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对532名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弹性总量表及坚韧维度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力量和乐观两个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在心理弹性总量表及坚韧、力量、乐观3个维度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大学生心理弹性不存在居住地、学科性质和是否独生子女等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冲突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明明 《高教探索》2007,(2):120-122
采用自编的“心理冲突调查问卷”,调查分析了531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冲突的基本现状和主要特点,结果显示:(1)大学生普遍面临心理冲突,其内容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2)大学生心理冲突存在有明显的性别差异;(3)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内部需要之间的冲突”与“就业与多元价值观引起的冲突”两个类型之间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在网络态度、网络和学业的关系、上网的目的、上网的时间和花费、网络道德文明等方面既存在共性,又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的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严格网络管理,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网络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大学生谦虚量表对6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谦虚心理的现状及其特点.结果显示,大学生谦虚及其各维度的得分均属中上水平,大学生谦虚心理及其各维度均不存在性别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谦虚认知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谦虚行为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来自县镇的大学生谦虚动机维度得分高于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差异、性别差异、成就动机差异等。从理论和实践上明确这些差异,既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类型与个性特征,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和方式,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心理的优势和缺陷,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提供依据。研究采用柯江林的心理资本短版量表和王苑的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南阳高校5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就业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对就业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性别差异为考察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和T检验统计法,对上饶师范学院767名在校大学生的普通话考试成绩进行取样统计分析,并辅之以纸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所师范院校的2084名大学生。得出了"师范生普通话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好于男生"这一结论。通过对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以及男女师范生的共性特点的分析,结合心理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测量法和深入访谈法相结合,调查大学生自尊心理及其成因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尊心理存在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自尊心理由自我评价方式、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支持系统、主见与否、生活满意程度五方面构成,几方面成因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年级和性别差异;3.生活满意程度、主见与否、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自尊心理形成的影响相对较大;4.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自尊水平有一定的提高;5.影响男女大学生自尊心理差异化的主要因素为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大学生活环境的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1741名在校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择偶期间的交往心理以及择偶受挫心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他们在这些问题上的现状、性别差异和出身差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李义安  李清 《教育探索》2013,(2):131-132
调查结果显示,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学业优良大学生.学业不良大学生和学业优良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维度的性别差异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性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前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对青少年的性观念做好价值引导。要解决好性观念的价值引导问题,就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强青少年性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以性教育为主线的青春期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多年 ,而有关性法制教育却鲜见。随着社会现状的变化和发展 ,加强青少年性法制教育已是社会稳定发展 ,青少年生理的早熟、心理观念、性观念变化的客观要求。青少年性法制教育的目的 ,是使青少年用理性的态度对待性的问题 ,用科学的性健康知识帮助青少年避开违法犯罪的误区 ,拥有健康人生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性教育的分析与思考--从中外高校性教育的比较谈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中性问题已成为心理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着重对中外高校的性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我国性教育存在的弊端,同时借鉴、吸收国外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性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较早进行性教育的国家之一,其多样的模式和丰富的经验使其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文章通过对美国两大主要青少年性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价值体系、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四大方面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青少年性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性不仅具有生物性的一面,亦具有社会性的一面。本文认为文学对性的描写,能揭示性与生命之间的深层联系,但这种描写应该是健康的、审美性的,而不能滥写。  相似文献   

16.
完善性权利刑法保护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对性权利保护的规定的滞后性日益凸现。如强奸罪的犯罪主体和犯罪对象的性别限制,对婚内强奸规定的缺失,对猥亵罪犯罪对象的限制等等,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以实现对完善性权利刑法保护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大学生呈现的各种性问题,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从中揭示性的伦理学意义。对于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性问题,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逃避和漠视。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8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隐患,引起了多方重视。造成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其治理也应该是综合性的。然而目前已经出现的人口性别比失调的情况,将存在60~70年之久,这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对性和婚姻道德的冲击,导致性道德观念转变,婚姻形式变异,诱发或加重性犯罪及人口买卖等,需要各方面认真思考,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或缓解方案。  相似文献   

19.
王小波小说中的“性叙事”在主体建构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人”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性”的困境。所以.“性”的突围轨迹也成为“人”的自主意识和抗争意识凝聚进发的标识。“性”的扭曲力量主要来自政治意识形态对“性”的渗透、淆乱与改写。作为意识形态掌控的“统配资源”,“性感”与“快感”失去了其“自性特征”,怪诞的“性相”与主体的沦丧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王小波的小说呈现了“性本体”与“性主体”双双异化的现实。并将“人”的救赎与“性”的解困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男性和女性通常会根据社会针对不同性别建立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格特质,所以性别角色对人格特征的分化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性别角色起源与发展的介绍以及近年来性别角色与人格维度方面相关研究的简要述评,以期望深入的了解性别角色与人格发展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