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纳兰词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写景咏物自然流丽,直抒胸臆,天然去雕饰。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对纳兰词做出了极其精辟的论断: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人间词话》第52条  相似文献   

2.
纳兰性德年谱(谱首部分)赵秀亭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徐乾学纳兰君墓志铭:容若姓纳兰氏。纳兰或作纳喇。清史稿文苑一:性德,纳喇氏。满洲源流考七:纳喇旧作纳兰。旧,盖谓纳兰为金源旧姓。徐乾学纳兰君神道碑文:纳兰氏,旧著姓,...  相似文献   

3.
纳兰词之所以动人心弦,主要因为其词以情感内容的真切和艺术表现的哀婉取胜,展示人间的至性至情,体现了悲剧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哀怨伤感与真切自然是"纳兰词"的整体词风。本文将着重论证其词风的这种兼容性,并进一步分析其边塞词及咏物词所蕴含的哀愁意蕴。  相似文献   

4.
那是一首歌     
<正>世人总说纳兰旷世才华、多情风骨,本是烈火烹油,繁花著锦。而纳兰却自诩: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人间惆怅客。三百多年间,多少回生生死死,起起灭灭,曾有一个才子,在时光的轮转中,留下过一撇墨迹。他,便是纳兰容若。他,曾有一段若只如初见的开始,还有秋风悲画扇的结局。只是,他那短短三十一载的年华,却又像一首迷离而惆怅的长曲,被我们不停地唱着、唱着,成了一首更悠扬的歌。  相似文献   

5.
纳兰成德《咏史诗》20首试释高亢纳兰成德《咏史诗》20首,起战国初至北宋亡。计战国初二首,三国六首,南北朝七首,唐三首,宋二首。因事立论,前后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但通过这一组诗可以看出纳兰的历史观,从而考察纳兰的思想。纳兰论咏史诗,主张有意而不落议论...  相似文献   

6.
《中文自修》2015,(1):20
推荐书目:《当时只道是寻常》安意如著天津教育出版社推荐人:上海市奉贤中学罗依芸推荐理由:安意如这样评论纳兰:"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髓。"她用细腻的笔触、独到的见解,将纳兰的一生娓娓道来。读她的文章就像听古筝曲,要静静地,静静地品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评价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晚清词人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赞其为  相似文献   

7.
论述纳兰词的成就及其独抒灵性、柔婉自然又间杂豪宕的艺术特质,并探索纳兰词风格转变的原因,试图从较深广的背景来透视纳兰词的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8.
纳兰性德悼亡词试论宋培效卢氏18岁嫁给纳兰,21岁病逝。8年后,纳兰国“寒疾”也过早地离开人世。从纳兰的作品我们推知,他们的夫妻生活是幸福和美的,因而更显出3年夫妇生活的短暂和难得。纳兰对卢氏的美貌和多情深为感念,难以忘怀。妻子逝世后的8年时间里,纳...  相似文献   

9.
纳兰不仅是“悼亡词人”——《纳兰成德集》书成断想张志纳兰容若工词,尤其是悼亡词,三百年来常被称为“悼亡词人”。但实际上,他有关爱情的作品不限于悼亡,学识抱负不限于词人。为对纳兰其人及作品做出全面的评价,传统的看法似应得到适当的修正和扩展。纳兰死后,韩...  相似文献   

10.
翻开那本已经泛黄的《纳兰词集》,我仿佛看到了纳兰性德的一生。那个我已经在心中不知道反复默念了多少遍的名字,他立于尘世间的喧嚣之上,跨越了300多年的历史与星河来到了我的身边。"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出生于1750年,是康熙年间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之子,母姓叶赫那拉。或许很多人都会羡慕这样一个出生就自带光环的人,因为在当时。  相似文献   

11.
研究纳兰性德的同志们对《人间词话》中“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①这段文字一直有分歧理解.本文试结合王国维的其他论述.谈谈自己的认识,以就教于纳兰专家和广大的读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纳兰的词作多有评论,其着眼点各有侧重.清代词论家谭献认为“蒋鹿潭《水云楼词》与成容若、项莲生二百年间分鼎三足.”王氏不同意谭的观点:“《水云楼词》小令颇有境界,长调惟存气格;《忆云词》(按项莲生词集)精实有余,超逸不足,皆不足与容若比.”②在此他肯定了纳兰兼有蒋项之长,小令长调均有境界,且精实而超逸.这主要是从境界方面着眼的.王国维又说:“《衍波词》(按王士祯词集)之佳者,颇似贺方回,虽不及容若,要在浙中诸子之上.”③这是从词创作的总成就上进行比较,他认为纳兰不仅高于浙中名家朱彝尊、陈维崧,也高于当时颇负盛名的王士祯.王国维在另  相似文献   

