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让学生学会修改是一个教学难点。习作互评能有效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习作互评的作用,明确习作互评的标准,掌握互评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做到“精批细改”,一直是领导督查教学工作的要求,并作为衡量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是否认真的依据。对此,笔者反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觉得对学生的习作“精批细改”,不仅无多大的意义,还会束缚学生手脚,扼制灵气。反思一:“精批细改”会冲淡学生修改的自主性批改作文就是教师依据习作要求对学生已形成的文稿进行润饰修改,肯定长处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次习作“学有所获”。这个环节在习作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然而教师总担心领导会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一本本学生的作文埋头“精批细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提高他们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是多数学生拿到老师批后的作文,未能细心揣摩老师批改的意图,  相似文献   

3.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语文写作的启蒙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语文习作提出以下阶段性标准: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习作;在实践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易于动脑,乐于表达"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实情感。探讨了怎样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结合三年级教材进行习作的教学实践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周海涛 《教师》2013,(21):60-61
文章从新课程标准要求出发,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批互改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研究,归纳总结出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批互改的方法与心得。这种实践与探索,不仅将教师从繁重的习作批改中解救出来,同时也提高了习作批改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改互批的能力,对习作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学生习作的第一读者,教师对于学生习作的评语对于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习作状态的反思,习作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现实中,但很大程度上,教师的习作评语雷同,只关注工具而忽视人文,使得评语千篇一律,成为了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瓶颈。教师要强化三种角色,才能真正写好评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学生的必修科目,其应用也比较广泛,写作对于培养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当前的小学中高段习作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是先授课,后练习的模式,这一模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反应。这种传统模式下的习作课堂主要体现以课本要求为目标进行的静态语言学习,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习作的完成结果上,忽略了写作课的真正目的。因此,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高段写作的要求,总结出习作教学"三部曲",从写作的前、中、后三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措施,希望能为教师提供一个更为实用的语文习作教学模板。  相似文献   

7.
步入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段的写话过渡到中年段习作,普遍反映无话题可说、无材料可写。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结合习作能力的构成要素,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观察力;启发他们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事物,激发思考力;挖掘学生的想象因素,提升想象力,从而激活学生习作思维,打开他们的习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年级段的习作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教师不能强加给学生压力,应该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到快乐,因快乐,因自由而进行写作。希望学生能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产生对习作的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冯发柱 《湖北教育》2004,(13):62-63
尽管低年级已经开始对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训练(《语文课程标准》称为“写话”),但正式提出“习作”是在三年级。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始年级。  相似文献   

10.
互动式习作评改,改变教师为习作评改者这一传统做法,学生也成为习作评改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习作评改者与被评者进行积极对话,通过"确定评语——交换习作——互评、修改——教师复批——修改、展示",使评改过程成为习作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关注习作完成后学生伙伴们间的互相欣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习作评改过程成为交流的过程,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小学习作教学一般遵循这样的三部曲:指导一批改一讲评。教师往往非常重视习作的指导,而对学生习作的评改,随意性比较大。那么合适的习作评改该如何操作呢?  相似文献   

12.
正想象习作是小学生习作的重要类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分别要求学生能"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单的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我面向中、高年级的24位语文教师做过一份"中高年级想象习作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认为"想象习作对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的教师有22名,但  相似文献   

13.
习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倘若想要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质量,那么教师应当在上好习作课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积累各种习作素材,其中最为关键的流程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了解小学高年级习作的具体要求,并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恰当的习作批改手段,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胡巍巍 《广西教育》2014,(17):45-4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是由写几句话到写一篇文章的过渡,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笔者从片段习作训练入手,致力于三年级习作教学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让学生学会写事状物,为将来写长篇习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从低年级写话开始,教师就要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写话成为一种乐事,而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想方设法使学生将习作兴趣长久保持。这是教师要花费心思的、经常的、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习作作为一个大项被列入新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当中,可见习作的重要性,然而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却总会出现无处下笔、无事可写。出现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在习作指导上没做到位。而习作指导中,教师设计的习作要求更为重要,它是教师习作指导的风向标,是学生习作成文的铺路石。习作要求是习作课的灵魂,习作要求设计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学生习作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习作要求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中年级处于低、高年级的过渡阶段,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是:“观察周围世界,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中年级的学生刚刚跨进习作的大门,作为教师应加以引导,适当降低学生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才能让孩子们乐于表达.但是在农村,很多教师对中年级习作教学认识比较模糊,教学中不够重视,经常跨越了段的训练,要求过高,最终导致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互相批改习作中互相学习,会形成浓厚的兴趣,领悟到一些习作方法来,而且成效显著。这样,教师也节省了大量精力。学生开始互批习作时,往往不得要领,不知如何批改。教师在指导学生批阅时应该以"批"为主,以"改"为辅,把"改"的主动权交给创作者本人。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地批改习作,做到既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又能节省教师批改的时间,这是至今许多语文教师都极为困惑的问题。为此,我在习作批改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究,并总结出学生习作修改与评改的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是:学生自我修改、学生互评互改和师生共同评改以及教师评改。这些方法能帮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评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当前,说到中年段的习作,"无话可说""不知从何说起"往往是中年段学生最真实的习作感受,如何解决这一问题?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出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目标。鉴于此,笔者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文本,通过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