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现在看到的欧姆定律是个多么简单的公式.可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却花费了10年的心血. 在欧姆的时代,当时的实验条件很差.没有现在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在研究中,欧姆看到高度差在水流形成的过程中的作用,从中受到启发.猜测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并且设计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测.最初.欧姆试图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测定电流,但没有成功.经历了多次失败.欧姆才自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电流扭秤(不是我们现在通用的电流表).他最初使用的电源,电压很不稳定,使实验工作遇到很大困难.经过5年努力,他才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再经过长期细致的研究.终于取得了成功. 为了纪念欧姆,人们把他的名字作为电阻的单位.并把他发现的定律叫做欧姆定律.[编按]  相似文献   

2.
王海马 《物理教师》2004,25(7):1-33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失败会时有发生,有的是效果不显著,有的是误差太大,有的甚至是没有结果.其实,这些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及时吸取自己或他人的教训,演示效果就会越做越好.下面笔者把听课的实际案例归纳起来,作为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实验分析;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实验是通过控制和干预实验现象而进行的探索活动。控制本身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现象产生的各种因素,从而以控制或干预某一需要研究的因素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生物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控制的严密程度。控制是生物学实验的灵魂,没有控制就没有实质意义上的生物实验。笔通过实例来阐述控制原理在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的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单艳辉 《中学理科》2007,(10):65-65
高中《物理》课本(必修)第三册,第41页图21—1的光电效应演示实验,学校实验室一般没有弧光灯,用普通的紫外线灯照射进行实验,不是很难成功就是效果很差.笔者做了一个很小的改进,使用普通的紫外线灯照射,可使演示实验能够成功地进行,且效果特别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不少学生对生物学实验只重结果,不重结果分析;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失败原因进行阐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图省事、对实验的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外,与学生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分不开的。通过实验分析,一方面找出并排除影响实验的因素,使实验重做时能获得成功——“平行可重复”原则;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甚至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和新发现,这在生物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相似文献   

7.
失败     
赵妮  赵苗 《山东教育》2005,(10):14-15
《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三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大致讲一位教育家在中国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的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教育家赞扬了小姑娘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8.
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一些新建议: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变没有演示实验为有演示实验;变不易成功的演示实验为易成功的演示实验.使得实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9.
周保红 《甘肃教育》2001,(11):28-28
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科学实验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因此,在实验课教学中,要注意科学性,操作要规范,不能弄虚作假,要重视对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教育。如一位教师上《大气压力实验》时,他用一只玻璃杯集满水,将一块硬纸板浸湿后盖住杯口,再用手按住硬纸板把杯子倒过来,不料松开手时,纸板掉了下来,实验没有成功。这是由于杯中还有空气,这时教师就不能过早地给出“大气具有压力”这样的结论,而应及时检查仪器及操作过程等,重新实验,直到实验成功。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当手松开后纸板不再掉下来,表明大气对纸板有向上的压…  相似文献   

10.
实验操作能力是由在大脑指挥下的一系列外部动作构成的,是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典型示范和自己的反复练习而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能力。笔者通过多年考查发现,初中女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普遍较低,且男女学生之间的差距较明显。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1.女学生的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难以体验成功的快乐;2.女学生普遍胆小,过于谨慎,只是被动地做助手或看别的同学做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女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与热>这一节中关于焦耳定律实验,如果烧瓶的气密性没控制好,实验不易成功.即使实验成功了,但加热时间长,影响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该实验的改进装置,也存在实验器材较零散,携带不方便,教室后排学生不易看清实验现象,加之没有交代电源种类,实验时间不好控制,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方面的教育等问题.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装置再次作了一些改进,克服上述弊端,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与热》这一节中关于焦耳定律实验,如果烧瓶的气密性没控制好,实验不易成功。即使实验成功了,但加热时间长,影响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该实验的改进装置,也存在实验器材较零散。携带不方便,教室后排学生不易看清实验现象,加之没有交代电源种类,实验时间不好控制,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方面的教育等问题。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装置再次作了一些改进,克服上述弊端,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生锈的铁丝     
辛甲明 《现代教学》2011,(12):41-41
这是一堂九年级的化学课,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在讲解的时候,在氧气中燃烧铁丝是必做的实验。但这个实验要想成功,必须符合很多条件:铁丝的粗细、铁丝是否生锈、氧气的纯度等。由于上一节课做这个演示实验非常成功,所以本节课再次做这个实验时,我有些放松警惕,没有仔细检查实验器材,直接开始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然而,意外出现了,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火星四射的场面,看着学生们迷茫的眼神,我也感到十分沮丧。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做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有时会遇到实验不成功的情况.它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干扰了学生对实验本质的认识,并会挫伤学生科学探究的好奇心和热情.下面以举例形式列举一些不成功的实验现象,分析其中的因素,并指出正确的思路和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许多考生认为,实验操作考试就是考实验,只要实验做好就行了,没有必要认真的看试卷.其实,这个观点完全是错误的,试卷上标有“说明、实验器材、实验要求”.相当多的考生就是因为没有分析试卷,而漏掉了试卷上要求的一些重要环节,导致丢失了大部分分数.下面以“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电容器的电容》一节是《电场》这一章的重点与难点.其难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点(电容概念难理解);二是实验(没有现成的教学仪器,并且静电实验难确保成功).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突破以下几个难点:  相似文献   

17.
吴海莉 《中学生物学》2005,21(12):36-37
"淀粉和葡萄糖通过透析袋的差异"演示实验在实际教学中的开出率很低,仅仅是教师口述实验现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二:其一,实验中需要透析袋,而透析袋一般药店里没有,苦于找不到实验材料而使活动无法开展,而且用线绳也不易把袋口扎紧,实验很不容易成功;其二,用尿糖试纸检验葡萄糖,尿糖试纸用法虽简单,但学校也没有,必须购买,且在讲台上演示,学生不能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本着既经济又直观的原则,也为了使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更好地接轨,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8.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四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里,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有的  相似文献   

19.
读书要缘分     
其实万事都是要缘分的。譬如我们遇到一个陌生人,第一感就有“顺眼”、“不顺眼”之分。但原先一丁点儿恩怨也没有。佛家讲就是“阿赖耶识”在起作用。譬如踏破铁鞋无觅处,费尽千辛万苦找不到。突然一个极偶然的机会。碰到了,或是找到了——得来全不费功夫。譬如一项化学实验,绞尽脑汁就是不能成功,偶然发现一种催化剂,它就……譬如……我说的读书只是譬如之一。  相似文献   

20.
高考命题中尤其注重实验设计和实验能力的考查,在实验复习中,要特别注重实验原理的复习和实验方法的指导,高中物理的重头戏在“电学实验”,物理实验的难点,学生感到难以驾驭的探究性实验都落在这里,把握了电学实验,就可以说抓住了关键,也就成功了一半,以下对高考部分电学实验题作一些简要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考查中的“形散而神不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