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倡批判性思维 建设新型教学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深入分析了传统教学中的问题,认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精神没有得到明确而又充分的培养,从而形成了一种“无批判的被动接受”型的教学文化。因此,要改造传统的教学文化,创造新型的教学文化,可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人手,使学生成为具有批判能力和批判精神的个体,最终将教学过程导向为师生间思维与思维、智慧与智慧、灵魂与灵魂的碰撞过程,从而形成一种“批判性的充满智慧”的新型教学文化。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为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老师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老师教学中的一种规范。愉快教学,将令老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而在教学中如何去引导学生成了我们必须要探讨的话题。俗话说“兴趣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在很多方面都还没有成形的高中生来说,好奇心、兴趣能帮助他们自觉的去寻找和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3.
杨颖东 《教师教育研究》2003,15(2):72-75,67
本文深入分析了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认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精神没有得到明确而又充分的培养 ,从而形成了一种“无批判的被动接受”型的教学文化。因此 ,要改造传统的教学文化 ,创造新型的教学文化 ,可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入手 ,使学生成为具有批判能力和批判精神的个体 ,最终将教学过程导向为师生间思维与思维、智慧与智慧、灵魂与灵魂的碰撞过程 ,从而形成一种“批判性的充满智慧”的新型教学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理论中,我们早就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把所有的知识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创造的空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起来。下面。我就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淡自己的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21世纪教育研究的焦点半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站在世纪之交的教育坐标上,如果冷静客观地审视一下我们的传统语课堂教学,强求统一的思维定势是何其根深蒂因。而“民族没有创造,就没有未来”(恩格斯语)的世纪黄钟大吕又是那样地震撼人心,催人奋进,如何点燃学生心中蓄积的创造星火,笔在运用蔡澄清创立的“点拨教学法”进行《芙蕖》一的教学实践中,记录了几缕探索的踪迹,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6.
所谓教学高潮,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有情感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一般说来,处于教学高潮中,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是敏感而强烈的,学生的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并富有创造的激情和成功的体验,于是,学生便带有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识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7.
弗顿登塔尔说 :“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理解和分析 ,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 ,如果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知识产品来教 ,留给学生活动的唯一机会就仅仅是重复这种毫无学生创造意识的所谓的“应用” ,换言之仅是教师例题示范让学生机械模仿 ,单纯地由这种“模仿数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降格 ,“模仿”而不会“创造”。长此以往 ,学生的创造潜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只有在教学中 ,教师运用再创造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动地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 ,激活学生创造热情 ,进行高效…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不是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相结合的产物。所谓想象,就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经过思考,而创造出一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目前,我们的学生生活环境比较稳定,“学校上课———家中作业———吃饭睡觉”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学生缺乏想象的空间,想象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学生写作文实际上就是一个想象的创造过程,想像力的高低是学生作文水平赖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分层培养创造个性”是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分层培养创造个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首先把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其次是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分层学习和教师的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理论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学习情境与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探索、交流,掌握方法,发展潜能。而现实中的数学课堂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启发式教学也被不少教师演绎为“填空式回答”,满堂问一些没有思维价值的“回应式”问题。学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观望等待,被动应付,缺少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这样的课堂高耗低效,学生课上熬时间,课下忙作业,心理逆反,课业繁重,难以实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一、改变教师作为“制度课程”的“代理人”形象。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赫尔巴特主义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心,教师似乎具有自主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执行“制度课程”的“代理人”,他们对学生行使着权威却并没有创造出“自我”,“权威”也就沦为空虚的外壳。主体性作文教学模式则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教师和学生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学设计者;课程也不再只是一些教学情境之外的强制执行的书面文件,而是师生在课堂情境中共同创造的一系列“事件”——课程和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因此,在作文的全程里学生始终是主体,他们自然应该最有主人的归宿感。  相似文献   

12.
一、发扬教学民主,维护人格尊严。发扬教学民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创造出自由宽松的气氛。在学生表现出“越轨”、“极端”倾向时,如果常常得到斥责、讥讽,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民主素质的萌芽就会在这种没有民主的教育中被扼杀。好奇、好动、好问是学生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应重视教材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以教学内容丰富的人文内涵去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以教师的教学智慧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强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氛围——体现民主性 “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育心理学和研究教学实践均已证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强。富有创造气息.首先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的人格.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弘扬个性,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是针对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家长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弊而提出的教学观念,要求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发展目标,自我优化、自我创造的建构意识和能力。本文拟以教学民主化为切入口,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教学目标:分层性课堂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所实现的某种境界,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无视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核心要素是“空间”、“兴趣”、“探究”、“个性”、“创造”,而终极目标是学生的个性创造。沿着这些要素和目标去思考去深化探究教学,就有了一个更高更明确的思维方向。这个方向应该是创造性思维方向。它主要有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逆向思维三种形式。对于语文探究教学的研究,我想主要应从这三方面去深化。  相似文献   

16.
“对话”在教学中的运用称之为“对话教学”,它是指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本之间的“对话”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对话教学”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之一,是一种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17.
梁金平 《湖南教育》2002,(14):41-41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学自然需要艺术性。多年来,我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采取“微笑教学”、“快乐教学”、“激情教学”等方式,增强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微笑教学”沟通师生情感当今社会,“微笑服务”是人们一种普遍需求。那么,教师的“微笑教学”又何尝不是学生众望所需的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只有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心,用笑容面对学生,学生才会喜欢接近老师,并乐意接受知识传授。实行“微笑教学”要努力赢得“三感”:一是教师应当摒弃“师道尊严”,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创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肯定不是培养注解家、阐释家、探幽家,而是为了培养会思考、敢质疑、能创造、善表达、有批判精神和沟通能力的人。语文老师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语言所创造的文学世界是多么美妙,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中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地对话交流,读出自己的见解,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或感触。本文从“挖掘课文的人文价值,善于把握触发点”、“多元品读,激发共鸣”、“回归传统,让语文课更有滋有味”几个方面对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做了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想”──创新的源泉 “想”即想象。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发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就不曾发生教学。如教学只是单方面体现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反响,教室里只有教师的声音.而没有学生的反馈.这种教学就不是真正定义上的教学。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是教学过程的本质。“互动”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显得重要。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