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增进盲校视障学生对普校学生课余生活的了解,指导视障学生拓展知识与经验,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特开展此项活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校视障学生课余生活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在学校开设相关指导课程,增加相关设备设施,同时呼吁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以改善视障学生课余生活的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课余生活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调查显示,目前韩师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课余生活的安排,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应从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注重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着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城市中小学生现阶段课余生活情况,反思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课余生活现状,指导学生健康、科学地安排课余生活,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一、调查的内容、对象和方法调查内容:课余时间安排,课余活动项目,课余时间人际交往等。调查对象:重庆城区十所学校高中二年级、初中二年  相似文献   

4.
课余体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体育不仅在青少年学生克服现代生活方式弊端,形成良好的文明生活方式中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形成终身健康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文化是最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质的文化内容。对于高职生来说,调查他们课余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并给出一定对策,帮助他们合理构筑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课余文化体系,形成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促进他们自我成长的合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课余生活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总体上是比较"丰富"的,种类繁多的内容占据了孩子课余时间的大部分。这些课余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笔者通过对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从学校、家庭、学生、社会等多层面出发,因时制宜,让课余时间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7.
体育对职业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学校应把体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开发相应体育课程,使体育融入职教实践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意识,把握合理的生活、学习节奏,引导学生调节身心、提高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4,(9):F0002-F0002
<正>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市特色文化学校;昆山市文明单位、昆山市阳光特色学校等荣誉。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会合作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校成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强调的综合化和应用化的人才培养,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知识的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本文从现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出发,探析对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合理引导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出改进民办高校课余生活引导方式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知识性、娱乐性和实践性活动。课外活动在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近年来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屡见不鲜.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出于安全考虑,许多中小学校都缩减了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校外活动更是避之惟恐不及。中小学开展课外活动面临着所未有的困境.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彰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身体、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小学生兴趣爱好、信念理想、创造力、意志、毅力等心理素质。我们城厢一小以擂台赛为载体,尊重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彰显个性,展示风采,使拥有不同天资和强项的学生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对课余体育的认识出发,结合民办高校课余体育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民办高校体育应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广大学生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课余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养成自觉锻炼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都能起到积极作用。高职生是国家未来栋梁之才,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能否具有全面的“健康观”和健康体魄,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来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以应付现代社会生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河北省丰宁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研发现,由于贫困地区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补贴费用处于低标准的水平,农村教师编制紧张,不能设置专门的生活教师,公用经费没有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做出专门的安排,使得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活动很贫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需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强学生课余活动资源建设;设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编制,保障对学生课余活动的管理;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待遇,增强教师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积极性;建立面向学生课后管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学生课余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减负”之后,学校及社会该如何引导孩子拥有健康的课余生活方式?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在课余时间里自觉学习,把多出来的课余时间变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有利条件?各级政府如何综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整顿力度?社会各界如何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为中小学生提供健康的娱乐和活动场所?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们在课余和闲暇时间有地方可去?学校如何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填补学生课外求知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目前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减负之后如何填补孩子课余求知空间,怎样使课内学习在课外活动中拓展延伸,课外活动对一人的成长将意味着什么?如何提高课外活动质量效益,使课外活动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活动课题]快乐的双休日[活动目标]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双休日活动 ,合理安排双休日的时间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设计意图]在现代学校教育中 ,对学生休闲生活的辅导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1995年随着新工时制的出台 ,双休日孕育而生。2000年伊始 ,教育部又提出了减负工作意见。学生每周的玩乐休闲时间充裕了 ,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 ,一方面由于家长的观念还未完全转变 ,整天让孩子陷在作业堆里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 ,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无所事事 ,无聊之至 ,…  相似文献   

17.
校园风采秀     
徐百灵 《课外生活》2011,(3S):49-49
<正>为了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全椒县逸夫小学定期开展读书活动、阳光体育活动、主题班会、师生书法作品展等多种课外生活。学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人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中国人掀起了一股体育锻炼的热潮.无论是健身房、公园里,还是操场上,处处呈现出热闹非凡的锻炼景象,国人的身体素质有了迅速的提高,然而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并不容乐观.我们对我校1202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面临体能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学生增多等重要健康问题.同时,对目前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和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为此我们想借此机会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等相关部门,共同关注中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为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共同努力,为了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和将来走向社会,坚持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优化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至关重要。通过全方位、多功能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是我校的特色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达到培养学生健康思想的目的 ,通过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20.
学生取得的成绩及其多少,出现的问题及其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课余时间决定的,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对课余时间的管理。一要学校和家庭为学生课余活动营造轻松、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二要家校联手协作,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正确引导,适时指导,合理规划,有效监控;三是学校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满足爱好,发展特长搭建平台;四是学校要将各种资源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课余时间开展有益的活动提供便利;五是教师和家长要与学生共同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