关注个体,以至于课堂效率不高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合作原则的应用在中西方的语言交际中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将以合作原则为基本视角,分析中西方言语对话对该原则的应用差异,使中国学生在口语学习中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区别与应用,从而更地道地使用英语,并尽可能地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6.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误解甚至冲突,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由于美国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代表,笔者就把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论述中西文化之间的主要差异。了解中关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各国的往来。  相似文献   

17.
向琼 《培训与研究》2009,26(11):10-12
苔丝与翠翠同是名家笔下的两个悲剧人物。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东西方传统文化、人文环境不同以及他们的创作理念、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笔下所描绘的这两位女性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当我们从社会因素、性格因素等方面探讨悲剧的原因时,透过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能更深刻地领略作者对人类文明演进中传统美德、美好人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苔丝与翠翠同是名家笔下的两个悲剧人物。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东西方传统文化、人文环境不同以及他们的创作理念、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笔下所描绘的这两位女性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当我们从社会因素、性格因素等方面探讨悲剧的原因时,透过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能更深刻地领略作者对人类文明演进中传统美德、美好人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法律化中人格观念,在关于人的本质、人性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直接决定了中西方法律传统的不同。这些差异,是由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化类型及其思维方式和社会特点所决定。中国的法治建设,不仅仅在于制度层面。更应深入反思中国传统化。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社交礼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中西方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往往发生误会和冲突,而文化差异是其根本原因。文章认为,为了更好的增进中西方的交流和交往,我们应该多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社会交往中尊重对方的文化与社交礼仪,避免误会和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