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谢军 《教育评论》2014,(7):117-119
中国古代画论是传统文化中关于绘画的最直接的文字记载,它以丰富的内容,为研究中国画的一些本质问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画的观念以及画论文化提供了依据,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水以形媚道"作为抽象目的而指导中国园林建设,其现实目的便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格调无拘无束、自然天成正在于求"逸"。从而可知古画论对于认识和研究《园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六法与山水画论如同《园冶》造园之"腹稿"时刻影响和导引着中国园林建造的思维模式。我们从中国古画论的角度对《园冶》这部造园奇书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传统思想内涵上的溯源,也为解读《园冶》提供的一种思路和方法,资以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西诗画论之文化基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比较了中西诗画论的异同,认为中国诗画论的主导倾向是诗画同源论,西方诗画论的主导倾向是诗画异质论;本从中西哲学观念和思维方法、中西各自的诗画传统、中西诗画论产生的化背景等三个方面,说明了其成因;总结了中西诗画论各自的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4.
论传统工笔画的 "写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元文人写意画勃兴前,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态.受传统美学、绘画理论的影响,传统工笔画也具有写意性的特征.本文试图从画论的先导、书法诗意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入手,分析和探讨传统工笔绘画"写意性"的特征,从而对中国绘画传统作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古代画论史料为依据,从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发展个性三个方面来论述古人重视个性塑造,目的在于借古开今,当今专业美术教育重视个性的塑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高雷 《英语辅导》2008,(1):99-102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整体效果,长于概括,表述高度凝练、寓意朦胧,不讲求微观关照和定量分析。这恰和中国传统画论中的"气韵生动"、"谨毛失貌"、"雪里芭蕉"等创作原理十分相似。本文通过画论与译论的对比研究,从一个侧面来解读中国传统译论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绘画的发展,中国画论也在不断发展,无数画家的创作实践,丰富了传统画论的内容。南北朝南齐谢赫受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置阵布势”的影响,在他的著作《古画品录》序内提出“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建立了画论基础,不仅作为评画标准,同时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与工业文明的进步,为人们带来物质的丰裕,也为城市建设规避了诸多设计缺憾。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过度追求理性思维,会造成民族文化维度思考的缺失,出现物质现代性与精神现代性的失衡,从而引发城市特色危机。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出发,对当代城市人居环境进行现代性反思,由艺术认知视角从情感补偿、理想价值、体验诉求三方面分析中国画论的现代价值;就格物致知、迁想妙得、明体达用三方面阐释中国画论艺术探索对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彭哲 《教师》2010,(21):125-126
六朝时期的画论是中国画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后世画论都是以六朝时期的画论为基础,研究中国画论和中国画必须以六朝时期的画论作为基础,尤其是宋朝以后发展起来的文人画更是以六朝画论为依托,继承并发展了六朝画论的重要精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虽出现一些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画论的论述与专著。但笔者认为,这些所取得的成就与古人遗留下的画论相比。不足为道。我们还远远没有体认到古人那诗言画语之后隐藏的万象文心;也缺乏以独特视角审视画学史的文章和著述。在此笔者特意引发再阐释这种现象。对中国画论作一番新的研讨。  相似文献   

11.
彭哲 《教师》2010,(18)
六朝时期的画论是中国画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后世画论都是以六朝时期的画论为基础,研究中国画论和中国画必须以六朝时期的画论作为基础,尤其是宋朝以后发展起来的文人画更是以六朝画论为依托,继承并发展了六朝画论的重要精髓.  相似文献   

12.
苏轼是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特殊人物,苏轼画论中的“形神论“和“诗画一律说“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他的画论也为我国绘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山水画论蕴含着深厚的生命意味:首先是艺术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并注入自己的情感,再通过移情的手法,使山水画形成自然人文化;其次是艺术家在与自然融合、与绘画共赏的品味中使精神得到升华,形成精神超越化;再次是艺术家通过绘画的鉴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让生活、生命更具有审美性,形成生命审美化。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中国传统山水画论的这种审美精神和生命美学的内涵,以此来反思现代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傅雷在翻译文学领域内著述颇丰,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构建了独特的译论体系,这与他在艺术领域内的精深造诣密不可分。本文以傅雷的绘画理论为着眼点,从创作者的个人素养、神似说以及均衡观念三个层面探讨其画论与译论的相通之处,分析其画论对译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章骞 《文教资料》2012,(4):84-85,89
如何看待临摹与写生,始终是学习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中国画如何延续,如何创造,如何保持自己的语言形式特点等根本性问题。本文通过对画论和具体作品的分析,阐述中国现代山水画临摹与写生的关系:通过对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临摹如何指导写生、临摹在写生中的体现,以及对中国画的意义等方面加以论述,阐释要把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地进行学习。临摹与写生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传承延续,创造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以黄宾虹为例说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只有这样中国画才能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然而,当今已有许多教育家和改革家要求抛弃传统,直接写生,这个观点是非常片面的,也失去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对写生、创作,以至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山水画发展的同时,画论也相应地触及到山水画的特殊艺术境界问题。中国古代山水画从宗炳、王微开始,就已注重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追求,虽然当时并未从理论高度明确提出创造意境,但他们的画论和创作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17.
苏轼致力于对绘画本体进行认知,从“理”出发,提出了“随物赋形”、形神统一及诗画结合的人画论,确立了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其画论承前启后,丰富了中国画论的丰富库。  相似文献   

18.
《过云庐画论》为范玑画论代表作。论理不论体,理明而体从之;先整笔工细,次纵笔写意;画以养性,非以求名利等为范玑画论的核心,这些构成了范玑的画本论、画笔论和审美创作、鉴赏论三大部分。其中,对虚实、临摹与模仿、文画关系等都提出了个人新见,这些都丰富了古代画论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语录式的中国画论进行研究是一次艺术理论上的系统工程。它总结了中国画论中的创作论是从尚形逐渐过渡到尚意,美感先于美感的表现而存在,强调创作主体在审美中的主导作用等艺术精神。此外,本文还充分肯定了中国画论中的创作论关于神和形、客体和主体、画品和人品的艺术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恽寿平是清代早期的著名画家,他兼擅长山水与花卉,是清初画坛"六大家"之一。恽寿平的画论在如何继承绘画传统与创新方面颇有新意,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山水画与花卉画自成一格,艺术成就很高。他的"没骨花卉"画为清代以及近代的花卉画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他也因此成为"常州画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