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文学批评有广义、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文学批评 ,涉及到各种文学现象 ,包括文学理论 ,文学思潮 ,文学运动 ,文学风格流派等等 ,而文学理论中 ,又包括有文学创作论 ,文体流变论 ,作家作品论等等。近几年来 ,文论家们大多用文学理论一词取代了广义的文学批评 ,涵盖了广义文学批评的所有内容。狭义的文学批评 ,只是作家作品论 ,也即指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分析、评价。本书名为中国古代狭义文学批评论稿 ,其内容即是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对中国古代作家作品进行的研究、分析、评价 ,即狭义文学批评。书中所言批评 ,意即若此。文学批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厚今薄古”和“厚古薄今”这是社会主义和資本主义二条道路斗爭在史学上的反映。近年来“厚古薄今”的傾向,給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很大的危害性,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个傾向的作怪,給学生带来很大的毒害。例如个別学生唸了唐詩、宋詞贊叹其写作技巧成就,甚至认为今天也写不出那样好作品,看了各朝的山水和人物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从约170万年前起,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共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中央电大中国通史课主讲教师、北京大学历史系张传玺教授在今年七月一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山东烟台“全国电大中国通史课师资培训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学术基础。它是北师大建校以来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已有百年发展历史。陈垣、侯外庐、白寿彝、赵光贤、何兹全等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北师大历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史”在历史学专业中属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是我校重点建设课程之一。近年来,站在教学第一线讲授“中国古代史”的老师们,为配合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学术性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研究能力为重点,严肃认真,努力实践,对教学理念的转换,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等作了大胆的探索,成效显。这组笔谈,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以及教材建设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史”的老师们对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谈的虽然只是“中国古代史”,但一些基本原则,对其他课程的教改,也不无参考价值。[编按]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中国古代史教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忠 《历史教学问题》2009,(6):108-109,51
2009年3月28—29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发起和组织的“海峡两岸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学者分别来自内地14所高校和台湾4所高校.都是所在高校的中国古代史教学负责人或教学骨干。为了切实提高中国古代史教学水平.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教授们相聚一堂,共谋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在"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手段和方式改革的需求;易于开拓学生视野,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易于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不少同学在解答中国古代史“原因”题时感到十分茫然,不知如何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把古代史知识消化、整理成知识体系。其实,中国古代史知识看似复杂,实则简明,它主要由三大块组成: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者当然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有着密切联系。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和文化;而文化又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同时它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因此,我们在回答这类“原因”题时,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多角度全面分析,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方面。在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夏、商、周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其最主要依据是①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夏朝青铜器②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③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青铜农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指春秋时期一项水利工程兴建所产生的效果。这一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六辅渠D.白渠3.以下事件,与井田制的瓦解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西周的衰微及…  相似文献   

11.
传说在古代,舜死了以后,他的两个妃子就跑到湘水上去灌水,抒发内心的悲哀。泪洒青竹,印上斑斑的痕迹,从此人们把这种竹子叫做湘妃竹,也叫做斑竹。这就是今日各BBS上斑竹这个称号的来历。  相似文献   

12.
13.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博士点设立于2006年,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3A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为胡沧泽教授。目前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五代宋元史、明清史。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我们以"以中国古代史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为题申报了校级教改项目并获批。本项目是以"中国古代史"课程为核心,包括"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史文献研读"、"文化人类学"共计四门课程在内的课程群建设,目的在于提高课程的综合化水平,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思维层次。本项目达到了预期目的,特别是文化人类学课程对于澄清学生对史前社会的一些错误认识、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将远古神话与殷周史官和文犊纳入史学的“童年说”,“草创说”,“萌芽说”,作者认为,商周及其以前的神话传说和文字资料只能说是先人无意识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史料;殷周以前的史官也不可佩上史学工作者的标签,其所录的“官文书”也不能拔高到史著的地位,只是到了西周晚期至迟在公元前841年,周室及各国史官已开始有意识地记录时事,编排国史。他们从最初那种单纯的宗教神官和“掌官书以赞治”的宝座上渐渐地转轨到后世意义的史官位置上,开始将眼光投向历史,为史而作书,中国古代的史学当于此时萌芽,公元前841年的共和纪年,当是史学孕足而娩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在現在大跃进时代,为了使普通中学的历史教学能够更好的为生产服务、为政治服务,許多学校对中国古代中世紀史提出了許多改革的意見,領导上也提出了大胆进行砍、换、补的号召,并提出了厚今薄古的原則,对原有教材的改革基本上已做到人人动手,校校改編,这真是个可喜的現象。在砍、补、换的过程中已出現了一些不完全相同的意見;有的主張中国古代中世紀史只要讲农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以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人们反思、评析史学家们的史学活动、史学成果为研究对象;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清朝中叶,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活动经历了两千五六百年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前后衔接、上下贯通的七个阶段,以揭示其发生、发展、兴盛、拓展和高峰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史学批评家,撰写了大量的史学批评著作,创造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和观念,为形成中国史学传统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爬梳并分析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发展中提出的重要问题,阐发它在沟通史学与社会的联系、史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史学理论的积累、生成和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史学批评史上有关的概念、观念作出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可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扎实的文献根据和深刻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科自身的逻辑规律和学生思维规律之间的协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教学手段的协调运用以及师生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9.
1985年6月应杨公骥先生之邀,我到长春为他的研究生上课。一次在和他的晤谈中,我特别提起了他五十年代初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版发表的一篇关于西汉巾舞《公莫舞》的考释论文。该文将《宋史·乐志》中长期未能被学者解读的《公莫巾舞歌行》作了精确的句逗和考释,发千载未发之覆,极为治古代文史的学界同人所称赏,堪称多年来研究汉乐府罕见的力作。我之所以提出此文,是因为在当时有一家出版社,约我写一本中国古代音乐的知识性小书。这类性质的书不但要写得通俗、有趣,而且必须以翔实的古乐考证为基础,才能深入浅出,为读者接受并令人益智。这类知识性的小书专家是不肯写的,因为费力不讨好。但我常回忆起少年时期,颇得益于开明书店出版的丰子恺先生作的《音乐的故事》,深  相似文献   

20.
1填空 12)商代的青铜制作技术很高,铜锡合金比例基本符合科学要求,著名的_鼎重875公斤。 13)商王盘庚把都城从奄迁到,史称 l)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_。 2)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_._人。距今约有年,他们使用的石器属,他们大约已知道用 3)北京猿人亦称为_人,距今约有七十万至年了。 4)距今约有_年的山项洞人,可能已发明了人工的技术。 5)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公社的第_个阶段,也是阶段。当时世系按系计算.财产由_系继承。实行同族共财制,即原始共产主义。 6)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是由氏族公社向_过渡的时期,开始解体。 7)我国古代传说尧、、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