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健康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CHARLS 2011-2012年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传统子女照顾和提供经济支持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步向配偶照顾、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模式转变;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国家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甚至超过了家庭经济状况和子女经济支持的影响.未来为了实现健康老龄化,笔者建议我国在构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采取居家养老补贴制度,鼓励家庭养老;第二,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点的建设,拓宽融资渠道,以财政资金为杠杆吸引社会投资;第三,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2.
在探讨智慧养老内涵及其创新实践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智慧养老的实践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而从党和政府主导、科技创新支撑、社会参与、商业模式和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提出老龄化背景下智慧养老创新与实践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情况:老龄化速度快,老龄人口多,以及未富先老等,这将导致很多问题和矛盾,劳动力资源越来越不充分,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为继;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机构养老既不能满足需求,又不能适应我国的文化特点。那么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体的多元化养老方式将是比较适合国情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自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以来,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期,老年人口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态势。随着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模式的变迁,养老的模式和方法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我国在"未富先老"的状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现实背景,充分发挥社区居家养老的作用,整合各级政府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组织资源,这对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公共管理和社会政策的角度,结合苏州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取得的成效、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经验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积极老龄化将健康、参与和保障纳入到政策框架中,其强调了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利。而文化养老作为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政策实践,在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积极老龄化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养老基本状况及其限制性因素,提出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对策,助力城市社区文化养老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7.
8.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与农民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农村老年人。为此,探寻了一种新型的适合现代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通过对推进农村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在政策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支持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进。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42):190-191
社区养老作为我国养老体系的依托,是目前比较符合国情和实际的一种养老模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需要从供需矛盾、资金保障、管理制度、服务水平四个方面着手,同时对社区养老和医养结合的模式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论述了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指出了趋于居家养老的现实需求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开展艺术类高职生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梳理和分析,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措施,以期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分析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可见目前还存在法律和政策不健全、专业化程度低以及总量投入不足等问题。国外社会养老服务有多种先进模式,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框架、建立多级别的养老护理服务并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12.
从1999年开始,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在2025年人口结构将呈现"倒三角"状态.这种"未富先老"的状态使得社会的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工程应发挥其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并通过社会工程的创新来推动社会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孝文化源远流长,它曾经在历史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养老保障功能。在我国目前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背景下,孝文化观念的功能不可避免地被弱化,并对家庭养老方式形成巨大冲击。解决老龄化带来的严重养老压力,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观念,这有助于积极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也有助于促进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口流动的加快,农村老龄化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和紧迫。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生活照料优势丧失、家庭互助功能不堪重负、精神慰藉缺乏等。与此同时,现阶段社会养老由于受精神慰藉缺乏、养老待遇低和思想观念还未转换等问题的制约,并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养老的现实需求。因此,需要创新农村养老制度,积极发挥合力,大力发展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养老首当其冲。传统的养老模式主要体现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但这两种养老方式都各随着现代家庭的变化和现代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的改变而显示出不足。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其理论依据来源于“社区照顾”理论;社区居家养老的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老年养老的方方面面;其价值与优势也极为明显,如它可以解决老年人晚年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减轻子女的心理和劳动负担,同时还能缓解社会养老的压力和政府的负担等;当然在城市实行社区居家养老还必须解决好政府角色定位、财政的投入、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基本上是二十世纪出现的一种现象。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经历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到本世纪初期,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总人口的17.2%。其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快、程度深、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妇女老龄问题突出的特征。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日本社会所负担不起的一种"奢侈",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引起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变化,对日本老人赡养的主要支柱之一的家庭养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着国民对老龄问题的重新认识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对中西养老模式的对比研究,旨在使中国在借鉴西方居家养老模式的时候,能以"文化自觉"为导向,以"和而不同"为原则,在"未富先老"的状况下探索一条能充分发挥"孝"文化优势的、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之路。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转型阶段,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等问题日趋严重,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衰弱,养老机构发展受限,因此养老问题变得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虽然尚处于发展阶段,但其优势已日益明显。通过对国内主要养老模式的分析比较以及合肥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践研究,发现该模式存在不足,应在多层面进行完善,为合肥在"未富先老"的这一形势下更好解决养老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已日益弱化,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了严峻考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老龄福利事业的新途径、新办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应逐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是一种反哺式的模式,即父母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子女成年后要赡养年老的父母。这种养老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相互依托、相互给予的一代代交替基础上的代际交换模式。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的代际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代际之间在文化、经济、思想观念、生活方武等发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即使在两代的家庭中,两代人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代际的变化使传统的反嘀武养老模式受到冲击,传统的哺育和反哺育的行为模式难以传承,再一味强调传统家庭养老已无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困境,因此,迫切需要思考代际关系冲突变化后新型家庭养老模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