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重视"语用"是对过去语文教学的"除弊"之举,但是却有矫枉过正之嫌,"为语用而语用"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之一。根源还在于没弄明白语文课教的是言语,而非语言。既然是言语,就不应囿于言语形式,还要关注言语整体,感受言语的深层意蕴。一、譬美,乃成横绝孤篇以前有位在杭州求学的朋友说,真正去了西湖,觉得也就那样,不似古人说的那般有意趣,也不如想象中那般袅娜迷人。这种感受虽然不免  相似文献   

2.
文章是用语言写成的,要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上下一番功夫.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章是交流思想的一种形式,只要写文章,就得使用语言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正如老舍先生曾打比方说的:“我们既然搞写作,就必须掌握语言技巧.……一个画家而不会用颜色,一个木匠而不会用刨子都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3.
薛法根老师的语文世界,有别于其他名师很突出的一点,是他常常引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源头活水,去滋养语文,引领课堂,改变学生。
  薛老师提出“为学生言语智能而教”的教学观,相当精彩简洁,却很“心理学”。言语,是语言学的一个概念。言语不同于语言。言语是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它自由,呈现相对的运动状态。而语言则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是稳固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语言融汇在一篇篇课文,即相对规范、经典的言语作品中。学生通过课文,通过自己的言语活动去学习语言。弄清了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大家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疑惑或会“云开日出”,少去许多不必要的争议与讨论。智能,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产生了行为和语言,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技能是人们使用这一工具的能力和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用语言来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师使用语言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这就使言语技能成为教师最重要的才能和必备的基本功。 人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应该始终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语言教学和言语训练造成重语言知识而轻言语行为、重语言结果而轻言语过程、重语言技巧而轻言语规律的误区。“口说笔写”法把言语训练和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结合起来,是习作者学习语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翻开<暗示>,我马上想起了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寓所"的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认为语言在某种从未说出的东西中说话,"只有当事人把从未被说出的东西付诸语言,这才全要看语言是否馈赠或拒绝适当的言词"(海德格尔语).<暗示>是"闯入言语之外的意暗区,抵达那些言语未曾抵达的地方",这些意识暗区就是"用语言来揭破语言所掩蔽的更多生活真相".韩少功对语言的理解和海德格尔有着相通的地方,而这也正是整部小说立足的思想支点.  相似文献   

7.
直觉是学生通过言语实践活动而获得的一种感受。参与言语实践活动的程度不同,学生直觉水平的发展就会呈现出或高或低的态势,言语实践活动越多相对来说直觉的水平就越高,就能在听或读的瞬间快捷、准确地对语言的内涵及表达形式作出感知与领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直觉思维的本质特征,来训练和提升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要通过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言语活动的规范知识,积累言语经验,培养言语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敏锐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间接性是人们交际的共性之一.人们对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是为了表现人际之间的社交距离,或者体现人际之间对某些敏感问题的回避态度,间接言语行为还体现了人们为达到某一目的时所使用的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其中的言语行为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本文运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个方面解析王熙凤的语言行为及言语技巧。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语序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具有鲜明的表意功能。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词语的“易位”这种语言技巧也反映出言语者内在的思维技巧。有时候,在特定的语境下,言语者突破思维定势,有意的将前一语句词语巧妙“易位”来表明观点,传情达意,不仅言简意赅,新颖别致,而且也会给语言平添几分幽默与情趣,启人心智。从侧面表现出言语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娴熟的语言技巧。词语“易位”通常会产生以下积极的修辞效果。一、增加幽默色彩,平添句子情趣在特定的场合下,言语者在表达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的看法时,往往不直接表明观点,而是有意的将别人话语…  相似文献   

11.
人们使用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正确地选择语言体系中各种成分,组成话语来达到特定的目的,完成交际的任务。由此,以语言交际功能为依据而建立的功能修辞学就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小说和戏剧虽然同属文艺语体,但二者的言语形式不同。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语言是无声的文学语言。读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重现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小  相似文献   

12.
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决不能仅仅依托这些经典规范的语言素材,这就如同维持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切不可整天山珍海味,同样也需要家常便饭的浸润与滋养。因此,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广泛接触、积累乡村口头文化,为学生言语发展提供全面而充足的营养。基于教学实践,提出要把握方言特点,有效拓展言语储备;积极感知辨析,深入洞察土语内蕴;关注修辞手法,切实习得表达技巧等教学方法,以期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人坚持,翻译是一种纯粹的实践活动,只要翻译者熟练地掌握两种互译语言,他就可以从事翻译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摸索翻译技巧,基本不需要什么理论指导。有人认为,尽管对翻译现象的讨论是必要的,然而这种讨论应该是直观的、经验式的——比如中国严复的信达雅论、英国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即反映了这种观点。也有人指出,既然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那么它必定涉及语言系统,人们对语言系统的研究成果肯定有益于翻译研究,从而对翻译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语言学对语言系统及其使用的论述使翻译研究可以摆脱传统的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统一,并明确定位高中教育是面对大众的、基础性的、普及性的教育.余应源教授在<再论语文教学科学化>一文中也指出:"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语文的第一位的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而不是语言艺术能力."因此,他对于语文教学工作核心强调的是通过语言技能训练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这就启发我们认识高中语文既不是单纯的文学鉴赏,也不是生硬的语言规律灌输,语文能力的发展需要在课堂教学上通过一定的言语技巧训练来提高,即在辨别、体悟、积累的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世说新语·言语》篇中,有许多辩论片段使用了例证反驳法,或生动活泼,或风趣幽默,或令人捧腹,或引人深思,真令人玩味无穷。我们今天再阅读它,从中学习古人的辩论技巧,可以提高我们的辩论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孙文虹 《现代语文》2013,(1):128-129
文学语言是合乎语言规范的书面语,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文学语言的读解过程,即作者使用某种语言,通过具体的言语活动,创造出文学作品,然后经过读者的解读而被接受.小说最常用的话语言说方式是叙述.叙述性语言集中体现着文学语言联结、贯通、整合的中介作用.以余华小说《活着》为例,具体谈谈文学语言的中介作用在小说叙事性语言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1.导言语言描写中的“零形式”似乎意味着语音上的“无”。但是,既然语言学家明明使用这个符号指称着某种东西,某种特殊的语言成分,那么尽管“零形式”表示的成分在语音上是不存在的,人们仍认为它在言语中有固定的位置和区别性价值,因而它与那些以语音或语音特征的形式出现的更为普通的语言成分处于同等地位。如果我们承认根本不具有语音形式的东西也可以是语言成分,就等于扩展了“语言成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语言习得,而学生语言习得的最直接途径便是课堂教学中的言语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语文课堂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语文.而"言语承转"便是言语实践的一种具体形式."承"是对文本语言的继承:"转"是对文本语言的运用.承转结合,便实现了言语本质的习得.那么,如何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进行言语承转呢?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李海林先生认为是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的统一性。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而言语实践能力又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言语实践来培养。因此,语文教学的规律是"在使用语言中学习语言使用"。要使语文教学遵循这一规律,有三对关系我们必须厘清。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规范化是语言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 ,而言语的规范化则受交际对象心理和所处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言语规范化是以语言规范化为基础的 ,语言规范又从言语规范中吸取固定表达以成规范 ,但二者绝不等同。其次 ,语言规范化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是人们言语交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言语的规范化是一个运动着的过程 ,与特定的时代、社会以及交际环境密切相关 ,言语交际中的简明、得体有时是要突破言语规范的要求。甚至违反语言规范的规定。比如 :“我请您给我买一张去西门的票”和“我请您拿出您的票”这两个句子都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定 ,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