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列举和分析,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提出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转变教育指导思想,转变政府职能,推动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几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为范例.通过分析,大致归纳出这些国家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特点。希望对我国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利用企业、学校、科研三个单位的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来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在美国开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并在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教育模式.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较晚,直到20世纪末才得到重视.借鉴美国的有益经验,对于探索我国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模式。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重视立法、完善机制,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服务体系,打造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软、硬件”建设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应用性和有效性评估。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引进和改造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在获得产学研合作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存在了我国特有的不足。本文通过对中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阐述与比较分析,重点指出我国产学研合作与美国相比存在的差距和可提升空间,提出有利于改进和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有效建议,有助于产学研合作模式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建立新的机制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中后期,产学合作教育快速发展起来,一批 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出现了合作教育双方参与积极性减弱的现象。因为学校的教学组织机制的调整和教学管理改革的滞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缺失了保障的基础。一、转变观念,在共赢互利的基础上实践合 作教育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工程教育与企业科技进步相适应的要求而产生的,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实践,许多国家和国际合作组织机构成立了…  相似文献   

7.
张旭 《华章》2011,(36)
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各界的全面合作已成为世界性潮流.“教育走出象牙塔”己成为大多数国家经济界、教育界的共识.了解产学研发展的历史,综合美国产学研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产学研经历的各个阶段,对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张炼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6):65-67
介绍2002年美国的合作教育和实习协会(CEIA)对全美进行的最新一次合作教育问卷调查的结果,该调查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前美国合作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此对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分析亚太主要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特点,发现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剖析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选择的建议,即"政府组织推动、国家示范带动、高校(科研院所)主导主动、企业重视联动"。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是一种教育事实,因此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一番分析和探索就显得很有必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既是一个实践性的课题,又是一个理论性的课题,研究它就是为了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沿着正确健康的发展道路前进,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寻求稳定、合适的社会合作伙伴一直是实施合作教育最困难的环节,尤其是欠发达区域的地方性高校。因此,高校要从自身出发,探索和总结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模式、体制、机制等。文章总结出了"高校科技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学院系"的高校内部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并从动力机制、运作机制、保障机制、调控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五方面对其有效运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尽管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并未能全面、有效地开展,原因在于思想观念的滞后,宏观政策以及学校自身条件的局限。为此,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完善政策,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基本目标,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为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当前,我国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普遍存在合作机制与形式松散简单、课程保障机制缺乏、师资力量难以适应需求、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为实现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目标,应从优化政府促进功能、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保障、加强师资建设、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和健全利益分配等方面优化地方高校研究生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产学研合作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结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合作教育的发展、合作教育的思路和方法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5.
大学与企业联合研究机构管理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与企业共建联合研究机构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融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方式,如何规范其建设和管理以实现大学与企业的互利双赢,已经成为大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清华大学的经验,提出从功能定位、权益责任、组织机构和过程管理四个方面加强对联合研究机构管理的思路,并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此思路下形成的基本管理模式,将为高等学校以联合研究机构的形式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来自于国家的公共经费日益紧缩的背景下,西方各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在各项资源的争夺上也更为激烈,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始尝试向企业组织借鉴和学习能有效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的经验,企业化大学应运而生。这类既保持了大学的学术传统,又整合了企业精神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在市场化生存中所展示出的活力和教训,将会为大学在全新生存环境中的组织转型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无法套用现成的模式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建构主义理论是文科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基础,从这一理论基础出发,文章提出了文科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三条有效途径:提高认识,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拓展思路,树立正确的合作观;积极探索“请进来”的合作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合作教育之“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教育是科技、经济与教育“合作”的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合作”的必由之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体现为政府行为,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高校与企业作为独立的主体进行合作。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建立在利益需求的基础之上的。我国目前合作教育的开展需要高校、企业与政府的协同作用,即:高校主导、企业参与、政府协调。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we assumed that organizational heterogeneity is a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effect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policy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Gender difference, faculty position, faculty member nationality, and diversity in academic expertise were considered as the indicators of heterogeneity. One-hundred graduate institutes with doctoral programs were selected from 881 departments offering doctoral programs in Taiwan as our target group. Correl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curve estim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Blau’s index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graduate institute heterogeneity. Gender difference in graduate institutes played a crucial role on the effect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excessive or insufficient differentiation among faculty positions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presenting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is case. A Blau’s index value of 0.56 for faculty position differentiation indicated optimal performance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To enhance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optimal fit proportion of faculty numbers in graduate institutes is seven professors to two associate professors to one assistant professor. Diversity in expertise in graduate institutes also indicated improved performance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Determining how to diversify the expertise in graduate institutes is critical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and must be considered at specific institute level. The findings provide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graduate institutes to reallocate their human resources to optimize their performance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20.
作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加拿大,高等教育已有350年历史积淀。其融多种模式于一体、以公立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发展的法制化推进、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地方分权体制、合作教育的后来居上、结构严谨的立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中介组织作用的发挥、高等教育的多元文化特质、对大学排名工作的重视、通过国家创新战略吸引高端人才的新世纪举措等10大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在打造有中国(安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高教强省建设、加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加速高端人才引进、深化拓展产学研合作诸方面,都给安徽正在建设中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