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义 《收藏》2012,(9):20-27
苏州历来人文荟萃,宋元以降,文人名士多视之为“城市山林”,明清两代,其作为文人书画创作中心,更是驰誉海内。“吴门画派”“吴门书派”名扬天下,画家仅以数量论,即逾八百。苏州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得其地利,日积月累,遂有百川汇海之势,现存书画一类总数达6000件之多,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同类博物馆前列。  相似文献   

2.
界定了体育文物收藏的基本内涵与主要门类,从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市场发展及活动开展等4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体育文物收藏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体育文物收藏发展中存在的认识偏差、研究匮乏及市场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文物收藏环境、发展文物收藏市场以及强化文物收藏研究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符浩 《收藏》2010,(5):158-159
笔者2007年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逛古董店时,购到几件很有意义的反映中美联合抗战的纪念文物,现介绍如下: 一件为巷轴刺绣画(图1),画心直54厘米,横32厘米,画面绣有一只在花枝上腾飞的雄鹰,左上角绣有一行黑字“英雄伟志”,后面绣有画作作者的红色印章。  相似文献   

4.
阳路 《收藏》2008,(7):134-143
小引 有人说,是它诞生了最古老的文明,有人说,是它孕育了最原始的宗教,有人说,是它创造了最初期的文字,有人说,是它建立了最先远的帝国。 与无数文明一样,它起源于河流。土耳其东部巍巍群山的积雪,给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最初的生命。它们各自延绵.越过山脉跨过高地,一路壮大,来到今天伊拉克的科纳后欢笑着结成一体,又带着它们的新名字阿拉伯河,奔入波斯湾的怀抱。被两河共同滋养的土地——美索不达米亚,它的富庶美丽让《圣经》也欣喜地传诵,说它是人类曾经的伊甸乐土。  相似文献   

5.
王长启 《收藏》2014,(1):104-107
广仁寺是西安市内唯一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故显得特别。笔者退休前长期在西安市文博系统工作,与广仁寺也有来往,对于广仁寺所藏文物有所了解,其中确有一些文物价值颇高,对研究寺院历史很有帮助。2013年秋,笔者随《收藏》杂志记者再次探访广仁寺。不想此行又发现一些颇有价值的文物。这些文物类型颇杂,年代也不一,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存放于寺庙中的。  相似文献   

6.
杨才玉 《收藏》2006,(12):130-132
我和杨伯达先生的相识缘于创办《收藏》杂志。在10多年的密切交往中,他那渊博的学识,严谨的作风和高尚的人品,像他那伟岸、倜傥的外在形象一样,在我的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中国当代文博大家,中国玉界的泰斗式人物,更是收藏家的良师益友,在他八十寿辰之际,权作这篇小文,聊表我和《收藏》杂志同仁的崇敬之情,并祝愿他延年益寿,为中国的文博收藏事业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7.
张少华 《收藏》2008,(7):152-155
四川是文物大省,文物涵盖全省各个区域,尤其成都平原这一带地下文物分布密集,发掘出土成果颇丰。这次地震对四川地区馆藏文物的破坏程度怎样?震后四川采取了哪些保护可移动文物的措施?一直牵挂着全国人民尤其是文博、收藏界的心。2008年5月31日,《收藏》杂志与艺超网采访组一行五人在执行总编敏行带领下来到灾区,深入文物景点、博物馆和藏家展室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8.
体育的魅力是在人的需要中绽放的。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中最为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它的魅力是无穷的,无所不在的。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运用文化学上的理论知识对体育何以能够产生魅力进行解读,得出结论:人的需要和体育对这些需要的满足是体育散发魅力的前提,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又和人的需要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将人需要的变化和体育的发展结合起来,体育才能永葆青春,这样体育的魅力才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9.
阳羡,古之宜兴。相传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有名供春者,本是宜兴进士吴颐山家童。吴曾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便利用侍候主人的间隙,偷学金沙寺内一老僧用陶土制壶,并将老僧洗手缸中的沉淀泥料悄悄保存,细加分析,始制出紫砂第一壶。此为传说,是否有供春其人,已不可考,今之所谓供春传世名器,也皆为后人托名之作。但紫砂之器确是极其珍贵的,世间有"价埒黄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土一丸"之说。紫砂泥原料主要分为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2,(13):101
作为封疆大吏,他曾主政大清诸多重要省份,励精图治,展现干才。作为晚清重臣,他思想开明,曾率团出洋考察宪政,锐意创新。作为"救火队长",他临危受命,出掌四川,力图扭转危局,惜殒命途中,壮志未酬。作为清末罕有其匹的收藏大家,他曾囊括西周毛公鼎等稀世大珍,  相似文献   

11.
琴动,弦动,心动。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它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人更是用"琴心剑胆"来形容君子的修为。那沉静悠扬的琴音宛若天籁之音,在疏密、虚实的节奏中体现出其特有的神韵和趣味,蕴涵着深邃的意境。千余年来,古琴逐渐被赋予远高于其自身实用价值的意义。传统文人将其视为装饰书房的必备之物和标示高尚品格的载体,位高权重的王侯将相则将其看作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