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筱潇  虫儿 《收藏》2013,(8):48-55
和邱志杰的对话中,谈到较多的是艺术收藏和双年展等展览体制,因为邱志杰的多重身份,从艺术家到策展人,到艺术批评到艺术教学,每一个前沿的艺术领域中都不乏其身影。而邱志杰却笑说自己不爱当策展人……ARTY:你好像和上海双年展蛮有渊源的,以前作为艺术家参展,现在又做了上海双年展的总策展人。邱志杰:有时候我不当艺术家不做策展人一样可以参加上海双年展专家委员会,因为上海双年展一开始就和我们中国美院很有渊源,实际上做画册的团队都是我们中国美院学策展的学生,上海双年展从一开始我们就介入得比较多。  相似文献   

2.
付晓冬  黄笃 《收藏》2013,(2):82
青年艺术家要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和艺术学的创造力。——范迪安实际上很多年轻艺术家身上都带有"种子性"的成分,可能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但很多年轻艺术家在认知上比成名艺术家都更具有未来性。——徐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项目,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的视野,依靠国内外最具水准从业者的支持和参与,进行一次开创性的事件。CYAP邀  相似文献   

3.
张亚彬 《收藏》2006,(2):92-92
2005年11月28日,世界著名腕表品牌瑞士摩凡陀(MOVAD0)携手知名中国画家曾梵志,在西安世纪金花购物中心为摩凡陀“时间的艺术”画展西安站揭幕。同时展出了6位中国知名画家曾梵志、刘保民、李继森、咏梅、张春阳,吴笛笛以摩凡陀博物馆珍藏型盘太阳圆点为创作灵感的油画作品。 摩凡陀“时间的艺术”画展还将陆续到大连、哈尔滨、昆明、沈阳等城市展出。  相似文献   

4.
王金坪 《收藏》2016,(1):158-163
2015年,从春拍到秋拍,各大拍卖行的青年艺术专场给寒冷的拍卖市场增添了一抹暖色。以佳士得上海秋拍设立的专场"+86 FIRST OPEN"为例,32件作品成交近1400万元,其中刘韡的一幅油画以363万元高价成交。这个专场定位为新兴艺术家,绝大部分是70后和80后。实际上,在不透明的一级市场上,青年艺术板块已经热了好几年。  相似文献   

5.
胡筱潇 《收藏》2013,(2):70-75
冯博一1960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后任北京市东城区委党校历史教师。1990年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进修。1988年起,任中国美协《美术家通讯》执行编辑、副编审。兼做中国美协大型展览宣传工作。策划和主持众多重要的大型艺术展览,2000年,更致力于扶持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发展,已在艺术评论界、策展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中国最活跃的策展人之一。青年艺术100CAFAM未来展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Q《趋势》:您觉得现在普遍提及的"年轻艺术家",他们是哪一类艺术家?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区分"年轻的",还是"老的"A冯博一:我觉得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处境、价值系统和人生定位,存身于每一个时代所依赖的文化背景以及经济状态,决定着这一代中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造就着其中的活法。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  相似文献   

6.
钱志坚 《收藏》2013,(4):136-139
如果说毕加索的贡献在于彻底破灭了艺术是制造视觉幻象的手段的神话,杜尚消弭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而博艾斯让人体及其行为成为了艺术媒材和创作的手段,那么沃霍尔的遗产就是在艺术与商业、艺术与生活之间划上了一个大大的等号。  相似文献   

7.
展讯     
《收藏》2013,(2):140-143
"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在香港艺术馆举行"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是香港历来最大型的安迪·沃霍尔作品巡回展,展出超过370件来自美国安迪·沃霍尔美术馆的藏品。这次展览将展出多帧绘画、手稿、摄影、丝网印刷作品,展品涵盖安迪·沃霍尔上世纪50至80年代的精彩创作和较少曝光的原稿、素描,同场展出大量由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家朋友或记者拍摄的珍贵照片,让观众可以一窥这位叱咤一时的艺术家多姿多彩的社交生活和锋芒毕露的一生。展品亦包括安迪·沃霍尔亲自搜集而成的"时间囊",当中珍藏了艺术家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用品、旅行纪念品、信函、生意纪录、报刊和照片等。展览将持续至2013年1月12日,期间将会放映安迪·沃霍尔的电影和录像作品,让参观者全面认识他的艺术成就。(港台地区译为"安迪·华荷")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2,(22):42-47
"2012年10月7日也许是艺术圈选择遗忘的一个星期天。当晚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拍上,贴有中国符号标签的当代艺术名家几近遭遇集体滑铁卢,或在泡沫挤干的底价位上不断流标,或以市场价30%或更低的‘白菜价’成交资本雄霸中国当代艺术的‘黄金八年’曲终人散"这是香港苏富比秋拍"当代亚洲艺术"拍完以后,著名当代艺术策展人顾振清所发的一条题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遭遇黑色星期天"的微博短短几天内,这条微博就被转发600多次,引发圈内广泛关注与讨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实际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本刊带着疑问采访了顾振清先生。  相似文献   

9.
杜曦云 《收藏》2013,(12):144-147
在充满奇观、见怪不怪的当代社会,这只大黄鸭的效应有些不可思议。所以,有人对这个事情的评价是"愚蠢的人类"。一只非常简单的鸭子再一次成为了神话。2013年5月2日到6月9日,一只高达16.5米,相当于6层偻高的巨型"大黄鸭"落脚香港维多利亚港。这只鸭子的原型很简单,就是放在洗澡盆里让小孩玩耍的小黄鸭。唯一的特殊之处,就是"巨大"。但就这么一只黄鸭,媒体宣传赋予了它很多意义:童年记亿、天真童心、无忧无虑、质朴简单、正能量……娱乐新闻也习惯性地煽情,称作者Florentin Hofman为艺术大师。大黄鸭出现以来,目前已有超过30万人冲到维港,围观并合影,其中包括刘德华、余文乐、彭浩翔、杜汶泽等大批演艺界名人。甚至还有内地的旅行社  相似文献   

