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介素养教育概念已经扩展到数字媒体、视觉文化和流行文化当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媒介素养不能落后于教育需求.美国是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的国家,但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却十分迅速,至今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和制度.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总结了若干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优缺点:(1)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体系较为成熟;(2)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明确;(3)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带有商业色彩.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我国应该成立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机构,致力于促进和发展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避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商业化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括批判性地分析社会的热点问题,希望本文能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迈向批判性媒介素养:核心理念、争鸣、组织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并不发达,尤其是批判性媒介素养教育。批判性媒介素养有五个核心概念:非透明性原则、编码与规约、受众解码、内容与讯息、动机。目前,美国已有部分州在其教育标准中列入了媒介素养教育,教师培训却未能跟上,在媒介文化无处不在的情况下,美国需要实现批判性媒介素养的培养,以让学生认识媒介、利用媒介并超越媒介,使个体在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教育"一词也逐渐进入教育领域用语中。简单来讲,媒介素养教育指的就是能够科学合理地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媒介资源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维的反应能力。而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涉及的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则是培养学生对于媒介信息资源进行批判性地接受,通过利用信息资源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社会,培养青少年具备媒体文本识读能力,成为批判自主性的媒体公民,是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是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是主要载体,本文从课程发展的角度提出开设媒体素养教育校本课程融入学校教育、媒体素养与学科课程整合融入学校教育和通过社会组织活动(活动课程)融入学校教育,以解决当前媒体素养教育如何融入学校教育的路径问题,并从课程政策应用、教师专业化培训、教学方式灵活应用等方面提出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大学生拥有并使用自媒体已是普遍现象、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主流渠道、表达情感和获取资讯是其使用自媒体的重要用途;高职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着利用自媒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媒体信息的选择娱乐化和碎片化、对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等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围绕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大学生要实现自我教育和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各类基于移动平台的社交媒体客户端如潮水般涌现,当今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媒体无所不在、传播空前便捷的"微传播"时代。新媒体使用低龄化,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每个人既是媒体信息的受众,又可能轻而易举地成为传播者,媒介素养自然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玉石与泥沙俱下的"微传播"环境中,如何提升青少年学生对媒体的认知、识读、应用能力,是学校、家庭、社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在新形势下,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小学生媒体使用及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探讨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7.
方兆玉 《上海教育》2013,(20):32-35
现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覆盖全美,各州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几乎都有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而绝大多数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都是以融入式课程的形式展开的。作为世界上媒体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却迟至20世纪60年代才姗姗起步。但在后发优势的推动下,美国汲取和融合英国、加拿大等先行国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本国各州教育体系相对自治、民间教育团体和组织较为成熟的特点,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害。如何正确地面对媒体和利用媒体,不仅已成为发达国家迫切关注的问题,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已演变、形成为一种媒介素养教育。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挪威、芬兰、瑞典等欧美国家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课程,并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我国台湾省“2000年底公布了‘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宣示‘全民学习媒体素养时代’正式来临”。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大众传媒事业飞速发展,不仅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令人堪忧,而且成人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几近空白。如果不及时对成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将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喻凡 《中国教师》2011,(16):25-27
西方的媒介素养教育已有7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是与大众传媒的日渐普及和强大相伴随的。面对大众传媒所创造的流行文化与学校的正统教育之间冲突的加剧,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者们希望借助教育的力量,帮助和训练青少年批判性地认识和使用媒体。今天,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芬兰、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甚至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教育体系,媒介素养教育的国际地位可见一斑。自从1997年卜卫首次将媒介素养教育介绍到中国以来,国内的媒介素养研究逐渐成为热潮,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纷纷成立相关研究机构来推动其发展。介绍西方经验,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一直是近年来国内研究者所致力的工作。本期专题策划将刊登介绍当前国际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特色和先进经验的几篇文章,以期给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代表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而安大略是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最早、最成熟的省份,其中学(7—12年级)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特色是分阶段循环提升的课程目标、批判性思考与创新性制作并重的课程内容、多元平等灵活的课程组织方式以及着眼于细节的六级课程评估标准。我国在培养中学生媒介素养时可借鉴其课程建构的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媒介素养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选择、分析、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大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媒介观念、媒介能力,从而能够能动地分析、解读传媒信息,建设性地使用媒介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史虽不长,但其K-1 2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却独具特色,对美国K-1 2教育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美国K-1 2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以保护主义为宗旨,教学主体大多为一线教师和民间组织,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草根运动。课程实施方式大多以融入式课程为主,各州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状况和标准纷繁多样,并不统一。本文旨在结合美国的时代和历史背景对K-1 2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媒体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以及思辨和反应的能力。它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成长服务等。今天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一场全球性运动,媒介素养教育在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校课程体系内,已成为一种终身教育。而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及相关教学还是空白,这种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针对公民的、旨在提高媒介素养的教育活动。中学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媒介知识教育、媒介能力教育、媒介方法和技术教育、媒介情感价值与伦理教育等。学校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文化熏陶、活动实践、课程建设三管齐下,系统实施:丰富的校园媒体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媒介环境;多彩的媒体活动为学生参与和体验提供重要的实践机会;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媒介教育课程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被世界公认为是当代西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最好的国家。在国家多元文化政策、新社会运动、教育改革等因素积极影响下,它走过了四十多年历程。至今,澳洲已形成了系统的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跨文化的批判性教育模式、明晰的媒介素养教育标准。基于澳洲经验,我国可以从宏观上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微观上,强化媒介课程设计和教学创新。在课程标准层面,尽量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开发上,平衡多元文化与不同层次的媒介活动;在教学层面,探索批判式的媒介素养教学模式,从而凝聚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使媒介素养教育更好地适应我国中小学以及更高水平的教育课程,进一步拓展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广度、深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媒体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发展以及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得具备理解、辨析及批判媒体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青少年进行媒体素养教育是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媒体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应增强对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丰富媒体素养教育内容,拓展媒体素养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校园媒体为平台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媒介素养是信息社会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本文提出以校园媒体为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媒介实践和理论学习是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可行和有效的途径。笔者从树立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构建合理的媒体运作机制;将媒体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由点及面,多种形式辐射媒介素养教育等三方面对如何发挥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秦莹 《文教资料》2007,(13):107-10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2年提出:“我们必须让年轻人在一个充斥着图像、文字、声音的世界里学会生存。”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解读媒介及其信息,建设性地享用媒介资源,逐步使人们具备批判的能力和批判的自主性,使之能够在多元的媒介环境中,合理地利用媒介促进社会和自我完善,使用媒体而非受限于媒体。本文尝试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探索,聚焦如何将媒体素养教育融入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希望为今后媒体素养教育的推广和实施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供相关专家学者及媒介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概况及特色 1.发展概况 台湾媒体教育的兴起背景与美国较为相似,都是为了避免社会大众特别是儿童受电视负面影响而发起的。由于当时台湾地区媒体泛滥,大多数为政治或商业利益操控的媒体,为了提高阅听率,不惜以色情、灵异、神怪、暴力等很多不实的消息,来引诱阅听大众,以谋取利益的极大化,影响了儿童价值观和人格形成。因此,2000年台湾教育当局协同“文教基金会”启动了“终身学习列车”项目,开始推动媒体素养教育。2002年10月24日,堪称亚洲第一本的《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出台,台湾还成立了专门的“媒体识读中心”,创办了《媒体识读教育月刊》,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带来的影响,使媒体素养教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它可以引导受众有效地利用媒介功能和正确判断信息价值。本文论述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与作用,分析在教育技术领域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