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志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是提升当代青少年人文品质的迫切需要。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亟需进行立志教育;在教育科研中,亟需正视立志教育;在各级学校进行系统的立志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的“立志”观强调在道德领域立“圣人之志”,主张“立志”要真切、专一,把“立志”作为“成已”的前提。针对当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道德理想缺位的现象,立道德之志对每一个道德主体都显得尤为重要。王阳明的“立志”思想对中国当代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的立志思想及其意义●王炳仁诸葛亮以其统军治国的盖世智慧谋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人格品德名垂青史。他在修身冶德尤其是立志方面,颇具独到见解,值得学习研究。一、诸葛亮关于立志的言论诸葛亮立志之论,主要见于他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①两文,归...  相似文献   

4.
针对师专生的思想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分内容地对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学师范爱专业”、“立志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一、明确指导思想,提高教育成效,实现专业思想教育的科学化师专生专业思想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他们立志把扎根农村、从事教育事业作为终身职业.  相似文献   

5.
立志是儒学修养的前提和功夫,也以此特质区别于知识性学术,尤受阳明重视,并与其身心一体、以心导之思想相一致。阳明认为立志于为学首先是定向与植根,所谓“植根”就是播种,它是心灵纯化的方向和起点,“致良知”之“致”即立志。立志犹如舟舵、马衔,收拾身心并构成为学动力和恒力;立志又是定心,志定心收气凝。而人生并不怕科举功名,就怕消磨转移理想意志、立志不真切。立志是个体道德生命即良知的最初释放,是道德意志的最初真正展示和逐步坚固化,志立而不移就是从“致良知”到“良知致”。立志贵在专注,专于天理而非朱子的“持敬”,个人在专心主一的过程中,涵养精神,调理气机,使理气通达,上达天道,“精一”既是矢的又是功夫。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思想剧变 ,信仰转型 ,过程曲折 ,意义重大。从青年毛泽东的择真理而后立志的立志观、中西融合的文化观、“自由研究”的治学观中可以看出 ,其思想转变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最终趋归马克思主义 ,更在于他所采取的思想方法。社会环境可以变换 ,但信仰抉择时思想发展的规律却具有超越时空的一般指导意义。青年毛泽东秉承的思想方法 ,对于今天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在树立崇高理想、正确评价中西文化、培养自觉求实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可以提供很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关于家庭教育的认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独树一帜,闪烁着人类精湛的教育智慧、积淀着深厚的教育文化。其中,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有其独特之处。曾国藩说,家族要想兴盛,必须要培养出好的孩子,培养好的孩子六分源于天生,四分源于家教。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以立志为重,而立志对做人、做事、做学问有着直接和间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09》近期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09》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的第一辑。该报告立志与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同行。  相似文献   

9.
儒家为学思想是不可绕过的思想资源,其"为学为己"、"学贵自得"、"得之自然"、"学者立志"、"学贵于通"五个方面具有内在联系,是儒家为学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恽代英提出了“自觉觉人”的教育思想,他辟创了自范立标、自学立识、自党立品、自强立志、自践立行、自决立人的教育路径。“自觉觉人”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萃     
王夫之强调立志的重要王夫之,又名王船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家。在教育问题上,他提出了重视现实环境的作用、学与思并重的原理,提出了行重于知  相似文献   

12.
侯勇  李京晶 《中国德育》2014,(14):52-53
正2006年起,育园小学开展了"学名人、伟人,感受大家风范"的立志读书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小树立志向,能为之奋斗、不畏困难,取得成功,并能从自我发展、眼前目标做起,长大去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经过全体育园人的努力,依托于课题的研究,渐成系统,形成了立志教育特色。立志教育充分体现了当代素质教育的理念。育园小学一直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  相似文献   

13.
《教师博览》2008,(7):F0002-F0002
1962年大年初二,蒋志明出生在上海市郊区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家庭,受诗书传家思想的熏陶,蒋志明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文化人。  相似文献   

14.
志于道     
骞叔 《中国德育》2006,1(5):75-75
“志于道”是孔子对于人生提出的一个要求,见于《论语?述而》。中国传统思想重视立志,认为立志是做人的第一步。孔子自述他一生修养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一步“志于学”说的就是立志。后来的学者关于立志也有许多精辟的话。如:“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青年思想主要归纳为青年定位与价值旨趣思想、立志与使命担当思想、惜时与学习奋勉思想、培育与成长成才思想。其是对当代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政治多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境遇的考量和解答。其内蕴丰富逻辑缜密。  相似文献   

16.
立志教育是综合性教育,主要体现在:立志教育是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统一,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立志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了平台。立志教育的内容包括认识自我,确立目标,制订规划,坚持不懈。立志教育要实现整体引导和个体指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以下方面对中国古代道德修养方法加以审视。第一是立志。古人讲道德,立志是头等大事。第二是明理。明理实际上是提高道德认识。第三是省察。孔子最早提出“克已内省”,孟子等教育家都提出“省察”的思想。第四是强志。在诸多思想中,孟子的“强志达智”的思想较为突出。第五是慎染。古代教育家不仅重视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修养,同时也注意到外界环境对人的道德的影响。第六是力行。古代教育家“力行”的思想十分丰富,其中孔子以道德实践来考察思想品德的方法,具有实践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八方面的内容,包括弘扬爱国、爱民思想;提倡民族气节;推崇"仁爱"的思想;提倡勤奋好学的学风;重视立志、自省修养;强调孝敬父母;注重真诚交友;珍惜劳动成果,以及如何加强这几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立志论     
文章论述了每一个人应当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在社会时空座标系列网络中选择一个座标点立志,这个座标点也应是每一个人的宏观立志和微观立志的结合点;现身说法地论述了立志的实际条件和实际过程;最后论述了立志当教师的优越性和优越感。本文以立志当教师为典型,举一反三地说明了一切立志及其实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需要,都具有各不相同的地位、价值和作用,都应当同样地受到尊重与重视,而不容许有任何的歧视和轻视。  相似文献   

20.
切实抓好师范生专业思想教育,是关系到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师范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是指师范学校为了进一步确定师范生立志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而进行的特殊的专门系统的教育。通过专业思想教育使师范生真正树立起教师职业理想和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