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逯新君 《现代语文》2014,(2):125-126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就是一种阅读者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不同的阅读个体,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分析,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思维活动,忽视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解读。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边对话。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阅读,以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廖远彬 《广西教育》2014,(33):47-4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实践,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习惯于对文本进行过多的讲解,缺乏对学生主动感知文本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为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阅读理念。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之一,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阅读教学“课程目标”还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防止离开具体文本进行所谓的讲解,新课程标准又进一步明确:“根据语境揣摩语句涵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涵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感悟是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对文本的一种心理体验.是对文本所含意蕴的独特解读.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体验感悟呢?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同的学生因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不同,会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对相同的文本产生不同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了解个性差异,转变教学方式,创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应该尊重差异,把学习的权利留给学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研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创造性阅读,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独特见解的言语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使思维更活跃,个性更飞扬。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用频繁的提问、繁琐的讲解代替了学生自己的阅读,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养成了读书不动笔墨也不动脑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不能包办讲解,而要让学生感悟文本,实现个性化的解读。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互动的原则,以及实施互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鉴赏”部分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应该看到.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确实存在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自我感悟自主体验,忽视学生阅读个性发展的偏向。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面貌开始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向纵深发展,阅读教学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欣欣向荣的景象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侵蚀着,主要表现为:解读文本时,教师以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感悟文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教学不是说让眼光在纸面上跑一阵。”要“潜心会本”,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我们应该多留点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不能越俎代庖。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感”是“悟”的基础,“悟”是“感”的升华。重感悟的课堂,一定会有情的震撼,而情的基点就在于对文本的解读。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李爱丽 《成才之路》2010,(11):75-7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巨大的空间,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并进入情景,去体验、感悟,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你要把学生带到你想要去的地方,你首先得明白学生现在在哪里。教学前,教师要充分估计执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预设学情,考虑学生的真实起点,活化资源,促成课堂教学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刘红利 《陕西教育》2009,(11):58-59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优秀的标准去要求和培养学生.而优秀的学生往往应具备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尤其在读的方面显得更为重要.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从文本着手去培养学生的修养内涵,而文本的确包含了不少内涵,比如文字内涵、人物内涵、情节内涵以及感情内涵,这些内涵都需要学生去感悟.所以,阅读中的文字感悟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新课标"强调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质疑、自主感悟。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探究文本的同时,能够围绕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发现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发现、拓展感悟的过程中,提升思维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中,教师对学生阅读展开指导,要注重 对文本展开框架构建,对中心语段展开重点解读,并促进学生 发挥想象,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让语文阅读可以更加 顺利开展。本文分析语文课中如何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能力。  相似文献   

16.
韩志英 《学周刊C版》2014,(6):187-187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既是重要的阅读教学方法,同时又是重要的阅读教学目标。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是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阅读的根本性挑战,更加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与感悟,以文本为媒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多向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张辉 《辽宁教育》2002,(12):35-36
随着阅读教学改革的推进,朗读感悟越来越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从而替代了长期以来的繁琐分析,课堂上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我们还应冷静地看到,不少教师对朗读感悟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从而走进了感悟的误区。误区之一:非主体的悟1.老师的替代。学生是阅读教学中感受和领悟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引导和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如果把阅读教学的“教”处理为教师把自己阅读的感受或领悟和盘托出地倒给学生,“学”就是学生听取教师分析讲解的过程,这就剥夺了学生通过阅读而感悟的权利。如果教师自己都未进行认真的思考而直接…  相似文献   

18.
范红霞 《考试》2009,(3):38-38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阋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昝彦 《语文天地》2012,(11):45-46
阅读的个性化指的是阅读者因其独特的人生阅历和阅读经验对阅读内容所产生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然而,当下的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以高考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刘雨晴 《海南教育》2014,(22):37-38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揣摩,让学生在长期的感悟、体验和揣摩中自悟自得。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又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与讲解,特别是注重文本的思想、精神、品质等人文内容的挖掘,不注重教给学生怎样进行有效阅读的知识和方法,更不注重让学生经历有效阅读的具体过程,这不能不说有失偏颇,这也是造成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语文教学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教育面向大众,语文教学要面向每个人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