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徐子然 《职教通讯》2023,(1):101-106
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很多也都开设了相关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兴起的背景下,高职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教育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构建符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紧贴艺术教育教学实际的公共艺术类课程体系,并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等进行变革,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人文艺术修养。从高职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出发,分析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校进行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和途径,以促进高职校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厌学的问题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难点问题,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具备诸多大学生共性的同时,具有其独特性。相比而言,其公共文化课学习能力弱、成绩差,厌学问题更加明显和突出。本文以艺术类专业学生公共文化课厌学情况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艺术专业学生厌学公共文化课的具体原因,提出应对厌学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高校艺术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技能大赛的级级推行与落实,促成了职校专业教师的成长,却未能为职校文化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帮助,甚至还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技能大赛背景下,职校文化课教师要从教师个人的心理、专业能力、个性化发展探求专业发展路径;职业学校要从提高培养意识、加大培养力度、拓展培养渠道寻找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发展对策;相关教育部门要从把文化课教师的专业成长纳入职校的发展考核、提供更多展示平台、提供更多培养的公共渠道着手推动文化课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一直是教学的难题,应根据职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用"洗课""创课""融课""网课"等方法,转型重构,设计开心、开源、开拓和开放的文化课课程,并就课程设计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高考大军中,都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艺术类考生.特殊之处在于,他们除了要考文化课以外,还要参加专业考试.对于接受了三年系统全面专业训练的职校生来说,会不会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发挥自己的职校优势?进了大学以后的路又要怎么走?本刊记者采访了奉化职教中心艺术高考班的两位优秀毕业生,和大家分享他们的职校生涯、高考经历和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6.
康佳琼 《职教论坛》2012,(23):25-26
高职公共文化课程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与创新能力等综合的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文化课课程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较多的处于边缘化.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兴起,“能力本位”必须迈向“人格本位”.所以高职公共文化课必须充分挖掘人文素质底蕴加以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模块化教学应用于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的优势,介绍了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通过调查,考察了模块化教学应用于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效果,总结了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不足和局限。  相似文献   

8.
李佳 《教师》2013,(5):31-31
早在2012年年底,有媒体报道,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相关官员透露,2014年艺术类招生改革将加大文化课分数在艺考录取中的比重。随后又有媒体报道,教育部研讨会上传出消息:教育部有意从2014年起,提高艺术类文化课的控制分数线。昨日记者就此咨询了部分高校艺术类专业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中职校文化课教学如何为专业技能建设服务,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文化课教学应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从课程设置、教材整合、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又会反过来促进中职课程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策略;然后论述了关于开展行动研究,加大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最后提出中职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加快文化课改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武帅超 《考试周刊》2013,(54):68-68
<正>最近几年,艺术类考生人数逐渐增加,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艺术类考生对文化课的要求比较低,考生文化课成绩差,想走捷径。但是,随着艺术类考生人数的增加和招生计划的缩减,对文化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0年高考文化课要求仅317分,2011年陡增至334分,增加了17分之多,这对想走捷径的考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艺术类统考结束后,紧接着是艺术类单招考试,等这些考试都结束后,留给艺术类考生的时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自我价值,职校文化课教师塑造个人魅力尤显必要。文化课教师个人魅力的塑造对于学生的言行具有很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砝码,有利于职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职校的长远发展。提高文化课教师个人魅力,维护职校教师地位的平等是保障,开展团队合作则为其提供养分,文化课教师自身发展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对于职校文化课教师是否要确立专业发展的双师型目标,历来的论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要或不要。而应该分两句话来说:一是职校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肯定不能脱离职教特质,二是职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双师型目标应该分类要求。简言之,职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双师型目标应该是一种弹性定位。  相似文献   

14.
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但在艺术类院校中还普遍存在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情况。本文针对艺术院校的学生专业特征、文化基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生源构成、个性特征和未来的工作方向等不同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因材施教",针对专业特点采取任务驱动等方法,对如何增强艺术类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公共选修课程是中职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由于教育观念滞后、课程意识薄弱、资源开发乏力、师资力量欠缺、教育评价缺位等原因,许多中等职校的公共选修课程形同虚设,很难有效达成国家规定的课程目标要求。中职公共选修课必须实现课程形态的转型,从选择走向定制,实现课程开发流程的再造;从纸媒走向多元,实现课程内容载体的拓展;从演绎走向归纳,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于艺术类院校的了解和认可逐渐加深,报考艺术的考生逐年递增。面对着激增的艺考群体,江苏高考在艺术院校录取人数上基本保持不变,而单招院校则从以前的800多所减为200多所,这无疑使艺术类学生考上艺术院校的难度空前加大。此外,对于那些想考上好院校的艺考生而言,他们不仅要专业本领过硬,文化课的学习更是不能有丝毫松懈。纵观江苏省本科院校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评《职校文化课教师专业成长困惑浅谈》(2015年第8期,作者:龚晓芳、顾红卫、陈口)这篇文章道出了职校学校文化课教师的心声。长期以来职校文化课模糊的定位使得教师无所适从,而该文带给我们的思考将启发我们走出文化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江苏省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王智慧此文选题有现实意义,作者既吸收了学术界研究的成果,又有自己  相似文献   

18.
对于职校文化课教师是否要确立专业发展的"双师型"目标,历来的论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要"或"不要".而应该分两句话来说:一是职校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肯定不能脱离职教特质,二是职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双师型"目标应该分类要求.简言之,职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双师型"目标应该是一种弹性定位.  相似文献   

19.
在职业教育不断被提到日益重要位置的大趋势下,其各项改革受到了教育界内外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其中的一个核心——文化课教学的改进,更是引发了诸多的讨论与争议。 文化课难上,这对于生源素质相对薄弱的职业学校而言早已是一种陈年的病痛。不过也正因为文化课难上,才更有探讨的必要。上好文化课,发挥文化课应有一的功能,无论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校的办学的角度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而言,学好文化课,提高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无疑对专业课的学习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从学校办学的角度而言,一个学校的办学成果、办学层次无疑就是体现在学生身上。作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才,他不仅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同时更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而这些素养的养成,文化课显然是一块不容忽视的阵地。因而,文化课对于学生就业与成长,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正长期以来,艺术中职校教学研究工作一直是一个弱项,存在着教科研意识不强、目标不明确、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费不足、设备不完善等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以研促教、教研兴校,对大多数艺术类中职校来说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一、艺术类中职校教学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