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红 《儿童音乐》2016,(3):78-81
教学内容:人音版第十二册音乐 第二课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彝族风味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了解彝族的风情,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歌,能用准确、和谐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演唱此歌曲. 2.体验彝族音乐的色彩和风格,了解相关的民族文化,拓宽民族文化视野.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感悟彝族民族音乐风格,拓宽民族文化视野. 2.热爱我们各民族的民歌,热爱生活,维护民族大团结.  相似文献   

2.
张异男  孙慧 《黑河教育》2009,(1):54-54,57
教学内容:五年级歌曲教学《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体验彝族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体会旋律、节奏特点。2.过程与方法:运用肢体律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在指导学生视谱、演唱环节中,逐步引导学生关注节奏、旋律、衬词的特点及表现作用,从而感受彝族音乐的热 烈欢快的特点;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拓展歌曲的表现力,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  相似文献   

3.
《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它的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曲子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四个乐句,每句四小节,全曲结构规整。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这首歌曲,感受春天的美,体味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进而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根据这首歌的特点,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歌曲时,重点指导学生在听、唱、奏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体味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一、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1、用导言引出课题,如:人们都说春天是五彩缤纷的季节,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那么春天究竟在哪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寻找春天、赞美春天的歌曲。板书课题:《嘀哩嘀哩》。2、引导学生看幻灯片,感受春天的美。“嘀哩嘀哩”是小鸟的叫声,引导学生追随小鸟的叫声,去看幻灯片:(1)山青了,树绿了,小朋友们,你们说青山绿树,这样的风  相似文献   

4.
‘J、雨.毅,滴哩哩,穿过雨伞像滑梯滴哩哩,滴哩哩。‘J、雨点,滴哩哩,滴进下水道像合唱咚咚咚,滴哩哩。雨点,哩哩,进绿化带像施肥营养高,滴哩哩。小雨点 滴哩哩@吴之易$浙江杭州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  相似文献   

5.
我们吹起动听的竖笛,歌唱祖国如此美丽.笛声嘀哩嘀哩,赛过那百灵黄呜,我们多么快乐多么惬意。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笛声飞旋在晴空下,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笛声飞扬在白云里。我们吹起欢快的竖笛,祝福祖国更加美丽,笛声嘀哩嘀哩,赛过那百灵黄鹅,我们多么幸福多  相似文献   

6.
提起歌曲《嘀哩嘀哩》,恐怕有些人会摇头,但一说歌曲《春天在哪里》,马上就会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什么呢?因为"春天在哪里"这句歌词与旋律写得好!写得棒!不但成为了整首歌曲的主题旋律乐句,而且顺理成章地提升了歌曲的感染力。精彩的提问式歌词,把所有小朋友的好奇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里。  相似文献   

7.
嘀哩嘀哩     
50}3 3 31呀?春天在哪30 }5 53里? }3 33春天在那5·里J..一们月5 55}6 7 13 20】5 50呀呀呀花花花里里里林影睛山倒眼的的友这里映出看见有红红的红的30}5 6 56}5 4 31}5 0 30丝些有那会唱歌的小黄还、lrJ草草草】4 4 4 45}6 6 60}2 2 2 22}5一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0组武一0 2哩︵业里里L一0一‘门」5一·嘀尸O一。由」亡口一一.性5一一·嘀鲤丝嘀哩哩嘀哩哩5林影睛2山倒眼旦勒树肤垫青湖小︵旦武5 4 31}5 0 30会唱歌的小黄l厂..JI.、|妙球丝榔6一八O一一勺一主廿,5一不︸、_J.嘀哩嘀哩@望安 @潘振声~~…  相似文献   

8.
春天来了     
年级:小学第四册教学内容:歌曲《郊游》欣赏《嘀哩嘀哩》(人音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一课)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演唱《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在学会歌曲后能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郊游》。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各种作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点击课件,播放音乐《嘀哩嘀哩》,迎接学生进教室。2.与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3.谈话引题:春天在哪里?大地的景象有什么变化?1.引题:这么美的春天,你最想做什么?2.点击课件,播放歌曲…  相似文献   

9.
叽叽和哩哩     
两只小松鼠,是对好朋友。他俩常常一起散步,一起摘果子,你喊我“叽叽”,我叫你“哩哩”。有一天,松鼠哩哩生病了,松鼠叽叽细心地给哩哩煎药,喂水,还给哩哩讲好听的故事。又过了几天,松鼠哩哩的眼睛,突然睁不开了。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首民歌风格浓郁的童声合唱歌曲。它的歌词简洁明快,八句歌词以排比手法递进深入,其间两句为一对,上、下联关系,前后呼应,从赞颂祖国建设的风貌,引向对幸福明天的向往。歌曲以七声微调式写成,具有西北民歌韵味;旋律起伏跌宕,音程跳动活泼,儿童歌曲特点鲜明。演唱时要注意力度的对比,如“香喷喷的哩”和“人们的心情”两句弱唱,“光辉的国旗……宏伟的事业……”两句则要唱得饱满有力。  相似文献   

