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林求索》2009,(9):95-95
<正>尊敬的读者朋友们:感谢你们一直对《报林》杂志的支持,就《报林》8月刊出现的多处文字错误,我们真诚地向读者致歉。《报林》杂志自创刊以来,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广大读者朋友的支持和信任。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报  相似文献   

2.
报林会馆     
立即行动《报林》杂志2008年征订开始了!伴随"和谐铁路"前进的步伐,适应旅客休闲阅读的需求,《报林》杂志将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努力突出文化特色,打造品牌个性,使之真正成为铁路之窗、旅客之友、商务之桥!《报林》杂志除在全国动车组列车以及进京、进藏列车软卧包厢摆放之外,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2008年征订工作已经开始,欢迎订阅。本刊自办发行,全年12期。征订热线:010-58095533转发行部全国统一定价:10元/本全年优惠价:100元/年  相似文献   

3.
《南方日报》推出的第九次改版以全媒体转型为重点:将南方报网改版成"南网";从成立负责采集各类信息的全媒体突击队,到组建制作包括广电节目(含适合网络播出的视频、音频)在内的各类内容的全媒体采编虚拟团队,从将要闻编辑部和新媒体部整合为全媒体编辑部,到推动流程重组和推动采编部门共建频道,从而使探索开始摆脱"报网互动"的旧思维,升级到了"报网融合"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文摘类杂志,《特别关注》异常重视从书海刊林中精选好故事.《特别关注》编辑部一位主要负责人曾公开宣称:"办杂志说容易也容易,就是找到好故事;说难也难,就是找不到好故事." 什么是《特别关注》眼中的好故事?长篇纪实报告文学《憨的智慧:<特别关注>15年传奇》一书中写得比较明白:"《特别关注》的用稿标准有三...  相似文献   

5.
回音     
正王健:这本杂志上的很多故事我都很喜欢读,每次都爱不释手。希望以后多刊载一些改革开放后艰苦创业的故事;多一些在艰苦岁月、逆境中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的文章。程志:我爱读"珍档"栏目,很多文章都披露了珍贵的档案材料,向读者介绍鲜为人知的历史,希望编辑部的同志们继续加油,编辑出更好更丰富的内容,让读者一饱眼福。陈诚:《档案春秋》杂志上的很多文章我都读得非常仔细,也很喜欢。阅读这本杂志对我来说,既是休闲享受、同时也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总能有很多收获。希望杂志能够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郑州的丁先生来信说:"出行旅途中无聊乏味,希望今后能够多一些趣味性的栏目和资讯。"编辑部回复:感谢丁先生提出宝贵的建议,我们在逐渐改进栏目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希望能够带给读者轻松愉快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7.
回音     
正沈翠英:这本杂志上的很多故事我都很喜欢读,每次都爱不释手。希望以后多刊载一些为创建新中国而献身的革命先烈的故事;多一些在艰苦岁月、逆境中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的文章。关壮民:杂志取名"档案"名副其实,很多文章都披露了珍贵的档案材料,向读者介绍鲜为人知的近代历史,希望编辑部的同志们继续加油,编辑出更好更丰富的内容,让读者一饱眼福。朱鸿熹:《档案春秋》杂志上的很多文章我都读得非常仔细,也很喜欢。阅读这本杂志对我们读者来说,既是休闲享受,同时也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总能有很多收获。希望杂志能够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8.
王燕阳 《青年记者》2010,(12):48-49
近几年来,“成长驿站”栏目成了《当代小学生》杂志的一个亮点,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一位家长在给编辑部的来信中说:“成长驿站’栏目很有新意,它就像炎热的夏季里在解暑的甜瓜上又加了大块的凉冰,那样地让人感到生活的乐趣,更像那本来就美味的佳肴又添上了一味芳香的‘佐料’,使综合性期刊《当代小学生》杂志增添了更多的生活色彩。”  相似文献   

