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我们常说,新闻报道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又常说要经营出有历史厚重感的新闻。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传播功能日益强大,信息发布快捷且覆盖面广,传媒得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为了抢夺受众的眼球,媒体人把“不漏掉新闻”也纳入了考核的指标,即时新闻、滚动新闻等成为媒体应对激烈竞争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2.
碎片化阅读时代,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样的分类分解为信息片段,信息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阅读速度与新闻传播速度形成正比。诸多谣言信息"爆发式"传播引起了各界强烈不满,不仅损害公信力还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失范"变得显著,正确认识,合理约束,提高媒体人的专业操守与捍卫新闻的真实性都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公正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社会历史公正和记者形象公正尤为重要.注重社会历史公正,提升媒体公正,反之会损害新闻形象;记者形象公正是记者职业道德的应有之义,要实现和维护它,关键是形成正常的教育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范素锋 《声屏世界》2012,(9):105-106
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今天,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第一平台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的凸显。开年以来,央视对全国两会、叙利亚局势、黄岩岛事件、神九发射等国内外热点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形式、及时充分的报道,成为观众最为信赖和倚重的新闻来源。  相似文献   

5.
6.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学素养对新闻写作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虽然它的影响是缓慢的,但一旦建立起来,就是根深蒂固的.纵观近现代以来的新闻大家,无一不是文学素养深厚.新闻写作是一项很耗营养的工种,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而这种营养从何而来?读书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当前,身处碎片化时代,...  相似文献   

7.
新闻关注当下,历史钟情过往,前者"喜新厌旧",后者"喜旧厌新",彼此的时间意识是不同的,历史"好古",而新闻"维新",彼此偏好不同,各有所执.不过,二者有一点却是相似的:二者都很关注"事实",都很在乎由事实建立起来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新闻揭露事件真相、批评假丑恶、弘扬真善美,其报道内容、报道性质决定了这类报道更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冲击力强、社会反响强烈,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舆论监督新闻对于被曝光方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社会舆论的压力是巨大的,人不是孤立于社会大家庭之外的  相似文献   

9.
如今,新闻策划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其在报道中的作用和效果也是有目共睹,尤其在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新闻策划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到作用。好的策划不仅可以完善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可以提升报道的品位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对物质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精神需求日益提升,电视台对编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新闻的播放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吸引着广大的电视观众。由于,当前电视台人才匮乏,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在新闻采编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新闻记者提高专业素质,在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以及采编技巧  相似文献   

11.
报纸是读者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一份报纸,向受众传播的不仅是新闻信息,同时也在传播着一种"温度"。报纸通过新闻人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观照角度和情感态度,或隐或显地在向受众传达着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性温度、一种舆论导向。虽然新闻报道历来强调客观,但"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件"、"选择什么样的报道角度"来进行客观报道,这是记者和编辑都不可避免地要作岀的选择。不一  相似文献   

12.
新闻背景,就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它就像放电影一样,是新闻写作中的幕后衬景.电影中的衬景有助于剧情发展,而新闻背景则有助于让人们弄清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增加新闻的分量,有助于深化新闻主题,使之更鲜明、更突出.在新闻采编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方式用好背景材料,就能增加新闻厚度,提高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新闻敏感,即记者的"新闻眼"、"新闻耳"、"新闻鼻"从何而来,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为什么许多记者在熟知概念或者说经验之后,仍觉得茫然、做起来仍不那么得心应手呢?笔者认为,记者的新闻敏感来自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欧福泰 《新闻前哨》2012,(11):59-60
一次,我派一名年轻记者去采访农民土地入股分红的情况。原想这篇新闻应该写得较为出彩,因为农民土地入股是个新事物,这样农民一边腾出身来去企业上班领工资,一边还可坐收土地所带来的"租金",增收之乐有谈的。过了几天后,这名记者将写好的稿子交上时,我一看,干巴巴的没什么"肉",也没有新闻细节,有的只是  相似文献   

15.
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这是新闻规律的最基本要求,是我们在新闻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客观报道,不允许任何的主观臆测或者假设推断,靠事实说话,不允许随意赋予新闻本身并不具有的意义而成为某种观点的诠释与注脚。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中,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主体都是人,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又是社会的人,缠绕在不同的关系当中。  相似文献   

16.
最近,某报报道:一下岗职工几次借贷资金创业,几次失败,还欠下了不少债务,但他依然不弃不悔,终于取得了成功。这位下岗职工的精神的确令人敬佩。但由这篇报道,笔者联想到近一段时期以来,媒体似乎都在树立这样一种价值标准和取向:即必须成为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经验,最吃香的知识结构,才算是“成功人士”;必须成为老板、总经理才是最佳的结局。于是“知本家”、“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规律的最基本要求。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是我们在新闻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那么,如何既能保证报道的客观性,又能提高报道的针对性、策划性,就成为了新闻工作者一项操作性很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最好的体现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抨击社会阴暗面,针砭时弊。隐性采访不但满足了媒体的职责所在同时还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当下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为了区别与其他的新闻报道,迎合大众的口味,许多媒体选择了别开生面的隐性采访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被视为报纸的旗帜,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国内许多媒体不仅将评论版设置在重要位置,还广开言路,以较高的稿酬向时评写作高手约稿.但在新闻实践中,由于多数新闻评论建立在国内外热点事件的新闻报道甚至是网络信息的基础上,一旦新闻报道和网络信息是虚假的,新闻评论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反而会陷入以讹传讹的尴尬境地.因此,无论是向媒体供稿的新闻评论作者,还是处理新闻评论稿件的编辑,都要严格做好把关工作,对新闻评论所依据的新闻事实进行核实、再核实,防止虚假信息借助评论扩散.  相似文献   

20.
新闻背景指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所作的说明,新闻背景对受众更完整、更全面、更充分地认识新闻事实的本质,突出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与一般新闻不同的是,深度报道对于新闻背景的重视与依赖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