11.
王实甫《西厢记》中张生读了莺莺信后所说“哩也波哩也啰哩”、“哩也波哩”是戏剧歌辞中和声的记音,源于记梵文四流母音R、(R|-)、L、(L|-)的鲁、流、卢、楼或啰啰哩哩等语,含有祈福禳灾的寓意和悟道归源的超然洒脱义,引申可泛指一种超然于世俗的洒脱自得之状貌,从洒脱自得义引申则可比喻《西厢记》中张生所说男女欢会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深人临高渔村、乡镇对渔歌“哩哩美”现状进行了实地采访调查。调查发现,渔歌“哩哩美”目前生存状况堪忧,渔歌数量和体裁大幅度减缩。渔歌“哩哩美”自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尤其是其独特的地域、独特的传唱历史、独特的风格特点、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作为海南人、怎样看待自己的瑰宝,怎样面对殊荣,是无论如何包绕不过去的课题。文章通过论述渔歌“哩哩美”的传承现状,强调了要有创新意识,政府要加大重视等几点拙见,以求抛砖引玉,共筑民间文化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3.
1=D署 中速喜悦、活泼卿,一l哪,一I钾。一I≈㈡3 5 l 嘎p地业l(地鲫)l磐绷l(磐,.(齐)昨夜春雨滴哩哩,2.(莉咋{;己春雨滴哩哩,刍鑫15 5地幽0 1 3 1 3 3来到了 田野里,来到了林子里,悄悄地,轻轻地, 叩2__90)46 60 l(缈6_00) 悄悄地, 轻轻地,鲫)I圣 l(磐绅)lI墨1. 1 绅):15 2 20 20(4 3 i鲫)I— l(磐绅)l玉 l 绅):I麦苗儿,笑喜嘻。鸟儿们.銎12.地l(蛆地)lII:乞山I{她li 6璺I气6鱼l气5§叽叽的。 3.(领)昨夜春雨滴哩哩,细细地,(齐)细细地,(领)细细地, 4.(领)昨夜春雨滴哩哩,悠悠地,侪)悠悠地灏)悠悠地,0§l~山i蛆I川阳墨i嚏5墨阳墨:i(齐)…  相似文献   

14.
(5‘}牢‘万阵一1 5 11卜‘万丁、}。红下~可、川绍获丁奋二可奋月 .弓. 5................5‘}牢g可笼一}若可飞-2.吹木叶哟吹木叶哟00}00!尸耳=矜11}}/下币}昼鱼鱼旦}13·}3一}00}00}5遗』旦}32·}叮引肚仆引引U哎哩哩平必里噢,习二80}通二丛5 3 33}3 1 1 1 1 5 55哎哩哩哩哩噢,日=220}(些姆},1)}硬萝哩0 0100即、郎、哎.啊哎5·哩哩哎只登黔里哎}5- 哎叽引报卜3支业务︵丝 产产、、5 1 5335能雀1小唱虽然很跟着歌我如匕听了 3叶了鱼木听15一55二五卜 渐慢至刁=66称,}亚6}15{通 5.一、一﹄一.,.、;一O‘ 、口目一 /口U一1片鸟1五一妞通…  相似文献   

15.
吴明霞 《云南教育》2002,(13):36-36
一、教材简析《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曲调改编的儿童歌曲,歌曲描绘了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狂欢歌舞的生活侧面,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歌词简洁形象,曲调旋律欢快、跳跃。全曲可分四个乐句,其中一、二、四乐句节奏相同,音调稍作变化;全曲明快活泼,舞蹈性的节奏贯穿始终;“阿里里”这一彝家韵味的衬词的运用,极富民族色彩。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彝族民歌的特有韵味。教学难点: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能用轻松而富有弹性的声调演唱这首歌。三、教学目标1.指导…  相似文献   

16.
古林 《小火炬》2013,(11):26-29
小猪唏哩呼噜是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上一只著名的小猪。因为他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头也不抬地“唏哩呼噜、唏哩呼噜”一片响,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7.
南阳方言中的助词"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阳方言中的“哩”,既可作结构助词,也可作语气助词;“哩”有其特殊作用,它既可做结构助词。也可做语气助词;“哩”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哔哩哔哩程序设计类课程为样本,分析所获诱因,启示如下:教师应重视自身风格和特征的培养;异步学习中提问仍有必要性;需对课程中引起学生普遍关注的疑难点予以关注;学生课堂专注力干预应予以重视;对学生情感关怀不应缺席。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沙》是一首天真、活泼的儿童歌曲,bE大调,全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其中第一、三乐句完全相同。演唱时采用中速。教科书中有沙锤及三幅大雨、小雨、雨过天晴时的图片,启发学生用沙锤以及不同的力度表现三种自然景象,以体验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对比。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表达自己热爱春天的感情,并能用沙锤为歌曲伴奏。  相似文献   

20.
黎族乐器——“哩咧”是一种竹制的吹管乐,其起源与演变就是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发明创造出来的,它象征着黎族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文章主要探讨以下问题:山兰“稻杆箫”是“哩咧”起源的源头;山竹制作“哩篓”代替“稻杆箫”推陈出新;“哩篓”的变革成为“哩咧”不可取代的乐器;陈文仲是黎族乐器哩咧的改革大师;把黎族乐器哩咧持续发展传承给下一代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