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学位授予权的三重属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学位授予权存在着行政、学术、法律三种属性,学位授予权的行使是这三种属性相互作用与制衡的结果.这三种属性虽然相互依存但也并非完全契合,其中行政与学术两种属性矛盾由来已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法律属性作为一种纽带从中调和,使三种属性各司其职,共同作用,从而实现学位授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变幻莫测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人们需要从其自身找到理论源头,从而高等教育属性问题的研讨再一次浮出水面。属性正是事物本质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和特点,其中本质属性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非本质属性是事物矛盾的普遍性。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属性,即专业属性,它的基本属性是上层建筑属性和生产力属性,或者说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  相似文献   

3.
论独立学院的基本属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办性、独立性和依存性是独立学院三个重要的基本属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参与举办民办独立学院,既强调民办性、独立性,又要体现依存性,这些看似矛盾的特征的有机统一,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将对独立学院的基本属性进行诠释,并由此阐明独立学院与主办高校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牡丹亭》中,汤显祖通过对女主人公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彰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杜丽娘在本能与理性的挣扎中生命意识渐渐觉醒,经历了由至情生发出来两种生存状态:因情而死,为爱而生。还魂后的杜丽娘更是勇于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追寻生命的价值,大胆捍卫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文化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与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又有产业商品属性,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全面、利学、辩证地认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中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商品属性,对于文化生产力的解放,落实和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提升文化执政能力建设,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兼收外来有益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大发展格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粗集和Tabu搜索的属性约简算法。首先利用粗集中的一般约简算法,确定开始进行Tabu搜索的属性个数;然后逐渐减少属性个数,利用。Tabu搜索搜寻含有较少属性个数的属性约简。在进行Tabu搜索时,利用任一属性约简必包含属性核来减少算法的计算时间和搜索空间。实例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既具有较高的算法效率,又能以较大的概率得到最小属性约简。  相似文献   

7.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是一个敢于大胆追求爱情及幸福婚姻的勇敢女性。杜丽娘身边那些代表社会正统意识和正统势力的人以他们各自的方式给予她最大的压迫,像一张无形的网,紧紧束缚着她,使她窒息而死。因为杜丽娘的爱情追求在当时缺乏现实性,是一种徒然的渴望,是为封建礼教所不允许的,所以注定了一个追求幸福生活女性的悲剧命运。杜丽娘的形象深刻揭示出人性终将突破礼教的束缚,绽放出无限魅力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法有国内反倾销法与国际反倾销法之分。作为国内法意义上的反倾销法,其所调整的反倾销法律关系,既具有经济管理关系的属性,又具有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的属性;其法律规范所体现的特征,符合经济法的经济性、政策性、政府主导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对于反倾销国内法属性的界定,有助于在反倾销立法及执法中贯彻经济法实质公正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9.
政治制度正义、属性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政治制度是国家、单位、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一种正式规则。正义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对政治制度进行正义的追寻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政治制度正义主要体现为政治制度双重属性的统一即价值属性与工具属性的统一。政治制度的价值属性和工具属性二者互相制约。价值属性统率工具属性,工具属性体现价值属性。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表明,只有当政治制度的价值属性与政治制度的工具属性二者协调一致时,才能促进一国的政治发展。在当前中国的政治发展中,要使政治制度的双重属性协调一致,我们还要解决好政治制度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之间的矛盾。制度及时性是制度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制度及时性不等于制度有效性,必须从文化人手来解决制度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关于词汇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研究一般依附于语言研究,作为独立课题进行研究的较少.词汇是最重要的语言单位,具有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含义,是语言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重要载体,有必要对其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进行独立研究.以往的研究一般是单独谈词汇的社会属性或词汇的文化属性,或两者混为一谈,因此更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厘定,分清两者的差异,还原它们的真实面目,避免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1.
语文属性辨     
语文的属性是什么?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的。这里,我将尝试给这种种属性作一点简单的梳理。工具性:本体性属性。语言文字是为满足人类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是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交流工具产生的。最初的语文是一种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在人类社会日后飞速的发展中,逐步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既物化为各种器具,更经常地物化为文字的组合——书籍。这时,语言文字又成了人们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由此,语文的工具性有两层含义:即交流的工具及由此派生的学习的工具。那么,语文和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什么呢?无疑,首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这个工具,使他们能够使用多种——口头的、书面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及以此为凭借来学习别的书  相似文献   