10.
非凡进行时     
Igby 《收藏》2013,(16):86-87
艺术,无疑是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养分,宛如佳酿一般滋润着人们的身心。而发掘美的旅程,可能是生活中最大的挑战,过去十年如一日地接受着这种挑战,并支持中国艺术和艺术家的马爹利值得我们关注。与马爹利全球品牌传承总监孟尼亚先生的愉快对话更让我们思索颇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收藏》2018,(11):30-30
近日,第4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宣布将于11月15日在上海世贸商场展览馆开幕,作为目前国内惟一专门针对青年艺术家作品展示的艺术博览会,此次活动将集结4大艺术板块和7个独立的艺术项目,展出逾2000件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2.
周文昭 《收藏》2011,(10):I0068-I0073
与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欧美现代玻璃艺术相比,中国玻璃艺术,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收藏爱好者还远未形成规模。在熟悉玻璃艺术真实状态的人看来,中国玻璃艺术正在经历中国当代艺术走过的道路——最优秀的中国玻璃艺术不仅被低估,而且也正在被西方买家低价买走。  相似文献   

13.
徐晓玲 《收藏》2012,(2):17-20
正TEFAF在中国【徐】TEFAF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最负盛名的古董艺术博览会,在您看来,什么因素促使TEFAF现在的成功?【本·杰森】TEFAF现在的参展商260位,展期达10天。博览会的展品涵盖绘画,古董,现当代艺术,尽量使各类收藏家都满意。每一张绘画,每一件艺术品都由一个专业的独立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审核,从而确保展品的高品质。马斯特里赫特是个小镇,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参观TEFAF,或当地的博物馆,而不是去小店地方购物。  相似文献   

14.
陶大珉 《收藏》2013,(16):72-78
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或以此为主体的西方收藏家,是一种稀缺品,要成为这些少数派,需要持之以恒的敬业,需要提早进入,更需要机缘机遇。而如果把专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家们当初的选择作为收藏策略来分析,原本在国际收藏体系中并无多少位置,收藏资金并不充裕的他们,凭借其深厚的中国当代艺术库存,已广泛地为其赢得了文化价值判断的话语权,而伴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趋提升,"希克们"的专项收藏越来越受到西方主流文化及市场系统的关注,从而跻身为全球藏家俱乐部中不可或确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15.
金娜 《收藏》2012,(12):44-47
2012年春天,沾艺术家蔡小松的光,到纽约参加亚洲艺术周。他的作品在纽约富勒大楼做了题为《中国文人》的专题展览。策展人龙美仙女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作了香港苏富比的CEO,在纽约收藏圈有着极高的声誉。美仙很早就告诉我,她的好朋友杨致远邀请我们去喝下午茶,一起聊聊中国水墨和收藏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汪湛杰 《收藏》2013,(2):68-69
对于年轻人而言,部分策展人不像一个合力的聚集平台而更像一个考试的命题者,通过则金榜题名,不通过则继续努力、继续学习扣题。有两种发展状况可以用来解释新兴艺术的主要发展路径,迪拜式的或者圆明园式的,所谓迪拜式,是以迪拜的发展轨迹,类比艺术的发展道路,因为大量热钱和产业资本的突然涌入,冲击原先平衡的发展模式,导致整个经济文化心态失衡,从而盲目在外来奢侈消费观念中过度甚至荒诞的投资、消费,却忽略经济和文化的必要软硬件建设,最后由于金钱的突然流出导致社会和文化价值体系崩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收藏》2012,(12):122-127
虽然是同样面对艺术商品化的时代,同样处于艺术与市场之间,但艺术家们的成长时代背景却有着巨大差异。那么,对于当代水墨来说,这些不同时代背景的艺术家们,到底有着怎样不同的艺术实践?在他们内心深处中又藏着怎样一个世界呢?我们分别采访了50后的李孝萱、60后的林若熹以及70后的徐加存,而无论是李孝萱的快意恩仇,林若熹的直指要害,徐加存的充满期待,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当代水墨背后所跳动的创作激情。  相似文献   

18.
张静 《收藏》2012,(8):106-111
艺术博览会不仅是艺术家们展示作品的绝佳平台,更成为收藏家们的盛宴。高规格(?)品质的艺术博览会吸引了大量顶级的收藏家,而收藏家们也愿意通过艺博会了解全球艺术品的最新动力(?)接触到世界级的艺术品,并与世界艺术圈里有声望的人们交谈。当世界第一个艺术博览会于1967年在德国科隆问世后,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群起仿效。如今各类艺术博览会层出不穷,那么,作为全球顶尖的艺博会的特色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中国藏家走向全球艺术市场,先从"世界(?)艺博会"开始。  相似文献   

19.
乔梖 《收藏》2012,(12):134-137
2012年春拍,当代水墨正在得到空前的重视。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嘉德推出了当代水墨作品专场"水墨新世界",涵盖了谷文达、仇德树、杜大恺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水墨中坚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同时包括中国现代艺术大师赵无极和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岳敏君等人的水墨作品,也包括李军、王冠军等众多新实力派艺术家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20.
马学东 《收藏》2011,(8):I0020-I0022
2011年春季拍卖,油画和当代艺术市场中最大的看点要属尤伦斯夫妇释出手中收藏了多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家85新潮时期以及后89期间重要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