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观点以自我实现为理想境界的诗意语文,在唤醒学生享受高峰体验的同时,又应致力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迈向一个新的境界。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语感能力为核心,触角联结着自身的语文知识、语文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生活阅历、文化积淀、个性特征,是一个整合的、全息的生命结构和存在形态。语文潜能和语文素养是一个缄默和彰显、内隐和外化、道体和器用的关系。语文潜能总有一种不断显化、不断外化、不断器化的趋向,以不断丰盈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语文潜能只有转化为语文素养,才标示了其天赋意义的实现。诗意语文,…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丛须适应新课程标准中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创新”为灵魂.在语文教学实践及“大语文教育”环境中实施创新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感情、发掘创新潜能、提升创新品格、塑造创新人格,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成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与语文均属于文科的大教育体系。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新语文教学,倡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在广阔的社会天地和生活世界中学语文、用语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语文潜能,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从阅读的终极追求来看.语文阅读技能的培养应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对阅读技能的培养应有科学而清醒的认识,它需要一定的训练。当然.训练和练习并不是一回事.叶圣陶认为.  相似文献   

5.
教学理念 以自我实现为理想境界的诗意语文,在唤醒学生享受读书快乐体验的同时,还应致力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与心理因素,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迈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提高语文素养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给沉闷的课堂带来满堂春色。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百花齐放:可以利用诗歌小说的"空白",诱发学生的想象潜能,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模糊语言,创造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改理念强调,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智慧潜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广阔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探究让学生“学好语文、乐学语文”的快乐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资源库中挖掘提取出新鲜切实有用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教育服务,从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科学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金敏 《学语文》2011,(3):26-27
“语文素养”是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全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从多方而人手。课外阅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活动,也是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实质上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如何正确处理语文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注重基本技能训练”是前提,是基础;“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是结果,是目标。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整体语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呢?我个人认为.除了要加强课堂教学.还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各项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创造.让学生的阅读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汪活水.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中学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不断深入.面对职中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职中语文必将要突破原有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摆脱束缚,自由驰骋.冲破思想牢笼.在探究中获取真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们在研究和实验中,采取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周仲来 《广西教育》2014,(33):53-53
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是以学生个性差异所展开的教学活动,主张教师在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上,创设一个能吸引众多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环境。差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由此,教师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中推行差异教学。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王迎年 《考试周刊》2011,(68):46-46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中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6.
语文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学科教育活动.这里的语文素质,主要指学生个体和群体在语文学习上的内在品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民族文化素质是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个性心理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主导.下面试从要求、内容、途径三个方面谈一点浅陋的认识。一、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语文…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开发利用网络资源成为未来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本文是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展语文教学的一个案例,该案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那就是语文教学中开发利用网络资源要强调优化整合.要服从语文教学目的和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且以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类发展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也是生命核心的潜能,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乎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和启发性的阶段,作者就此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9.
沈肇景 《学语文》2010,(6):52-52
语文课程的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应该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以及人文素养等等。一般来说,语文学习可以归纳为两点: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而无论是哪一点。都离不开记忆与思维。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是相辅相成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索,以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潜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的核心素养大致可以分为学习兴趣素养、语言文字运用素养、发散思维素养、阅读能力素养、审美鉴赏素养五个层次,从这五个层次出发,谈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