9.
回音     
<正>姚淇:杂志上关于周总理的文章、上海解放的相关文章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能有更多诸如此类的文章出现。也最好能够多刊登一些关于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和长征的相关故事。许庆田:我很喜欢阅读《档案春秋》杂志,我现年88岁了,依然坚持阅读杂志,希望杂志能够越办越好,丰富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孟大谦:《档案春秋》杂志上的很多文章我都非常喜欢,看这本杂志既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也会产生共鸣。希望可以开辟更多更好的栏目,将杂志办得更加生动活泼,以吸引各行各业的读者关注,打动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将陆续刊登老新闻工作者萨空了同志的回忆文章《我与立报》。《立报》1935年创刊于上海,是一张很有影响的小型报。它坚持抗日,倾向进步,内容丰富,编排新颖,拥有广大读者,销数曾创当时国内报纸的最高纪录。萨空了同志1935年秋到上海参加《立报》工作。1937年11月大上海沦陷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强令所有宣传抗日的报纸一律停刊,《立报》由于坚定的抗日立场,也被迫停止了发行。12月,他乘意大利邮船赴香港。在那里他主持了香港《立报》创刊的筹备工作。1938年3月,香港《立报》和读者见面了,他担任了香港《立报》的总编辑和经理。同年9月,他脱离香港《立报》去新疆。萨空了同志的回忆文章记述的就是他这一段经历。文章将介绍在日寇侵华、国难当头的时刻,《立报》是如何发挥自己的职能,为宣传抗日,唤起民众,保卫祖国,争取自由民主而斗争的。而他自己也正是通过斗争实践,找到了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上海公安文化丛书之一的《穿越橄榄林———钱承飞作品选》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1月出版,社会学家邓伟志为该书作序。钱承飞系上海法治报交通安全周刊编辑部主任,本书收入他近几年各种题材、样式的新闻作品50余篇,尤其是交通法治类的新闻作品写得很有特色,有的曾在上海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成长驿站"栏目成了<当代小学生>杂志的一个亮点,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一位家长在给编辑部的来信中说:"'成长驿站'栏目很有新意,它就像炎热的夏季里在解暑的甜瓜上又加了大块的凉冰,那样地让人感到生活的乐趣,更像那本来就美味的佳肴又添上了一味芳香的'佐料',使综合性期刊<当代小学生>杂志增添了更多的生活色彩."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之窗     
《中国档案》2005,(1):70-70
编辑部经常接到一些电话或来信,交流或提出一些有关档案法规、档案业务和杂志编辑方面的事情。作为杂志编辑,能够得到读者的信任感到很幸福,我们将为广大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反映大家的声音,我们从今年起设立专门栏目“读者之窗”,其宗旨是“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内容包括互动、难题求助、工作建议、评刊及档案事件评说等。欢迎你常来看看、坐坐、聊聊。  相似文献   

14.
大家好!我是猫小扑从今天开始我将正式落户《报林》杂志在旅途中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快乐与寂寞希望大家喜欢我呦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故事》栏日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每周六11:30首播,每周一11:30重播。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6.
李长之在《西晋大诗人左思及其妹左芬》一文中说:"至于左芬的下落,我们更不清楚。可能她是在贾后残害杨皇太后时就已经死了,因为她是接近杨后的……况且贾后又是忌刻狠毒的妇人,很可能左芬也死于此难了。这时是公元292年,距她入宫已二十年,如果我们的推测合理,她大约死在四十岁左右。"李先生的这个推测究竟怎样呢?可以说是不太合理、不太准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三十年代初新发现的《左棻墓志》不利于李先生的推测。李先生此文发表于四十年代末期,当时《左棻墓志》已发现了十几年,李先生的观点与《墓志》所载相距甚远,可能是李先生未注意到《墓志》这一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7.
时值岁末,本刊编辑部与市档案局馆团组织于12月17日联合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广大团员青年对杂志编辑工作的批评与建议。参加座谈会的团员青年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上海档案》杂志的内容及今后的发展,发表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有些团员青年还设计了几套办刊方案,提供给编辑部作参考。大家普遍认为:《上海档案》杂志是一本社会性与专业性结合得较好的刊物,比较起其他档案类杂志,它的可读性很明显。团员青年们同时也谈到,目前,《上海档案》杂志的读者仅仅局限于档案“圈内人”,社会读者群还不是很广…  相似文献   

18.
近期稿约     
2007年第10期《前沿关注》栏目设定的主题是:"报网互动与报业创新发展"。主要讨论报网互动中如何发挥双方优势,实现平滑对接;报纸如何利  相似文献   

19.
2002年4月11日、4月18日《上海档案》编辑部分两次召开了2002年度档案报刊发行表彰会暨通联工作会议。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上海档案》杂志编委会主任周关根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档案》杂志主编姜龙飞主持会议。会议首先对与会单位多年来对《上海档案》编辑部发行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向与会同志介绍了《上海档案》杂志的编辑及发行工作情况。会议对在2002年度《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上海档案》等档案报刊的发行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黄浦区档案局、奉贤区档案局、闵行区档案局、普陀  相似文献   

20.
读者朋友们,《报林》杂志前沿栏目"移动生活,快意选择——时尚数码生活新体验"正式开通了。本栏目将以关注时尚数码生活为主题,以时尚数码生活新体验作为主打概念,每月把最新、最眩、最前沿的科技新知、时尚数码生活故事向关注时尚数码生活新体验的旅客传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