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如何参与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中,对于实现民族平等和巩固国家统一非常重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事业如何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新一代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经济体系和文化生活中的相对地位。针对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如何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问题,我刊编辑蓝洁专访了著名社会学、民族学专家马戎教授。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旅游是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体育与旅游,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理解。本研究从民俗学、旅游学的视角,通过文献资料、逻辑、社会学等方法,论述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进程中应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两者联动和互动的文化发展策略。以有利于双方在资源共享下和谐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应突出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少数民族日益深入地卷入到全球的现代化过程之中,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少数民族也产生了种种不适应性问题,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权益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协调少数民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国家政治秩序的稳定,还是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改革现有制度,创新管理机制,方为实现少数民族良性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4.
孙杰远 《教育研究》2022,(10):26-33
作为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既是现实维度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也是历史维度国家战略“四化同步”的持续深化。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不仅需要在国家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对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源进行调整与配置,更重要的是要使民族地区积蓄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力量。这种内生力量,是促成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发展机制和发展路径等方面获得的综合性动能,包括在精神层面的共同体意识建构,在文化层面的文化基因传承和文化现代化转型等。通过教育赋能,使各民族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共同实现自身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在立体合力下推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多民族国家中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充分考量各民族的发展状况.而且要在发展进程中保持民族关系的和谐,以保障发展进程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制度基本特征.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特色。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态势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和谐社会,但西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仍需应对一系列困难。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产物,也在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成熟。伴随国情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在本国实际和原理相结合,在民族发展的道路上用新的思想、新的实践、新的内容以及新的语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凸显民族主体性立场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并作为中国发展的指导理论。本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基础上,进行全面主体性研究和分析,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精神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就必须向前演进和发展,即必须要进一步地现代化。实现民族精神现代化,应以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价值资源,以塑造现代人格为社会心理基础,以现代社会制度为工具性基础。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偏低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最大短板。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才能实现我国全面教育现代化的美好愿景。参考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照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分析,总结并提出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衡量指标门槛。借助SWOT态势分析法系统模型理论,建立可视化矩阵模型,系统、全面、有针对性地提出“SO—增长型“”WO—扭转型“”ST—多元化”和“WT—防御型”战略,探索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相当紧迫的问题。丽江宝山石头城的旅游潜力雄厚,民族文化的历史性、现实性和预见性如何实现,根据第一手资料,阐述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一些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