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散文诗简论     
散文诗的文体定位决定了其以小见大的审美特质 ,在现代社会具有普遍的审美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散诗作为一种独立的体,具有独特的美学品格,且是一个复合的结构系统。散诗最重要的审美属性是心理特性。章基于对散诗的这种整体观照,并通过一定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散诗有别于诗歌和散的个性美学特征,即审美视角的内向性,形象构筑的意象化,“韵在骨里”的节律美。  相似文献   

3.
4.
散文诗文体溯源与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自成体制的文体(诗体)类型,在它宽阔的光谱带上涵括了一切“用散文写的诗”。散文诗文体(诗体)的产生几乎可以追溯到与散文和诗同样久远的年代,中外散文诗生成、发展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现代散文诗文体的诞生虽受外国现代散文诗影响,但对民族文学传统的承续是其根本性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余光中先生认为散文诗属于一种"非驴非马"般的存在,这种观点几十年来成为许多人对于散文诗偏见的代名词.通过对中国和日本文学界存在的几种正面肯定散文诗的观点以及散文诗产生与发展历史的考察,分析回应了余先生的偏颇以及这种言论产生的背景,指出这种文体不仅属于诗歌文学发展历史的必然趋势,更进一步展望了散文诗由于其美学特质超越了简单的自由诗与散文的结合,必将发展成为聚各种文学、艺术的表现精华于一身,具有立体审美可能性的"大诗歌"文学.  相似文献   

6.
散文诗引入中国将近百年,却依然无法摆脱挥之不去的文体身份焦虑。1980年代以来,一种旨在为散文诗伸张身份合法性,主张散文诗独立于散文和诗的观点开始被广泛接受。然而,对于散文诗而言,致力于辨析、确认和探索散文诗文体独特性也许更为重要。事实上,“文体转译”和“文体溢出”提供了两个观察散文诗文体特征的指标。散文诗作为一种“镜像文体”,不仅具有巨大的细节涵纳性和技法弹性,更映射着写作者的精神视野和人格情怀。  相似文献   

7.
散文诗是一种最富争议的文体,是一种越来越成为被边缘化的文体,然而,也是超越狭隘的文体躯壳和文化视野而自由翱翔的艺术精灵,具有一种特殊书写的文体强势.散文诗的强势在于其崇尚最为自由的精神.只有对散文诗这种文体本质具有了深刻认识之后,才可能真正驾驭好这种文体;只有作家的自由精神强烈地需要表现时,也才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这种文体.散文诗超越时空界限的自由度与灵活性,最适合表现现代人的丰富情感与躁动灵魂,使作家生命中最为宝贵的原创力在摆脱了体裁外在俗套后进入最为自由抒放的自在形态.  相似文献   

8.
在散文诗面临市场经济严峻挑战的今天,亚楠的散文诗集《远行》一举夺得“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品集奖”,说明了散文诗艺术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创作的潜在空间,因此探讨亚楠成功的原因和意义很有必要。亚楠散文诗创作的经历实质上是一次从人生到审美的精神苦旅:对于故乡的深情眷恋;对于审美理想的执着追寻;对于历史文化的深沉怀思。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和一颗审美的心,孜孜不倦地追寻审美理想,为美而忙碌并快乐着,这就是亚楠及其散文诗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晚期的《散文诗》的文体特征具有创新性,有诗化小随笔、微型小说、对话录、沉思录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散文诗作为一种新文体拥有独特的体式特征、思想内容和审美尺度,其崭新的艺术形式不是外在空洞的框架,而是以造形的力量实现并宣布新内容的诞生。散文诗的文体身份确认可推动创作的繁荣与理论的建构,其作为现代汉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重建汉语的诗意造型、增强汉语的创新体验、拓展汉语的表达空间。借助福柯的权力话语考察散文诗的文体问题可明晰创作实践与体裁独立性的追求对文类规约的反抗意义,推动理论研究进入到更大的文化语境和文艺活动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散文诗是中外文化在新诗革命特定时期契合的产物,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诗化和散文化的双重特点,特别是在外形上具有散文的形体,在文体功能上与诗的抒情功能有殊途同归之处。20世纪中国散文诗经历了从散文化的诗到诗化的散文的发展轨迹,其文体建设经历了一条曲折之路。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散文诗的非独立文体的存在方式一直影响着新诗的文体建设,加剧了新诗的“自由化”和“散文化”。  相似文献   

