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我是一名基层报道员,过去常常为抓不到新闻而发愁。正当我对写新闻感到失望的时候,读了《新闻通讯》上《通讯员谈体会》专栏里刊登的《做有心人就会有写不完的稿》一文后,我茅塞顿开,从中寻找到了怎样才有新闻写的答案。打这以后,我按照文章介绍的方法,处处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天傍晚,我在食堂就餐时,无意中听见旁边几个职工议论说:“二队管理员朱固清,在宣化县东坪银行为本队职工取工资  相似文献   

2.
认稿与认人     
稿件是人写的。编辑处理稿件自然还会遇到人的问题。记得新闻界曾有人提出,编辑应认稿不认人。这对当时刹住不以新闻质量、新闻价值取稿,而凭关系、熟人用稿的不正之风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认稿不认人无可厚非。然而,认稿是否就不能认人呢?我以为,只要  相似文献   

3.
车子在七星河前停了下来。过了河,再走18里,就到了当年我在北大荒插队的大兴二队。八月刺眼的阳光下,远处那一片迷蒙的杨树荫中,就应该是二队了。  相似文献   

4.
车子在七星河前停了下来.过了河,再走18里,就到了当年我在北大荒插队的大兴二队.八月刺眼的阳光下,远处那一片迷蒙的杨树荫中,就应该是二队了.  相似文献   

5.
陆安权 《新闻知识》2001,(11):51-51
由于大报面向全国,档次高,稿源多,对来稿要求相当苛刻,因此,基层通讯员的稿件很难被大报采用。近年来,我就如何在大报上稿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和尝试,收到一定效果,每年在大报上稿10至20篇,今年1至8月,已在大报上稿16篇,其中《人民日报》1篇、《法制日报》7篇、《人民公安报》8篇。一、善于“淘金”,找出亮点。写稿子要讲究艺术,要善于从新闻材料中提炼主题,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稿里淘金,这是稿件能否上大报的关键。当你得到新闻素材时,不要轻率仓促动笔,应该静下心来,对自己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反复推…  相似文献   

6.
公安战线上的通讯员,最忌讳写出的稿件惹麻烦。我自1982年开始为报社写稿,虽然见报稿只有40多篇,却没有一篇稿惹过麻烦。我的体会是: 一是掌握第一手材料。 1985年初我得知大学夹道18号一居民虐待其母,使母亲大冬天在公厕里面住了一宿。为防止稿  相似文献   

7.
困顿之后的觉悟崔莹玺【太原】一我走出校门,先当教师,后做编辑。10年教书育人,8载案头编稿,倏乎之间,已人不惑。比较我经历过的这两种岗位,从感情角度说,我更喜欢教师工作。每当上课铃响,走进教室,面对数十双尊敬、信赖、迫切期望有所长进的目光,教师的荣誉...  相似文献   

8.
认稿与认人     
稿件是人写的。编辑处理稿件自然还会遇到人的问题。记得新闻界曾有人提出,编辑应认稿不认人。这对当时刹住不以新闻质量、新闻价值取稿,而凭关系、熟人用稿的不正之风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认稿不认人无可厚非。然而,认稿是否就不能认人呢?我以为,只要不像上述所说的那样认人,不仅可以认人,而且还应该提倡认人。如何认人呢?联系自己在编辑工作中的体会,我以为基本的认法有两种。一是以稿件内容认人。这主要是分析稿件内容看与作者身份是否相符。比如,我曾收到一篇县农业银行同志来稿,说浙江省农村已有多少个从事运输、加工、储藏服务的联合  相似文献   

9.
记得我10年前刚开始给报社写稿时,稿件屡投不中就埋怨编辑不识货或没有熟人等等。担任新闻干事以后,我认真分析失败和成功的原因,总结出把好质量关,上稿就不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在四川大学数学系读书的时候,幻想当一名数学家,毕业后却阴差阳错走上了新闻岗位。当我作为记者在基层马不停蹄地奔波采访,写出的通讯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的时候,组织上又调我去当编辑。整个80年代,我都是在编辑岗位上度过的。我这个人生就一股钻劲,要干就争取干好。开始主编言论专栏《巴蜀小议》,我就组织作者队伍,根据形势和各方面的材料确定出一批又一批题目向他们供应,然后将他们的稿件加工提炼,慢慢地,《巴蜀小议》有了生气,读者不断来信为它叫好。一次,我在同一位作者的交谈中发现了一个评论素材,便定下《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题目请作者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何仁老师在《新闻与写作》(1992年第6期)上发表的《编者要拥有一批作者》的文章,很受教益和启发。我想从通讯员的角度谈一谈通讯员同编辑的联系。通讯员与编辑打交道,主要体现在稿件的供需关系上。我认为从投稿的形式上就应抱有坦诚的态度。一是勿一稿多投,或只送稿不寄稿。一些通讯员之所以采取一稿多投和稿件只送不寄的方式,我  相似文献   

