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化学课本进行甲烷制备实验,存在着这样一些客观问题:如产生的甲烷气体量很少,点不着或火苗很小,课堂演示效果不理想,加热反应不久,装反应物的试管往往出现炸裂现象;有时即使试管没有炸裂,但反应之后很难清洗干净,不能作其它实验用。由于这些原因,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用醋酸钾制取甲烷河北省抚宁县教研室(066300)段顺昌在现行化学课本中,制取甲烷的实验一般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在耐热试管中加热.这个实验需要精细的脱水,强热和耐热器皿,而且在加热时形成甲烷也较慢.如果强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丙酮等.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甲烷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和加热的方法制取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①甲烷制取量很少,气流不稳定;②试管易破裂;③反应完毕试管难清洗等等。 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发现只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使该实验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关于实验室制取甲烷的方法有多种,一般文献中有下列介绍: 一、醋酸钠和碱石灰法: 1、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醋酸钠和三药匙研细的碱石灰,在纸上充分混和,迅速装进试管加热。[1](装置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同) 2、强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和物可制得甲烷。每次演示实验用3克无水醋酸  相似文献   

5.
1实验室用醋酸钠晶体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分析:因为醋酸钠晶体中含有结晶水,水的存在使甲烷难于生成。试管容易破裂,而且伴随有副反应。产物中有一定量的丙酮,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偏差大。原因是加热温度过高,醋酸钠分子发生双分子分解,生成丙酮。为除去反应中的副产物丙酮,可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水洗瓶,然后再点火燃烧。为了提高甲烷的产率,可按无水醋酸钠,干燥的碱石灰,氢氧化钠质量比为5:3:2的比例混和,药品应疏松地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加热试管时应由管口向后逐渐移动,并缓缓地加热。2乙醇与浓硫酸混和…  相似文献   

6.
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的基本操作在做好化学实验和学好化学知识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加热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基本操作之一,因此,笔者特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操作进行了初步总结,供广大同仁及同学们参考。一、直接加热法化学实验中直接给液体加热可以用试管、烧杯、烧瓶和蒸发皿;给固体加热可以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和坩埚。加热时应注意:如果被加热的容器外壁有水,必须在加热前擦拭干净,以免容器受热时炸裂。另外,加热的时候,不要使容器的底部跟灯  相似文献   

7.
我对不使用催化剂和分别使用几种不同催化剂做制取甲烷的实验作了比较。在实验中,每次取2克无水醋酸钠和4克烘干的碱石灰,连同催化剂混和均匀,放入硬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果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二化学教材里介绍制取甲烷的方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按1:3的体积混合后加热;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重量比为:2.5:1.5;还有一个杂志上介绍的配方是:氧化钙、氢氧化钠、无水醋酸钠和干燥的细砂按等量混和加热制甲烷。以上配方我  相似文献   

9.
1.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该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以防由于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2.给盛固体药品的试管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反应生成的水或原来药品中含有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倒流到试管的底部至使试管炸裂.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做《氨的制取与性质》一实验中,大试管炸裂很多。据实验老师统计,我们6个班每班12个组做该实验共用27根大试管,炸裂14根,50%还多! 针对这个问题,我作了如下推测: ①试管预热时间短,局部受热温度过高,实验中试管炸裂; ②药品堆积在试管底,未均匀铺开,受热不均匀,实验中破裂; ③实验完毕,在将试管下取过程中,试管翻转或管口高于管底,管口的水倒流至试管底,试  相似文献   

11.
甲烷的制取与燃烧实验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烷的制取与燃烧实验是现行高级中学及中师化学教材中两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但由于两实验的演示难度较大、效果欠佳,一直是诸多中等化学教学杂志讨论的热点.笔者也曾多次按照教科书所指出的实验方法进行课堂演示,但均未收到满意的实验结果.归纳起来,两实验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作为反应器的大试管,因和碱石灰直接接触,受热时易炸裂,使实验失败.2.甲烷的产气量不足,产气速率慢,不能满足课堂演示的需要.3.点燃生成的甲烷气体时,火焰的颜色并非淡蓝色.4.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所罩的烧杯,因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的方法来制取甲烷,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编排的一个实验。按课本的配比进行实验时,因反应速度慢,甲烷产率低,试管易破损而影响实验效果,所以探讨实验室制取甲烷的最佳配比,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实验教学研究课题。本文运用双指标的正交试验设计,探讨用无水醋酸钠和自制碱石灰反应制取甲烷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3.
1 高二教材中甲烷的制取实验 用结晶醋酸钠或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氢氧化钠的混和物,加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上述药品的混和物均能生成甲烷。 只用醋酸钠、氢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锰混和加热,而不用碱石灰同样可以生成甲烷。 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省事又省时,也节省药品,而又能得到予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实验室制取氨气实验是一个重要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人教版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中提供的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及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时,虽然可制得氨气,但由于玻璃试管中装有消石灰粉与氯化铵的混合物,加热试管时消石灰容易与试管内玻璃发生反应,造成试管炸裂。  相似文献   

