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实践》2006,(9):I0001-I0001
在防御和抗击今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的战斗中,我省广大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奋不顾身,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奔赴抗台救灾第一线,用手中的笔、话筒和  相似文献   

2.
2002年1月1日,江苏城市频道推出了一档名为《南京零距离》的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栏目坚持“民生新闻”的理念,用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之后《南京零距离》迅速走红,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电视节目民生新闻的新浪潮,也使“新闻零距离”的内涵被延伸扩展,成了许多报纸进行新闻报道时所追求的目标。他们力求新闻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给受众“零距离”的新闻体验。  相似文献   

3.
1958年1月,我以人生最好的年华来到了《黑龙江日报》。来此之前我已有12年公安工作的经历,所以一到报社就被分配到政教部,承担政法、军事、外事和临时大事报道的采访任务。我从事上述报道的时间近8年,一直持续到“文革”开始。  相似文献   

4.
何建平 《传媒》2002,(9):29-30
温州都市报创办于2001年7月,前身是温州侨乡报和温州时报,合并以后归属于温州日报管理,是全国惟一一张地市级的都市报。创刊一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  相似文献   

5.
王士彬 《军事记者》2007,(10):18-18
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回到北京后,社领导和同事与我初次见面,几乎都是问我"脸咋晒得那么黑?"我听后颇感欣慰,因为脸黑是千万里追随参演部队跨国输送及"野营村"驻训留下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还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火还不够近"。这是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在科技飞速发展、资讯十分发达、媒体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军事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当重温这一名言,把追求"零距离"当成摄影工作者的职业信条。在这里,"零距离"并不是单指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而是一种与读者情感上贴近或者亲近的人文距离。军事新闻摄影除了金戈铁马、大气磅礴的阳刚美之外,也应当更多地关注普通官兵的工作生活和情感世界,用镜头叙说他们的喜怒哀乐,用镜头表现军营的五彩缤纷,最终拉近与读者  相似文献   

7.
韩泽 《视听界》2002,(3):19-19
一在地方台新闻节目中,省市政经新闻是重头。这类新闻的报道,因为与会议、公报、长篇总结有不解之缘,深深陷入一种套路。20多年来,新闻改革取得许多进步,唯独这一类改进不多,因而它们虽然重要,却不讨喜。加上现在的新闻节目大多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读到“零距离”这个不严谨的词语。据互联网不完全资料显示.“零距零”一词最早出现于海尔集团“零距离模式”服务理念;2001年10月,李响的《零点距离——李响与米卢的心灵对话》一书让“零距离”一词开始流行起来。2002年元旦《南京零距离》开播,“零距离”更加火爆。时至今日,百度搜索“零距离”的条目竟达847万个。  相似文献   

9.
胡俊峰 《视听纵横》2006,(5):118-119
8月9日星期三下午,接到抗台报道任务的时候我还在外地出差,等我马不停蹄地赶到台里后,就迅速准备好要携带的摄像器材等设备,然后随便扒了口同事为我准备好的盒饭,等我们一行三人从台里出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我们披星戴月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极有可能遭台风“桑美”正面登陆的苍南县,这也是这次八路抗台小组中最远的一路。在路上不断有后方传来的消息说,台风“桑美”正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向温州苍南一带迅速推进,台风强度已逐渐增强到17级,这是建国50年来登陆祖国大陆最强的台风,我不知道17级台风是个什么概念,但却有一种初生牛犊不…  相似文献   

10.
潘焱 《新闻世界》2008,(9):13-14
当体操女团决战结束后,记者十分激动而兴奋。而更令人兴奋的是在国家体育馆混合采访区里采访安徽小丫邓琳琳,时隔24年她为安徽又一次争得奥运会金牌。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抛描仪品种繁多,从类型上分应该有大型滚筒扫描仪、小型桌面滚筒扫描仪、底片专用扫描仪、平板式扫描仪和双平台扫描仪等;从档次上分又应该有家用、办公用、商用得图片设计专用的区别。在这里我们就把扫描仪按性能、功能和价格分成两种:即专业扫描仪和普通民用扫描仪。而且就目前情况来说,市场上最多的也就是这两种扫描仪。  相似文献   

12.
13.
14.
近两年来,各省级台地面频道和城市台为争夺本地观众,上演了一场新闻大战,构成我国电视转型期新闻栏目一道独特的风景,大饱了百姓的眼福。这些栏目取材相近,手法相似,而且都打出了“民生新闻”的旗号。一时间,民生新闻似乎成了一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救“视”良方。金华电视台2005年1月节目全新改版,也重点打造了一档时长三十分钟的《百姓零距离》新闻栏目,节目一开播,即以全新的面貌赢得了观众的眼球;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栏目开播第二周就达到了最高12.38的收视率,到第二个月最高冲到了16个点,如今十个多月过去了,  相似文献   

15.
成就报道要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刻而富有哲理。但同样也要以小见大,贴近受众。那么,如何让“高高在上”的成就报道与老百姓的距离拉近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6.
阴玉钦 《新闻爱好者》2010,(10):126-126
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报纸媒体如何既坚持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指导性,又具有贴近性、可读性,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引人爱看,在新闻宣传中真正做到“三贴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让高深的科技理论、科技成果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在报刊,让读者“零距离”的接触,这是每一个编辑、记者都会遇到的较棘手的问题。笔者从多年的科技新闻采编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传播科技新闻的方法。 一、图片法。一张好的图片、漫画或插画,不仅吸引读者去注意报纸上的材料,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且它形象化的传播功能,也是文字所不能代替的。特别是有些复杂的科技理论及  相似文献   

18.
"零距离"新闻理念滥觞于电视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2002年1月该栏目甫一推出就因其良好的收视及经营业绩而广受推崇,业内人士爱屋及乌,"零距离"新闻理念也得到了追捧.8年后,虽然民生新闻在一些地方收视滑坡、疲态渐显,但是以"零距离"为标榜的电视栏目依然不胜枚举,新闻采编真的能够"零距离"吗?  相似文献   

19.
“零距离”新闻理念滥觞于电视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2002年1月该栏目甫一推出就因其良好的收视及经营业绩而广受推崇,业内人士爱屋及乌,“零距离”新闻理念也得到了追捧。8年后,虽然民生新闻在一些地方收视滑坡、疲态渐显,但是以“零距离”为标榜的电视栏目依然不胜枚举,新闻采编真的能够“零距离”吗?  相似文献   

20.
“零距离”的电视新闻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新闻资讯类栏目 ,自 2 0 0 2年 1月 1日开播以来 ,不断引发着江苏乃至全国电视观众与业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它的出现 ,不仅盘活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 ,而且拉动了江苏电视的整体局面 ,甚至与其他同类电视新闻节目一道 ,改变了江苏电视观众的晚间收视习惯 :最受瞩目的节目 ,由电视剧、娱乐节目变为了电视新闻。《南京零距离》不仅“练内功” ,从节目内容、构成方式、传播方式、内部运行管理上处处创新 ,而且也“练外功” ,即真正将电视的媒体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具广泛意义的社会资源优势 ,面向百姓 ,面向大众 ,进行全方位的电视服务 ,被大家誉为自己的“百姓电视”。《南京零距离》在社会大平台上探索电视新闻改革 ,为“全球化”背景下本土电视新闻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此 ,本刊专门为《南京零距离》开设“个案研究” ,约请相关专业人士发表各自的高见 ,意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对由《南京零距离》引发的关于中国电视新闻的诸多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为正在探索着的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贡献一个有价值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