12.
散文诗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种奇特文体,它分别萌芽于不同国度,主要寄生于诗与散文两种文体中,并渐渐从两种文体中分离出来,由诗与散文两种文体合育成新的文体。因此,散文诗文体具有特殊的起源和价值,西方散文诗具有散文味较诗味浓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吴继泉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3):51-55,70
文章认为,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她是人类情感和理智两种精神活动相互渗透和制约的结果。纵观中外散文诗的发展历程,大凡成功的散文诗作品均是时代的智慧和个人感情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了情感与理智的平衡协调一致。同时散文诗的情与理还必须具有严格的审美规范要求,这就是:流动于散文诗中的情感必须是真挚实在而深沉的,散文诗的哲理必须是作者真切的情感相互贯通。  相似文献   

14.
15.
运用现代诗论原理对王昭荣的散文诗作出分析评价,指出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意念美、意象美、意境美和意味美.  相似文献   

16.
从译介到创造:散文诗在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诗”是外来的文类品种。“五四”时期,现代知识者一方面从西方译介大量散文诗,另一方面也积极尝试散文诗的创作,使中国散文诗迅速完成了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的文体成熟的进程。从“译介”的研究视角,我们既可以厘清散文诗作为“现代性”而独具的文体内涵,又能揭开这一外来文类在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获取成长因子的奥秘,进而粗略勾勒了中国现代散文诗发展的流变史。  相似文献   

17.
儿童散文诗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既是儿童心灵的真实袒露,又具有散文诗的文体特征。本文把它的文体特征定义为:感情真,意境美,语言美,并试图从审美方向做一些粗浅的探求。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以来,越来越趋向于把散文诗当作一种独立的文体来看待,定位在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作品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这是一个文体误认,因为它缺少鲜明的、不可混淆的独立个性和自身特点;所谓散文诗,或者是不分行的自由诗体,而更多的却可以归属到抒情散文的类别里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文学革命从形式和内容上逐渐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新诗”观念.所谓“新诗”,在诞生之初,便与“散文诗”的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五四时期的诗人在探讨“新诗”的特征时,虽然有偏重于韵律或文法的差异,却往往借用“散文诗”一词作为“新诗”的另一个命名.之所以如此,因为“散文诗”一词表达了当时人“新诗”观念两方面的图景:语言的散文化和诗体的散文化.“散文诗”的这个概念内涵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需要塑造出来的.后来的研究者往往把此时的“散文诗”误读为现在的散文诗概念.不过,在杂志栏目从“诗”、“新诗”到“散文诗”的设置变化中,不难发现“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正在当时潜在成长.但也正是在这同一过程中,“散文诗”这一本身似乎蕴含着矛盾的概念,正促使人们进一步赋予其特殊的诗体内涵.  相似文献   

20.
“我们”散文诗丛对当代散文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其诗学理念和实践将散文诗的建设推到了更高的层次,在这套丛书中散文诗的意象化特征非常明显,对散文诗审美理想的追求具有建构的功能。而意象是散文诗诗性的最直接体现,其意象原型主要有自然生态、地域家园、现代情绪等三种,这三种意象原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象主题,在不同诗人的具体创作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诗人们运用意象表现其情感体验,充分利用了意象的审美功能,意象组合的审美合力,完成了意象表现的最高境界,即意境的审美交融,对于意象建构下的美学理想的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对“我们”散文诗群提倡的“意义化写作”的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