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语文教学之友》2014,(4):F0002-F0002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一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老子太清宫镇)人。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对后世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教育思想许梦瀛一、老子生平简述关于老子的生卒年月和《老子》这本书的作者和时代问题,向来众说纷坛,目前仍无定论。根据《史记·老在申韩列传》及《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史官(“...  相似文献   

4.
南宋词人赵善扛,《宋史》、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全宋词》赵善扛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兹辑补其未备者若干事。要点有:善扛,宋太宗七世孙。信州玉山县(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六年(1170)十一月,已知邵武军泰宁县(今属福建)。淳熙七年(1180)前,曾知处州(今浙江丽水一带)。淳熙九年(1182)二月至八月,朝散郎、知湖州(今属浙江)。八月至十一年(1185)十一月,丁父忧。淳熙十一年十一月后,提举某路常平茶盐公事,疑未莅任。约淳熙十二年(1185)或稍后卒。  相似文献   

5.
正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管理图书的官员),博学多才,据说孔  相似文献   

6.
前老子时期“道”语词的发展及哲学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于考察老子同时代以及之前“道”这一语词及其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考察它的原始义以及后来的各个衍生义,由此把握道从日常语词发展为哲学概念的完整过程。其具体包括:(1)“道”包括道路、引导在内的原始含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2)方法义;(3)社会法则义;(4)道德义;(5)自然法则义;(6)更为普遍的规律或法则义;(7)由原始而发展的言说义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老子之前或同时,关于道的语词内涵发展所已到达的进度,了解老子“道”的哲学的概念准备,了解前人为老子哲学所奠定的观念甚至是思想基础,并了解前老子之道与老子之道的内在连接。完全有理由这样说,老子的道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产生的。是前老子时代关于道的丰富理解或认识构成了老子“道”的哲学的坚实概念与思想基础。老子所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向着抽象与系统高度的辉煌一跃。  相似文献   

7.
韩非生于周赧于35年,卒于秦王政14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8.
郭店《老子乙》与今本《老子》相对应章节有明显差异。郭店《老子乙》主张“清静为天下定”,今本《老子》主张“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太一生水》(含老子丙)与郭店《老子甲》有密切联系,与今本《老子》相对应章节同中有异。郭店《老子甲》是“经”,《太一生水》(含老子丙)是“说”,今本《老子》是战国老子后学对春秋以降老子学说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相似文献   

10.
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人物,他是老子道的发展者,也正是他歪曲理解了老子的道。先秦时,人们皆称黄老,在老子的前面加上一个黄帝。魏晋以来,皆称老庄了,可见庄子位置之重要,是研究道教不可不涉及的重要问题。一、庄子的身世及其阶级性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名周,宋国,蒙人(今河南商邱附近),出身干没落奴隶主贵族,曾为漆园吏,不久便归隐了。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与惠施交往密切。对现实不满,宁肯贫困借贷,终身不士。其说著书五十二篇,保存下来的即今本  相似文献   

11.
简本《老子》与今本《老子》的关系问题,是引起学术界热列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简本《老子》是《老子》的摘抄本。简本《老子》内容几乎全部都能在今本《老子》中找到,且只有今本的五分之二;今本《老子》第六十四章下段内容既出现于简本《老子》甲,又出现了简本《老子》丙,是简本《老子》摘抄于《老子》的明证;从郭店楚墓主人的职业看,有对《老子》进行摘抄的主观动机;今本《老子》不见于简本《老子》的内容在简本《老子》之前的春秋末期就已存在的事实,更佐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春秋"吴头楚尾"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头楚尾”,顾名思义,是吴国与楚国的交界的地区。吴国与楚国交界之事,全在春秋时期。“吴头楚尾”,在今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的东界之东,即在今安徽省、江西省境内。“吴头楚尾”的争战之事。主要发生在今安徽省的北部与中部。吴国攻取和占领艾邑(今赣西北地区)的时间,在公元前504年至公元前495年之间。从公元前495年至公元前473年。是吴楚边界的稳定时期。吴国辖有番邑(令赣东北地区)和艾邑(今赣西北地区);今江西中部和南部地区,大致属于楚国。(在令安徽境内)楚国的东界:乾溪、城父(今毫州市)——胡(今阜阳市)——英(今金寨县)——舒庸(今霍山县)——今宿松县。(在今安徽境内)吴国的西界:房钟(今蒙城县)——州来(今凤台县)——六(今六安市)——舒(今舒城县)——灊(今潜山县)。  相似文献   

13.
庄子     
【作者】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概览】《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  相似文献   

14.
老子     
老子生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老子的父亲是周朝的下层官吏,使老子具有少年时期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后来他成为周王室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征集、保管进而饱览了周王朝及诸侯国的典籍,为他创立学说奠定了基础。春秋末年,周王朝内乱,老子弃官西去,经函谷关,关令尹喜慕其大名,强留著书,遂留下五千言《道德经》。后出关,不知所踪。老子论著及思想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这本书名叫《老子》或《道德经》。是老子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逻辑的独立发展和奠基时期(上)周文英中国逻辑的独立发展,开始于春秋战国,秦汉之际达于高峰,尔后绵延至魏晋。春秋战国阶段一、先驱人物:老子、孔子、墨子老子姓李名耳,出生于楚国苦县(今河南东部的鹿邑)。河南是古代中国腹心之地。夏、商都是以河南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郭店《老子甲》与今本《老子》相对章节同中有异,且异处较多。郭店《老子甲》积极、入世,主张以道佐人主治国,是春秋老子哲学思想的表述;今本《老子》相对章节消极、退守,希望社会不要有任何有为,是战国初老子后学者哲学思想的表述。  相似文献   

17.
孔子(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从小好学,“入太庙,每事问”,经常向周围人请教,三十岁时已经以知礼闻名了。老子(生卒年不详,一般认为他年长于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曾任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或档案馆馆长),是当时最博学的人之一。据史料记载,孔子曾赴洛阳向老子问礼。  相似文献   

18.
展子虔 《阅读与鉴赏》2004,(3):F0003-F0003
展子虔,隋(约550-604年),渤海(今山东阳县)人,擅长人物、山水、车马。  相似文献   

19.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的籍贯订太原(今山两太原)、东原(今山东东平)、钱塘(今浙江杭州)三种说法,不可确考,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小说的鼻诅,  相似文献   

20.
南宋知名士大夫、江西籍文学家黄人杰,《宋史》及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全宋词》黄氏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特予辑补:人杰字叔万,自号鲁斋居士,又号可轩。约生于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前后。曾任州(府、军)学教授。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知江陵府公安县(今属湖北)。光宗绍熙二年(1191)至四年(1193)夏,疑在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幕府。绍熙四年夏至宁宗庆元五年(1199)七月前,疑曾通判某州(府、军)。庆元五年七月后至嘉泰二年(1202)秋前,曾知隆州(今四川仁寿)。宁宗嘉泰二年(1202)秋,提点夔州路刑狱公事。尚著有《可轩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