15.
有机化学教学中,关于甲烷气体的实验室制备,习惯上沿用以无水醋酸钠和苏打石灰为原料混和加热这一传统方法。但是,往往由于操作技术上的原因,实验结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制取甲烷时都是将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以1:3相互混合,用酒精灯加热制得。按照这种方法制取甲烷时总会遇到两个难题:一是甲烷产率低,完不成有关实验;二是生成物中含有大量水蒸汽,点燃时很易熄灭。为了降低反应中的水分,许多资料主张,先将碱石灰、无水醋酸钠加热焙干。这固然可以减少试剂中所含水分,但操作麻烦颇费时间,如能采取以下措施,实验效果就  相似文献   

17.
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氮气和甲烷气体的装置,属同一类型,都是用固体和固体通过加热制取气体的。固体反应通过干燥和研细之后放在大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管口向下稍微倾斜。在化学实验中,这个实验并不难做,但大试管往往烧破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课常上虽然再三给学生讲要爱惜药品,爱护仪器。但一节课下来,各组实验总是大多数试管都被烧破。我们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探讨,现叙述如下与同行们共商。 第一种,凡属玻璃仪器加热时炸裂,原因多为受热不均匀。若在大试管加热的部位外均匀地缠上一层细金属丝,因金属导热性能一般都很好。然后再用酒精灯使之稍微均匀受热后,便固定加热。效果很好,长时间加热,试管也不破裂。实际操作时可用一根铜丝(直径约0.5—0.8mm)绕在大试管上,不用任何工具,简单易行。绕一次的铜丝保存下来,可供长期使用。废导线中的铜丝即可利用。按上述操作,在做制取氧气和制取氧气的演试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几乎不再烧破试管,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实验教学中 ,玻璃仪器被打碎、炸裂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不仅使本来就严重短缺的实验仪器更显紧张 ,也给学校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经过几年的实验探索 ,我发现在使用玻璃仪器进行实验教学时 ,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a .操作不规范。在实验活动中 ,有许多玻璃仪器的使用都需要正确、规范地进行操作。如 ,给试管加热 ,必须先让它均匀受热 ,才不至于因为试管各部分受热不均、膨胀不同而造成炸裂 ;给烧杯、烧瓶加热 ,必须隔着石棉网 ,否则也会因受热不均而炸裂。但是 ,有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使用试管、烧杯或烧瓶等玻璃仪器时 ,没有交待…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中教材中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来制取甲烷。我们让学生按教材规定的物料比进行实验 ,出现了反应速率慢、产率低、试管易破裂等现象。那么如何既能提高产率 ,又能防止试管的破裂 ,这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为了综合“CH4的产率”和“试管破损情况”两个因素来评价实验结果的优劣 ,我们提出了“正交试验设计法”。首先教师向同学讲授正交试验设计法。在此基础上 ,我们进行了甲烷制取实验的最佳条件的选择1 实验指标的确定与学生讨论明确 ,应选定“CH4的产率”和“试管破裂情况”为指标 ,采用综合分析法来评价实验结果的优劣。(1 )…  相似文献   

20.
1.在实验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若试管口向上倾斜,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①H2和CuO反应生成的水及药品里的湿存水受热气化后,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到试管的加热部位,而使试管炸裂。②H2比空气轻,一方面不易把试管里的空气排尽,加热时可能引起爆炸;另一方面氢气上浮而外逸,减少氢气与氧化铜的接触,既使需要的氢气量增加,也使反应需要更长时间。2.在这个实验中,导管为什么要贴在试管的内上壁并伸到试管的底部,即药品的上方?原因是:①保证排尽试管内的空气,以免爆炸;②使HZ和Cuo充分接触,反应充分。3.该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