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全国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谈到了一个问题:语文课标颁布以后,究竟怎样的课是体现新理念的实实在在的好课?他们把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作为了第一条标准。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语文教学,聚焦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的方向和指标,是教学的灵魂和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为准绳,以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为基础,科学地拟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组织与展开,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然而,  相似文献   

3.
语教学过程最优化,首要的是优化教学目的。因为教学目标决定和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取舍、教学对象的培养规格、教学手段的科学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安排、目标教学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为灵魂,教学活动和师生双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目标的最优设计,可实现目标教学的最优控制和科学的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4.
5.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语文素养,简而言之就是培养人的语感。评价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是多面的,但任何评价不能脱离了语文的本质——语言文字。而语文意识则是通向语感的桥梁和阶梯,培养好学生的语文意识,是教学的有效保障和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设计,3个方面要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3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相似文献   

7.
时下不少地区和学校正在广泛推广"抛锚式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笔者发现,其中一些教师对"锚"的设计存在着理念上的偏差。结合个人的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抛锚时应该有"大目标"意识。  相似文献   

8.
一、目标意识与语文教学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教学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要有目标意识,无论是开学初的计划制订,还是备课、上课,要将目标意识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崔峦老师尖锐地指出,因为目标意识不强,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指向明确,是在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指引下的具体目标,它应该既有教学理论的引导,又有很强的指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的编造,不是教案上装点门面的摆设,也不是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养成的认知基础,是从业者对工作的认识与态度。语文学科是富含思想与文化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是进行职业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培养岗位适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应该自主、灵活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刘翠梅 《成才之路》2014,(25):26-26
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的生命就像初升的朝阳、含苞的花朵,充满着希望。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养成的认知基础,是从业者对工作的认识与态度。语文学科是富含思想与文化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是进行职业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培养岗位适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应该自主、灵活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多方面的综合结果。分解开来看,听讲、说话、识字、写字、作文、朗读、阅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是语文素养的体现:但概括起来,不外听、说、读、写四个内容。听和读主要是吸收。而说和写是输出.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检验。因此,一个人语文素养怎么样,通常都可以从说和写这两方面体现出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善于听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确立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学目标是整个目标教学过程的导向和标的。因此。教学目标应如何确立,其确立是否得当,对整个目标教学的影响至关重要。那么。应如何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呢?结合语文目标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6.
沈丹 《湖北教育》2004,(5):44-44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情感贯穿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以情促教,以情优教,进而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祝春德 《教学随笔》2007,(11):33-33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始终围绕老师转,老师也始终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不敢大胆质疑,更不敢创新,生怕高考考砸锅。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里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全部知识,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探索,如果一个人缺乏创新意识,他就不可能有探索。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关注生命,唤醒和培养学生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有效体现,更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强烈召唤.作为护校的一名语文教师,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渗透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靠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染学生,靠语言文字的动力推动学生,靠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生命语文”理念,论述中职语文教师应重视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并将之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中,提出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中唤醒生命意识、在表达交流中领悟生命哲学、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生命境界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人们日益关注学生的闲暇教育,语文因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与闲暇教育关系最密切。探讨语文课堂教学“闲暇意识”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