12.
刘德鸿先生的《清初学人第---纳兰性德研究》是学术界第-部研究纳兰身世的专著。刘先生全面系统地考证、论述了纳兰的家世、生平和思想.绘制出-幅完整而清晰的纳兰家世图志和纳兰个人成长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广大读者认识纳兰,理解纳兰文艺创作特别是词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
一梦红楼感纳兰──浅谈纳兰诗词对《红楼梦》的影响张一民大约在清乾隆五十年代中期,一百二十回刊印本《红楼梦》问世不久,就有人对其隐匿于书中的本事和原型进行抉微探索,率先提出《红楼梦》是写康熙朝大学士纳兰明珠家事。始作俑者当为乾隆皇帝。据赵烈文《能静居笔...  相似文献   

14.
姬灵 《学周刊C版》2014,(8):207-207
夜读纳兰词。感慨于他伤感华丽的词章,如莲似玉的情怀.还有那段永远铭刻于他生命中的恋情。他是纳兰,只能是纳兰。  相似文献   

15.
徐乾学所撰《纳兰君神道碑》在叙述纳兰卒后,康熙于行在遣宫使告祭之后,说:“君有文武才,每从猎,射鸟兽,必中,卒有成功于西方,亦不为无所表现。”他在前一年所写的《纳兰君墓志铭》中,没有提到这件事,韩菼所写的《纳兰君神道碑》中也没有提这件事。因而以前的纳兰研究者,没有人注意到纳兰的西行,甚而有人曾说纳兰一生没有去过西北。马乃骝、寇宗基二位同志在《纳兰成德觇梭龙新探》中,根据这句话提出梭龙在西北之说,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但梭龙究在何处,所谓 “成功于西方”这句话究应怎样解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索,以供纳兰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述纳兰词的成就及其独抒灵性、柔婉自然又间杂豪宕的艺术特质 ,并探索纳兰词风格转变的原因 ,试图从较深广的背景来透视纳兰词的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17.
爱情词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是纳兰词的精华部分,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纳兰爱情词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善于运用具象来表达爱情,注重从对象入手描写等艺术特色。纳兰特殊的生活环境,多愁善感的个性以及漂泊不定的仕途生涯等都是形成这些特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纳兰性德和康熙皇帝是同龄人。纳兰生于顺治十一年(1655)十二月,康熙皇帝生于同年三月,康熙皇帝比纳兰稍长几个月。康熙十五年(1676)。纳兰二十二岁时考中进士,康熙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晋升为一等。在这十年里,纳兰一直在康熙身边当侍卫,关系十分密切。康熙每次出外巡查,纳兰几乎无役不从,下面是有关史料的  相似文献   

19.
纳兰词与唐诗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的表现形式是:纳兰词借鉴和化用了大量的唐诗语句,在它所借鉴的前代诗歌中比例是最高的。纳兰词对唐诗的借鉴有三种方式:直接引用、改动个别词句、演绎诗歌原意。从作家个人来说,纳兰词借鉴诗句最多的唐诗作家有三位:杜甫、李商隐和温庭筠。对这些作家作品的借鉴吸收,纳兰词分别多了几分苍凉悲壮的美感、绮艳华美的品格、深隐婉曲的风致。这些异样风格的存在,大大增添了纳兰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纳兰词作为传递爱情的媒介,有着特定的隐含读者,谢娘即是其中一位.纳兰的词情感真挚浓烈,叙事却深密隐晦,从其隐密的叙事中可探知谢娘与纳兰有长达十一年的情缘,谢家被贬黜离京,纳兰被迫与谢娘分手,十年后两人重逢,最终谢娘死于北地,成为纳兰心底永远的伤痛.谢娘文采出众,性情豪爽,擅长骑马,风流潇洒,颇似《红楼梦》中的人物史湘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