12.
我今年五十五岁了,从一九七七年掂笔写稿到现在,已经九个年头了。我的体会是,要做好通讯工作,非下苦功夫不可。前几年,农村靠抓工分吃饭写稿与参加集体劳动经常发生矛盾,我就白天边听边看,收集材料,晚上动手写稿,平常更是把工休时间全部用在读书看报写稿上。在县通讯组的帮助下,我慢慢掌握了一些业务技能,每年都在省以上  相似文献   

13.
《兰台世界》2013,(Z4):33-34
<正>17年前,我调入学校综合档案室,分管科技档案。那时的我只有20多岁,是档案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来到岗位不久,就听一些老同志说档案工作清贫、寂寞,担心我年轻坚持不下来、干不长。时光荏苒,我也没料到自己会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这些年来在我身边发生了许多令我感动的人和事,让我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地在这个岗位上干下来。90年代初,学校形成的科技档案不是很多,和我移交档案的兼职档案员也屈指  相似文献   

14.
现时的报纸,翻开版面,大凡都能看到责任编辑的姓名.这对提高责任编辑的责任感和光荣感,确有好处. 但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队伍迅速扩大,年轻人进到新闻岗位不久,就匆忙上岗,轻易署上责任编辑的大名.有的不知所以然,有的自以为权利大,爱上什么稿就上什么稿,不按办报宗旨办,不循办报规矩办,不听审稿者的招呼和意见,动辄就说:"文责自负,你管那么多干吗?"  相似文献   

15.
我熟悉一位基层报道员,他一连写了60多篇稿而未见报,就埋怨说:“咱和报社没关系.稿子写得再多也没用。”我说这话欠思量。我在报社学习期间,常常见到编辑同志为编不到一篇好稿而发愁。记得有一次一位编辑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谁能为我寄一篇好稿来,那我宁愿送礼答谢他!”可见编辑盼望好稿的心情是多么真切。可我发现,有的通讯员,不是在提高稿件质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我曾经把宣传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优秀人物作为自己站在新闻战线前哨的神圣职责。在我撰写的近百篇人物报道中,有30余篇获各类奖,其中也摸索出一些写好优秀人物的规律。 一是写科技岗位上的人物要把握契机,抢时间、抓速度、求深度。我写过大量活跃在不同岗位上的优秀人物,就岗位来说,以科技经济岗位上的最多。就上述一点的体会是由我当年特定的岗位环境决定的。1982年至1986年间我在上海解放日报驻京记者站工作。作为上海市委机关报虽然主要宣传上海本地的新闻,但该报也很注重全国性…  相似文献   

17.
很多通讯员都有这样的体会,表彰赞扬之类的稿好写,揭露、批评性的稿就难写了。写表扬稿,即使稿件中有些小缺点,别人也不会求全责备,而写揭露、批评性的稿,一个词用得不准确,也会带来一大堆麻烦。在这一点上,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我是去年七月份调到北京市轴承工业公司做宣传工作的。工作中了解到我们公司下属的××轴承厂有一名青年党总支副书记,上任后大胆抓工作,敢于碰硬,在领导班子调整中坚持原则,使厂里工作有了起色。不久,我就采访了他,并整理出稿件寄给了《北京日报》。去年十二月份这篇稿被《北京日报》采用了。可没料想,这篇稿一见报,马上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在基层搞新闻报道工作,我有这样的体会:经常性工作的报道,大家都写,所以写起来不容易,上稿就更难.因此,我在写稿时,就十分注意,把别人未想、未写的那些看似平常、却很新鲜的点滴小事写出来,以小见大。这类稿上稿率较高。去年6月,我去李村乡大麻村住了两日。发现,每天傍晚供销社门前都聚满了做买卖的人,村民们可以随意挑选商品,十分便利。我联想到大麻村是河北省有名的富村,村办企业比较发达。大多数村民们都在厂子上班,赶集逛店的时间少,而这自发的乡村夜市给村民带  相似文献   

19.
时常听到有的基层报道员发出这样的议论:“现在上稿难得很,跟编辑没有特殊关系稿件投了也白投”;有的甚至说:“某某人之所以能够上稿,就是因为跟某某编辑是亲戚”等等。听了这些议论,我真有些为编辑们抱不平,忍不住想议论几句。对上述说法究竟对不对,这里我暂且不说,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用稿情况就知道其真伪。一份报纸每天要用大量的稿子,一年用的稿子不计其数,难道编辑跟每个上稿的作者都有“特殊关系”?即使编辑认识的人再多,也不至于跟所有的都认识吧。那些不认识的,又是怎么上稿的?不用多说,上述说法就站不住脚。有些报道员之所以出现那…  相似文献   

20.
我写那篇《‘出租羊’富了大刘庄》稿,在河南农民报一版显着位置以《大刘庄养羊中的新鲜事:“出租母羊”》为题,加报花被刊登。我把见报稿和原稿对比,感受颇深: 一是原稿题目概念不清,内容拉杂,废话多;见报稿题目新颖、醒目,文字简洁明晰。二是我在写稿时,只把“出租羊”当作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而没有提高到帮贫致富政策上,而见报稿开始就点出了“出租母羊”是帮扶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