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 ,人们对于会计工作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上至国家领导人 ,下至普通民众 ,对这一问题都极为关注。由于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量的 70 %以上 ,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 ,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目前会计信息严重不实 ,确已成为会计工作中的通病 ,在会计领域“打假”,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现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略谈一些浅见。1 会计信息不实的原因1 .1 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偏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根源之一是对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 :1我国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采取任命制。经营者在任期内的业绩如何 ,各级干部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企业报送的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数字来了解的 ,数字越“漂亮”,证明经营业绩就越好 ,致使出现一些造假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2对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偏差。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主要通过产值 (或销售收入 )、利润等指标来评价的 ,经营者自身的经济利益与这些指标值的高低密切相关 ,有些经营者便想方设法提高这些指标值 ,通过虚报会计数据来提高其经营业绩。1 .2 会计信...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状况的一种经济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因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要以此来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的需要,而且将严重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因此,我们必须设法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严肃性,以免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情况粗浅的谈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一些防范措施。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单位领导的原因: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1 会计造假的本质1 .1 会计造假违背了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出发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 ,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根据客观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 ,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 ,以核实其是否真实。客观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信息来源 ,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会计核算主观加工、根据领导意图而改动 ,搞人为平衡 ,高估或低估、高报或低报会计信息 ,进行违法乱纪 ,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实际情况 ,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而且还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在经济决策时出现失误。这就违背了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1 .2 会计造假是故意的违法行为会计造假是指会计核算中存在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主要包括 :1伪造、编造记录或凭证 ;2侵占资产 ;3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 ;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而会计错误是指会...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会计工作中,出现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严重影响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和如何强化会计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避免企业损失浪费。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许多单位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把会计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结合起来 ,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工作 ,使会计工作逐步规范 ,水平稳步提高 ,也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会计工作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突出表现在 :一些单位因为内部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工作 ,账目混乱 ,财产不实 ,数据失真 ;一些单位会计人员数量不足 ,素质不高 ,造成记账随意 ,手续不清 ,差错严重 ,会计资料散失 ;一些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任意伪造、编…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未能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主要表现在:原始资料虚假、资产不实、虚赢实亏、伪造账簿、隐瞒负债等。究其会计本源是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工具。其目的是向外部主要利害关系人,包括投资者、监管者、社会公众、雇员及主要供应商和客户提供对投资、  相似文献   

7.
金虹 《华夏星火》2004,(1):84-85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倍受关注,有些单位造假账、报假表粉饰业绩,给投资及社会各方造成极大的危害。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已是当务之急。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会计核算不真实,则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导致会计秩序混乱、影响单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是指利用会计专门的方法生成的反原因应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的数据资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够如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信息使用者据之做出正确的决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日益不断的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在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及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程度较深,范围较广,严重危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寻求有效…  相似文献   

9.
会计工作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经济真实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的本质所在。但是,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数字,由于直接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就有少数见利忘义、知法犯法的企业主管和会计人员,受到利益驱动,钻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空子,造假帐、编假报表,使信息失真。近些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社会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并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1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1.1 会计核算资料失真 会计工作的基础就是会计资料,而大多数的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会计核算资料的失真主要是指作为会计信息资料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失真。具体表现为,一种是为了掩盖不法的经济内容,变造原始凭证,形成表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会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会计信息失真将会给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会计信息失真指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有:数据不实,事项不真,编造假证假账假表,虚盈实亏,虚亏实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我们通过以下的分类来进一步认识。从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过程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前者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结果的行为来划分,界定了所探讨的会计信息失真:在现有的规则允许情况下的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然后分析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内因:一是会计理论.二是准则执行过程中的盈余操纵.外因:一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目标,使得企业有操纵利润的动机.二是公司治理的缺陷和审计等外部约束不力,使得企业有操纵利润的条件.结论:会计信息失真不可避免,只能做到力求真实.  相似文献   

13.
论会计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联会 《大众科技》2004,(11):46-4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突出,丑闻不断,据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全国80%以上的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人们不禁要问,那些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单位会计们在干什么?那些疯狂走私的单位有无会计?众多诸如银广厦、郑百文,猴王们的圈钱骗局,巧取豪夺,其单位会计工作是如何被践踏的?  相似文献   

14.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作。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针对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情况,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列为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并制定了相应的条款,以期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局面,为我国21世纪促进经济发展的会计工作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本文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的原因出发,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浅析会计委派制存在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段时间里,会计数据不实,会计信息失真等是令人头痛的问题,这一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对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现状判断失误。从2000年开始,一种新型的会计制度出现在中国经济的舞台,这就是会计委派制度。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失真:概念、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念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状况的一种经济信息。据统计,它占到了整个经济信息总量的70%以上,可见会计信息对经济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主管当局的授意下,利…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会计界、经济界高度关注,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其突出表现的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确实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严重滑坡。面对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现状,作者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就如何重塑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切实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浅谈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企业随心所欲编造会计报表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随着一系列会计造假舞弊事件的相继暴光,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话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是什麽,如何解释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传媒、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引发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论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它的质量对于我国的经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相当普遍.本文剖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业绩及利益驱动,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对会计违法查处力度和执行力度不够等.提出完善会计法律、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完善个人及企业信用记录数据库,提高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由于各种原因不 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本文主要针对企事业 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目 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经济健康运 转的痼疾,本文就其表现、危害、成因及相应的 对策做初步分析。 一、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如实、客观地反映会 计主体在过去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财 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合理 决策,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企业加 强和改善经营管理、评估和预测未来的资金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