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精神需要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之中。人的精神需要决定人的行为动机,构筑广泛的社会联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优化社会环境,不断满足和发展人的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不仅有物质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还有精神性需要,精神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实践不仅能够引领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性需要,而且还能够科学地引导人们的物质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若要正确地引领和满足人们的需要,必须不断地推进生活化,这有其逻辑、历史和现实依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探寻生活化的途径,坚持立足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坚持生活价值引领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书旨趣和选择,就像逛商场一样。衣食住行是人生活的必须,所以人们要买东西。同时人还有精神需要,所以,人们还要买书、读书。具体来说按周国平的说法,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  相似文献   

4.
只要是经历过基础教育的人,一定还能记得曾经历过的班级生活,记得学校里的各类典礼、比赛,记得融入我们生命之中的那些同学、老师。长久以来,我们的学生在班级里生活得怎么样?校吲生活感受如何?学生需要怎样的班级、乃至于学校生活?这些问题听起来似乎沉甸甸的。同样,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繁琐、重复,缺乏专业性和发展性,以至于只能用制度约束来推动班主任和政教主任从事这些工作。而事实上,这一领域却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迫切期待我们去发现、去开发。  相似文献   

5.
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与精神交往实践过程中,为了协调利益关系、维系社会和谐与涵养精神生活,产生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指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价值观念以及实践活动的一种摄取状态。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状态、个体思想品德成长状况在需要层面上的折射。综合运用“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哲学范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意味着既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需要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需要的主体地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问题的研究,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命题,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徐华芳 《小学校长》2006,(6):26-26,22
品德与生活,犹如鱼与水的关系,失去了生活的源头活水,品德教育便走向枯竭与僵化。因此,品德教育必须和学生的生活需要,精神需要联系在一起,缺乏生活需要的品德教育注定是被动的、消极的、痛苦的。走向学生的现实生活,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是品德教育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的统一,才会使品德与生活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相似文献   

7.
人的行为通常都受需要的支配,需要是引发行为的动力。作为班主任如果能以学生需要为动力,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成效。一、对交往的需要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必须会生存、会发展、会生活、会创造、会交往。而今天的小学生尤其是生在城市里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基本上处在缺乏儿童伙伴、离群索居的状态,但从他们内心讲,都很需要获得同伴的支持和友谊,更需要集体给予的温暖。因此,作为班主任,应积极主动地创设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组织学生开展诸如春游、爬山、郊区观光、远足、野炊、跑步、拔河、作操、唱歌…  相似文献   

8.
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原理。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关心人,就是要针对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注意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理解人,就是针对精神的需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问题;尊重人,就是针对人的人格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尊重人、尊重人格。这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梁剑玲 《中国德育》2006,1(10):84-84
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应建立在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我们的道德教育回到人的本身,就是走向生命、回归生活,使德育真正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教育。人的生命完整性要求教育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指向生命自我,使受教育者的现在和未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超出受教育者自然存在的直接需求,进行生命意义的建构与价值的提升;三是进行生命的升华,积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只有三个目的交融相汇,人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全面人。那么,道德教育应当如何走向生命,成为学生生命完整性教育的部分呢?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兴趣属于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  相似文献   

11.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2,(15):48-49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愉快、振奋等;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痛苦、失望等,如果人的合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受挫感、忧郁感和压抑感,进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幼儿的心理需要,并要努力满足他们合理的心理需要。一、热爱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被关注和被爱的心理需要在我们的一项相…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很多教师都缺乏承担教师角色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动力,尤其是内在动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办?对此,笔试图通过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教师角色需要”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教师角色需要具有内在动力性、发展性和指向性及层次性的特点;教师角色需要包括角色顺从需要、角色认同需要、成长需要和同一性需要。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和谐。什么是和谐教育?《教育学》告诉我们。凡是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那么,和谐教育即是和谐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和谐教育具有许多特征,兹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变革的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不懈的努力。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是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精神生活体现人的本质与发展方向,提供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与规范。必须采取提高认识,关注精神生活;完善制度,保证精神生活;发展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加强教育,提高精神生活的措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肖川 《中小学管理》2006,(11):33-34
许多知名不知名的教育家,都曾经以“给教师的建议”为题贡献过宝贵的教育思想。这些建议,对于教师的成长,对于教师更好地胜任工作,都是有意义的。作为生活者和教育者,我们需要被提醒。由于每一个人所站的立场和切入问题的角度不同,由于人们眼界不同,志趣不同,对教育理解的层次不同,所以建议的价值取向、精神内涵就会不同。一个心灵开放和善于思考的人,一定会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别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关涉人的生活,构成为人的生活,并培养生活中的人。当回归到教育最本真的生命意义,将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体时,就会生成出这样的提问:"学生,你幸福吗?你感到幸福了吗?如何提高你的幸福感?"事实上,在如此提问之前,就需要自我提问:"我感到幸福了吗?"每个人都可以如此自问,也大致能够回答"如何提高我的幸福感"这类问题。但遗憾的是,当我们真的这样去问学生,是否真的就能够发现"规律"、"道理"?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回答?我表示怀疑。但是,我并不怀疑: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如此提问,应该有此意识——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在从事着"教育",  相似文献   

18.
论人的需要     
人作为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的存在物 ,同时具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不同的需要。人的自然需要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生物需要、生理需要 ,包括物质生活需要、性生活需要、健康和安全需要 ;人的社会需要即人对社会的需要 ,包括人与人的相互依存需要、人际交往需要和劳动合作需要 ;人的精神需要包括认知需要、情感需要和意志需要三个方面。其中 ,认知需要包括求真、向善、爱美的需要 ;情感需要是人对积极、愉悦情感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消极、忧郁情感的克除和消解 ;意志需要即对良好意志品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嫉妒实际上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心理障碍,古往今来,因嫉妒酿成的悲剧不胜枚举。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经常耳闻目睹那些因嫉妒引发的摩擦与不幸。那么,产生嫉妒的原因是什么?产生嫉妒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自信心。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确立,他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他会觉得活得有价值,觉得生活富有诗意,自己也因此对生活、对他人充满了热情。相反,假如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得不到确立,他就不会有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感,自卑、自贬、自我厌恶就会紧紧缠绕着他,他的生活必定是一团糟,嫉妒便应运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需要有着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在需要的结构方面.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缺一不可的;在需要的主体方面.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辩证统一的;在需要的层次方面,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是不断上升的。相应地,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现照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就要引导人们实现合理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就要协调人民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就要为人民需要层次的上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