12.
艺术往往有一种魔力,让人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有这样的故事:《牡丹亭》自问世后.就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在明代就有娄江女子感动于杜丽娘身世,十七岁幽怨而终。又有杭州女伶饰演杜丽娘.若身临其境,在舞台上气绝身亡。另一位遭遇不幸的人则题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相似文献   

13.
人的属性是就人作为一种物质形态而区别于别的物质形态来说的。人的属性中有物质属性,亦即自然属性。人的属性中也有精神属性,但人的精神属性并非是对应于物质属性,因为它在归根结蒂的意义上从属于人的物质属性,它在形成和存在上又依赖于人的社会性活动。所以,人的属性中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属性不能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这么两类属性。不仅人的意识、精神依赖于人的社会性活动,而且人的其他许多具体属性特点也是在社会性活动中形成的,所以社会属性就成为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的社会属性是可以跟自然属性平行、并列的属性,又是跟自然属性相互依赖的属性,于是,人的属性中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属性,只能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么两类属性。  相似文献   

14.
属性是事物的归属性及其与他事物的关联性的统一,是事物的遗传性属性与获得性属性的统一。德育脱胎于文化,德育具有文化属性。德育的文化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当下属性,一个是未来属性。前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身份问题,后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使命问题。德育是文化的构成、内核和灵魂,其身份定位自然是文化身份;德育承负着认同、整合、提升、引领文化的使命,这些文化使命规定着德育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5.
属性是事物的归属性及其与他事物的关联性的统一,是事物的遗传性属性与获得性属性的统一。德育脱胎于文化,德育具有文化属性。德育的文化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当下属性,一个是未来属性。前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身份问题,后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使命问题。德育是文化的构成、内核和灵魂,其身份定位自然是文化身份;德育承负着认同、整合、提升、引领文化的使命,这些文化使命规定着德育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是我国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就产业属性而言,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系列中的一种产业,具有产业发展的共性;同时文化产业又属于精神生产范畴,遵循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的生产规律;文化产业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三种属性使得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特殊产业。只有既考虑其一般性,又尊重其特殊性,才能制定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7.
论“矛盾”的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矛盾的属性 ,过去的说法是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对抗性与非对抗性。这种划分 ,运用的是“二分法” ,不过前两种划分用的是“不当二分法” ,后一种划分用的是“正当二分法”。运用“三分法”对矛盾属性进行划分 ,则 :矛盾具有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 ,矛盾在构成时具有同一性、差异性、对立性 ,在演变时具有斗争性、渗透性、合作性 ,在结局时具有克服性、转化性、中和性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与区域化矛盾并举的情形,构成了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复杂状貌。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既注重全球文化共识的建立又绝不忽视本土文化应有的作用,是更为科学、客观的学理态度。全球现代文化与中华文化处于一种资源互补的状态,这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既全面实现现代性之转型,又以自己的特色文化贡献于世界文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创意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与属性,结合就业岗位的需求标准,以市场为导向,就如何培养出既拥有传统文化根基,又能适应现代技术,同时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型设计人才,使高校艺术设计职业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模式,作一定的研究,加以实践推进,使其具有借鉴和示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职文化基础课一直以来在它的属性、功能定位以及课程设置等具体问题上模糊不清。本文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现状入手,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缘由,列举当前中职文化基础课改革的几种主流声音;着重阐述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特性、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和人文属性的二元融合对中职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