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湖南独特的风情物性和人文精神,造就了湖南文学鲜明的地域色彩。展示民生的人生轨迹、演绎民情的变幻风云、叹咏民俗的眷情恋歌、泼染民品的水墨丹青,是新时期湖南文学最显著的地域特色。湖南文学地域特色形成的原因,一是湘楚文化内蕴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精神动力,二是近现代形成的经世致用、指划天下的湘学士风,三是湖南独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血脉的濡养,四是屈原楚辞所开启的激越奔放、浪漫热情的文学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
湘楚文化是湖南人民精神财富的宝库。它具有深邃修远的历史渊源,丰 赡厚实的精神内涵和广阔恒久的流播影响等特点。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湘楚文化”,不应当因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不在湖南,或仅仅囿于湖南的地称谓而一味地提倡“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湖南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一种很有底蕴的文化现象,将湖南女性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女性文化建设对接起来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认为,湖南女性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要注重创新、强化本土意识、凸显女性文化特色和体现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电脑网络与21世纪的湖南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荣21世纪湖南文学,重现文坛湘军辉煌,发展网络文学是一个良好契机,面向电脑网络寻找湖南文学新的生长点,一是要构建高科技 文学生态理念,二是要树立网络化的文学通变观,三是要实施湖南文学的网络发展战略,如建立文学网站和作家网页,壮大网络文学创作队伍,加大政策扶持等。  相似文献   

5.
周立波是来自湖南的一位伟大的人民作家,他以赤诚之心对待文艺,真心实意地深入体验生活.他追求民族形式与个人风格的完美结合,铸就了不朽的文学精神;他着意培养文学新人,促进茶子花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对湖南文学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将永远激励人们去繁荣发展人民文学.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是由多民族、多区域文化汇聚而成的一体多元的大文化。黄河流域的周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是构成华夏文化的两大源头。楚文化曾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其精神内核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湘楚文化是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曾经深刻影响2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要培育和构建新时代民族精神.就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倡符合民情、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成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楚文化的创新精神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简要论述了楚人在哲学、法律、学等方面的创新精神,并分析 楚化具有如此强的创新精神的原因,以期能够对当今的创新产生启发、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建国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都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基本纲领,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十六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文化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指导方针、基本纲领、科学内涵、目标任务等,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框架。发展和繁荣中国先进文化,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民族特色与面向世界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人文历史环境、感情濡染、意识积淀和社会习俗的影响,20世纪前期湖南翻泽文学具有浓郁的湖湘文化区域性特色。以周立波、萧三和朱湘、钱歌川作为两组个案分折,详尽地论述了20世纪前期湖南翻泽文学与湖湘文化的关系,并对有着相同译风的翻译家群体作一些理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10.
湖南城市文学与"三化"进程相随,从民生着手关注底层生存、从官场着眼寻找制度缺陷、从文化高度创造雅致人生,既是湖南城市文学的多样主题,也是湖南城市化所面临的课题。面对不甚发达的城市文学现状,城乡融合基础上的文化深思是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湖南禅宗作为中国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湖南禅宗与湖南古代文学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出现了“文人禅学化”和“僧人文学化”的文化现象.其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思想倾向、话语立场、体验方式、题材范围、美学风格相融.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与职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进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古代文学教学与文化传承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觉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并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对畲族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畲族文化在继承和发展中存在的汉化、流失以及重视不够等问题,指出继承和弘扬畲族文化,必须在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点上做文章,只有创新机制、创新方法,方能使民族文化之树永葆常青.  相似文献   

14.
文学创作的“品牌性”与生俱来。在经过了从“作者、作品、读者”到“创作主体、文本、接受主体”再到“生产者、产品、消费者”这样一个在当下可以发生种种价值流动与固化的关系中,品牌、品牌化之于“文学创作、文化作品、文化产品”就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价值构建。文化市场识别、精神审美价值增减“器”、创作个体或群体差异化审美形成战略、文化产品经济利益诉求工具、创作主体“群体性”共振效应、主体价值延伸与边际效益、创作后发展驱动力等等,能够形成一个关于文学创作品牌的有着相对独立无形资产的“价值认知体”。尽管在文学创作的完形过程中,必然要审视、追踪其品牌价值实现的实际结果及其所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文学创作品牌构建的价值作用,在文学的当下生存与未来发展上将会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和愈来愈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文学教育强调文学的人文性,文学创作却总想否认文学的人文性,造成这种认识分歧的原因是:文学教育是权威性、非功利性的,文学创作是个性自由化的、功利性的。其实,它们之间不应对立。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都是以语言为手段,都要对社会负责,文学教育为文学创作培养作者,文学创作为文学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文学创作可以反思文学教育,但不能背叛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客家人在定居台湾的数百年间,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十分鲜明,有对原乡文化的传承,也有相对于原乡文化的变迁。在这一系列的客家文化传承与变迁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客家人常年的迁移生活、定居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与生活在其周围的其他族群的互动,是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精神之一,它对儿童文学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应保持孩子式的游戏性心理,少一些道学气的说教,而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具体的心理依据有文化原型的积淀、童年经验、创作思维等。在大力张扬游戏精神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纯粹“快乐主义”的倾向,同时要特别注意游戏精神和教育主义的关系.应打破那种认为二者绝对对抗的认识,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方面来手求二者的协调发展,推动儿童文学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并获得广阔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的文学格局中 ,校园是与社会和网络并驾齐驱的三大文学阵营之一。校园文学 ,永远是大学文化中最生动的一道风景。校园文学的兴盛 ,作为目前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动向 ,正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关校园文学的界定、作用、特征、创作动机等 ,是理论界急待正视的一个课题 ,故在此做一个尝试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文学创作的审美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心理在文学创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文学作品是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载道的结果,是对人的生活、人的现实活动的审美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