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偷拍偷录是指未经他人知晓或同意,对他人的活动进行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的采访行为,其法律实质是采访权的重要内容。采访权是保障新闻真实与新闻自由、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揭露违法违纪现象,鼓励舆论监督、维护公共利益并实现社会公正的迫切需要,肯定作为采访权重要内容的偷拍偷录的合法性十分必要。我国现行法律尚未对采访权以及偷拍偷录作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应当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尽快完善新闻立法,使偷拍偷录合法化。  相似文献   

2.
采访权和沉默权长期处于一种内在对抗的状态,两者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在现实新闻实践中存在权重失衡、权责模糊、角色错位等现象.解决采访权和沉默权的冲突,应加强法律规范,明晰二者的权利义务,促进二者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记者享有采访权,但记者采访权的法律性质并不明确,因而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关系也就不可能明确,进而成为记者采访遇阻、遭诉或采访权滥用等现象发生的重要根源。我国应当将记者采访权界定为记者专属享有的职业身份权,其属于私法上的权利,性质为相对权、请求权,其实现和保护遵循“人格权先于身份权”的私法秩序。抽象权利(新闻自由)的私法化保护应当成为我国立法的宏观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闻的广泛传播为实现公民的知情权,保障公共权利的正当行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看到由于法律认识的不足,新闻作者和新闻媒体在行使新闻报道权的过程中存在重新闻轻事实,重报道轻权益的情况。由此对新闻侵权进行法律上的进一步思考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即从法律的角度考虑和分析新闻侵权这一社会现象,进而尝试作出一些对新闻侵权基础理论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由于我国民法对隐私权的规定不尽完善,新闻法亦未出台。随着我国公民对隐私权认识的提高,新闻报道中公民隐私权与新闻采访权、报道权之间的矛盾日渐显露。为此,本结合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现状及新闻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正确处理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司法案件审判报道中出现的新闻媒体与法院审判工作冲突的情况,究其实质是记者采访权与独立审判权之间的冲突。分析司法案件审判中记者采访权的内容和界限以及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如何保障记者采访权的问题,提出了司法案件审判中做好新闻采访报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访权的开放性与沉默权的保守性,导致采访权和沉默权处于一种内在对抗的状态,两者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在现实新闻实践中存在权重失衡、权责模糊、角色错位等现象。解决二者的冲突和矛盾,应以公共利益为理论基础,同时参照法益衡量等相关理论,最大限度地消解采访权和沉默权的权利冲突。  相似文献   

8.
行政主体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法律应该怎样约束公共权力的行使则仍有不少有待探索的问题。其中包括 :应建立行政时效制度 ,对行政主体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进行时间上的约束 ,既保证国家权力的及时行使 ,又充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执法中经常会产生执法与“情理”相冲突的情况 ,如何分析认定冲突的原因、如何解决冲突等  相似文献   

9.
采访权来源于言论自由,是知情权的具体化。在计划经济时代,记者的采访权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权力,一种与行政级别相当的特权。而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记者和传媒的“权力”背景已经弱化,记者是众多社会职业中的一种职业,采访权已不再是一种特权,而成为所有公民皆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一种延伸。记者在享有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这一点新闻工作者必须在观念上予以转变。  相似文献   

10.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篇章的最终落脚点,是培育“知行合一”法治素养的关键。开展“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专题教学研究,对明确法律权利和义务地位、养成学生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模式、应对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等方面都具有其必要性。应把握法律权利与义务内容和行使两条主线,围绕讲清两个概念、理解两个关系、形成两个意识进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注重教材内容科学转化和实践性教学探索,积极回应学生现实问题关切,切实推动专题教学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徘徊于权利与权力之间——采访权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权是记者在从事采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但学界对采访权的研究却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主要梳理了近年来学界对于采访权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将学界对于采访权的研究归纳为如下方面:采访权的含义与性质、采访权的限制与救济、对采访权基于规范主义的探讨。这种梳理将为采访权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闻传播全球化的趋势,学习借鉴美国行使新闻舆论监督的保障机制,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闻舆论监督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闻理论的支撑作用、媒体与政府的互动关系、有效的法律保障作用、专业精神成为价值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是新闻机构的重要职责 ,如果取得比较真实的新闻素材 ,就需要采取偷拍偷录这种比较隐蔽的方式。虽然在偷拍偷录的过程中 ,会发生人格权与采访权的冲突 ,但是为了取得真实可靠的新闻 ,这种方式是必要的、可行的 ,同时要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新闻与法律的结合点上 ,从法学的视角对隐性采访的合法性根据、法律属性及法律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隐性采访的合法性根据 ,分析了隐性采访的法律属性 ,并从主体、客体、内容三方面分析了其法律关系的结构 ,提出了如何正确行使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权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权是个人或新闻传媒通过大众传播机构,结合新近发生的事实,就人们普遍关注和现实存在的问题依法发表评论的权利。新闻评论权的行使是公众对国家权力实行舆论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是新闻评论权的宪政基础,但是还需要具体的法律——《新闻法》的立法来确认与保障这项权利。  相似文献   

16.
不安抗辩权是新合同法中规定的先履行债务方为化解后履行债务方不履行合同的风险而进行自我救济的一种制度。本论述了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举证责任和能知义务,以及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访权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拥有的最重要的权利.规制和保护采访权,首要的问题在于探析和阐释采访权的基本法理.比较采访权法性质的不同见解表明了采访权作为一种复合性公共权利的权利本质.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通过行使采访权进行信息传递、舆论监督,在促进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但在现实采访中,记者采访权甚至人身权利屡遭侵害,舆论监督举步维艰。2010年至2012年3年间发生了81起记者采访受阻事件,分析表明,发生在南方的频率很高,涉及学校和医院方面的事件较为显著,与土地使用和拆迁相关的事件呈增多趋势。记者采访频频受阻,制度上缺乏有效的权利保障是根本性原因,相关人员的媒介素养较低,新闻记者采访时暴露的不专业行为都为记者正常采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代表公众行使监督的权利,正是体现在当社会上出现公众关心的事件时,记者应及时出现在新闻现场.这是新闻监督的需要,更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本文就新闻记者如何开辟新闻监督新鲜视野进行了研究,以提升媒体舆论的监督职能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可以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而不用诉诸法律。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司法救济权,是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为实现某种诉求利益,而依法进行一定的作为和不作为的资格。司法实践中的“私了”,正是公民为实现某种诉讼利益而作为或不作为的体现。但是,权利是与义务相对应的,行使权利必须以履行法定义务为前提,否则权利就会被限制。“私了”是法律赋予公民权利,但是“私了”必须在法律划定的领域才能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