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写具体”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观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诸方面比较薄弱,他们对要写的事物常常是“看而不细”、“识而不准”,写出来的作文对事物只有笼统的记叙,而缺乏具体的描写或叙述,因此,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是作文训练的头等大事。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的方法——抓常规训练。常规训练的内容是“每日一摘抄,每日一记录,每日一说写”;所  相似文献   

2.
写话内容“语文园地一”的“写一写”,要求学生“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这是本册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写话练习,也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写话训练。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写话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因此,本次写话练习应把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加以整理写下来,完成口头语向书面语转换的训练。2.《语文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注重…  相似文献   

3.
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所写的野花“像眼睛,像星星”,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用的就是比喻.这样的句子,把“野花遍地”的情景写得很生动,读到‘像眼睛,像星星’就能想象出繁花似锦的景象;读到“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就让人感觉春天的一切都那么新,充满了生机.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把覆盆子的外形,形象地再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4.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根据训练重点和高年级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介绍一种事物》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本单元围绕“学写说明性文章”这一主题,以“说明白了”为目标,编排了《太阳》和《松鼠》两篇精读课文,以及习作例文《鲸》和《风向袋的制作》,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范例。本次习作要求学生选择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聚焦事物的主要特点,尝试适当使用说明方法、从不同方面把事物“说明白”,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使其获得知识。写之前,确定要写的事物、列出提纲,围绕中心梳理资料,为“写”做准备。写之时,细化提纲,要求“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写之后,引导学生分享习作,进一步体会说明性文章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话题聚焦] 写一种事物除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叙外,要想把它写“活”,写得生动,还要善于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面对眼前的事物,你是不是想到了某一件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及感想。”把低年级作文称为“写话”,是十分恰当的,降低了写作难度,指明了写作的方向。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的口中要说的写下来,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相似文献   

8.
双桅船     
舒婷 《阅读与鉴赏》2009,(11):46-46,39
象征是指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虽然甲事物本身只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但也要给予充分注意。这首诗中的“船”和“岸”就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一般把它们解读为情侣关系。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年级要“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在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过程写完整、写具体的片断练习时,我努力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解除其心理上的种种束缚,让学生克服作文难的心理障碍,激发作文的兴趣,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从而为到高年级写整篇作文奠定“我能写”的心理基  相似文献   

10.
王秉云  高歌 《山东教育》2021,(10):40-41
小学语文课程阶段目标在低年级“写话”中提出院“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围绕周围事物写话钥写出自己的感想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另辟蹊径,进行了二十四节气与低年级儿童诗写话融合策略研究,从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出发,开发有趣的写话形式,引导其把看到、听到、接触到的节气事物以“儿童诗写话”形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创新”的境界,以带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呢?下面笔者以语文为例,就“创新”的有关策略陈述鄙见。 一、引导类比 类比是建立一种相似关系。如把两个事物或观念进行比较,并通过替代物把熟悉与不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以熟悉的事物为基础建构一种具有相似意义的新关系。其举措如下: ①自我类比。就是类比者以他人或物自居,产生移情作用。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以“莲”自居,写其“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低段的写话教学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话方法,必须把“封闭式写话”转变为“开放式写话”,  相似文献   

13.
<正>审题要点分析本单元习作内容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要求同学们“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还记得吗?上个学期同学们围绕“留心观察”“细致观察”,也曾练习写过自己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而本次习作,重在要求同学们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爸爸一大早出门去钓鱼,天快黑了才回来。可是,桶里除了放了一只大龙虾之外,却两手空空。妈妈气得想把大龙虾扔掉。我见浑身鲜红的小东西却乐了起来,一把夺过水桶,想:这下我的鱼缸再也不会空空的啦!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特点的表述是:“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届大纲相比,《新课标》把“人文性”放在了显著的位置。第一学段(一年级)对学生口语交际和写话的要求,把兴趣放在了第一位,培养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子。  相似文献   

16.
[技法导读]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叫做比喻。比喻句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连接二者的词叫“喻词”。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 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拟。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比喻与比拟,是文章生动形象的双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家们是如何运用它们来让自己的文章生动形象的。  相似文献   

17.
物我交融     
“物我交融”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用这种笔法写出来的文章,既是在写“物”,也是在写“我”——这里的“我”是作者自己。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能想到、谈到、看到、遇到能触动自己情怀的事物。在这种事物面前,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遭遇、自己的成长等等。于是有的人就会把这种联想化作文章——巧妙地把自己与引起自己联想的“物”放在一起来写。学写“物我交融”的文章,可以学习它“转换”的笔法。这种笔法的特点是:先写物,然后写自己也成了此“物”。“物”在文中进行了由实到虚、由物到人的转换,作者的经…  相似文献   

18.
比拟,是把人或物异化的一种修辞方法。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运用比拟表现憎恶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增强人们对它的厌恶感。素有“两行诗”、“诗中诗”美誉的楹联作品,常常采用比拟修辞法来表达联意,特别是一些写景...  相似文献   

19.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往往通过彼此之间相关联的地方,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使无形为有形,给人以生动、具体之感。《大纲》中对小学生作文要求明确指出:在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逐步做到“要有具体内容”。为了使学生作文写具体,平时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按不同类型对学生进行序列性的片断训练。即按如何把景写具体,如何把物写具体,如何把人写具体,如何把事写具体的序列训练。在把景和物写具体的序列训练中,我们注意指导学生用“联想法”把景和物写具体,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0.
×××的自述     
[要求] 1.采用拟人手法来写,让某一事物开口讲话。2.“×××”处填上这一事物的名称,如“粉笔”、“蚂蚁”等。3.不少于400字。[题解]拟人,就是把物品、植物、动物等比拟成人,按人的习性来写它们。比如让雪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